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平涼市蔣家溝村泥塑藝人劉泉通過泥塑弘揚中國傳統文化

劉泉和他的“脊獸版”兵馬俑塑像群
在平涼市崆峒區蔣家溝村,一村民院子里擺放了長十余米、寬約2米有余的“脊獸版”兵馬俑塑像群,有仙人有神獸,整齊列陣,氣勢磅礴。經了解得知,該組塑像是泥塑藝人劉泉耗時3個多月,經過14道程序,純手工制作完成,共4大類100多種,有騎鳳凰的仙人,也有頭上長角的龍首,還有整齊排列的小獅子……隊列整齊,看上去威風凜凜。
執著堅守練就手藝
劉泉出生在泥塑(脊獸制作)世家,到他這里已是第四代傳人,他從小喜歡這一行,堅持制作泥塑、脊獸40余年,該項技藝已申請非遺。
生于1963年的劉泉是平涼市崆峒區崆峒鎮蔣家溝村人。他從14歲時就跟隨祖輩玩泥巴,制作瓦罐、泥塑脊獸等。18歲起在崆峒山古建筑工地打工,28歲在家里辦起古建泥塑工藝廠,至今常年做龍脊、鳳脊、走獸等泥塑。40余年來,劉泉執著堅守,練就了精湛的泥塑工藝手藝。如今,他是崆峒區民間文藝家協會理事、首屆“崆峒工匠”;平涼市民間文藝家協會理事,平涼市脊獸制作、泥塑非遺項目傳承人;甘肅省工藝美術協會會員、甘肅省民間文藝家協會會員、甘肅省中級泥塑大師。
劉泉手捏泥塑龍鳳脊、走獸、麒麟送子、蓮花生子、獅子馱寶瓶、蛟龍吻、二龍戲珠、烏龜馱寶瓶、牡丹蓮花脊等160多個類別,創新泥塑的年年有魚、金蟾吐錢、福鼠拉財、吉祥如意、奮斗、十二生肖等文化旅游紀念品,他的泥塑作品在平涼市獨樹一幟,成為民間頗有名氣的“泥塑劉”。在傳承祖輩流傳下來的泥塑手藝的同時,劉泉創作了一系列表現鄉村生活的作品,重新演繹了隴原鄉村風俗和鄉土文化,為人們呈現原汁原味的“詩畫田園”生活。劉泉告訴記者:“我想通過泥塑的形式來展現和弘揚中華民族傳統文化,讓更多人了解其非凡意義。”
潛心創作屢獲獎項
2017年5月,劉泉應邀為平涼市職業技術學院雕塑了校徽標志《祥藝》;2017年6月,他創作的泥塑人物組合《耕耘》被崆峒古鎮農耕展館收藏;2018年11月,他創作的《田園生活》系列作品被甘肅省武威市民勤縣農耕展館收藏;2019年9月,他為崆峒區上楊鄉雕塑大型民俗風情泥塑《群力奮進》;同年10月,為平涼市金隴道餐飲服務有限公司創作了《喜結良緣》民俗風情泥塑作品。
2016年9月份,平涼劉泉古建脊獸有限公司成立,吸納本村及周邊地區30多名農民工和貧困戶、殘疾人就業,長期從事泥塑手工制作。2017年3月,劉泉泥塑作品《田園生活》榮獲第十四屆甘肅省工藝美術《百花獎》創作創新優秀獎。2017年4月,劉泉獲得首屆“崆峒工匠”、平涼市“優秀民間文藝工作者”等殊榮;2018年2月,泥塑《功到自然成》被評為平涼市文化旅游創意產品設計大賽優秀獎;2018年5月,劉泉創新設計的泥塑《飛天龍》《鳳凰戲牡丹》工藝品入圍甘肅省第三屆“創新杯”工業設計大賽;2019年1月,劉泉泥塑作品《田園生活》榮獲平涼市崆峒區首屆涇河文藝獎民間藝術類二等獎。
通訊員 鄭兵 蘭州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常舒清 文/圖
相關新聞
- 2017-01-20隴周刊(2017年 第3期)
- 2017-01-26隴周刊(2017年 第4期)
- 2017-02-10 隴周刊(2017年 第5期)
- 2017-02-17 隴周刊(2017年 第6期)
精彩推薦
關注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