原標題:知識點
漢墓里為什么有很多木雕俑?
甘肅武威是漢代邊關屯戍重地及絲綢之路重鎮,這里曾出土過許多漢王朝的珍貴文物。位于武威城西南15公里處的磨嘴子漢墓群,是其中一座蘊藏豐富的地下文物寶庫。該遺址因20世紀出土的“王杖十簡”“儀禮簡”“醫藥簡”“王杖詔書令”等國家一級文物而聞名于世。而在眾多文物中,最有特色的便是漢代木雕俑。這些木雕俑數量眾多,種類豐富,除人物外,還有馬、牛、羊、狗、猴、雞、鵝等動物,造型生動、姿態各異,粗獷而不失真樸,簡略中暗藏深意,由樸拙見靈奇,寓生動于沉靜,充分展示了漢代木雕簡約、樸素而又靈動的藝術風格。
為什么漢墓中有這么多木雕俑呢?漢代盛行孝悌觀念,講究厚葬。人們借用木雕形式,再現死者生前所需所愛的一切,樓臺殿宇、車馬奴婢、日用器皿乃至飛禽走獸等等,做成明器放置在墓中,以供死者在另一個世界享用。木雕俑做明器在漢代應很普遍,各地墓葬中都會有。為什么唯有磨嘴子漢墓的木雕俑獨領風騷呢?大家可以思考一下這個問題。
相關新聞
- 2017-01-20隴周刊(2017年 第3期)
- 2017-01-26隴周刊(2017年 第4期)
- 2017-02-10 隴周刊(2017年 第5期)
- 2017-02-17 隴周刊(2017年 第6期)
精彩推薦
關注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