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儒風蔚然 文脈綿長
武威市博物館集中展示武威儒學文化
進入5月以來,武威市博物館推出“儒風蔚然”武威儒學文化展線上展覽,集中展示武威歷史上儒風盛行、文脈綿長、文教發達、英杰輩出的文化繁榮景象,以及古代武威學人創造的輝煌燦爛的文化。
“儒風蔚然——武威儒學文化展”位于武威市博物館三樓臨時展廳,展覽以武威古代儒學及文教發展歷史為主線,分“文風鼎盛甲秦隴”、“科第連綿蔚人文”、“文物當年似兩京”、“書城不夜著華章”、“崇文尚德寄翰墨”五個展示單元,共展出武威市博物館館藏古籍、文房、名人書畫等文物展品共81套229件。
武威自古儒風蔚然,文脈綿長。明清兩朝短短600余年里,武威儒學就培養出了無數勤政愛民廉潔奉公的廟堂良吏和才華橫溢的文苑英華。據史料記載,先后有58名進士,332名舉人,713名貢生,出自武威儒學。
武威作為漢魏名郡、四涼京華、隋唐大邑、西夏陪都、明清重鎮,素以政局安定、民族和睦、物產豐富、文風熾盛而稱頌于史。其人文薈萃,人才輩出的歷史更為史家和世人所稱道。十六國時期,“涼州號為多士”,涌現出一大批學術領軍人物和大儒,其卓越成就澤被后世。清代,涼州出現了一個人才高峰,文物高舉,彪炳千秋。這些杰出人物為涼州贏得了榮譽,也為中華民族的歷史譜寫了輝煌篇章。
明清兩代,武威文風鼎盛,俊采星馳,諸多學人學行兼優,文辭卓越。李銘漢,清道光年間著名學者,學識淵博,一生傾心教育,先后主講涼州雍涼書院,甘州甘泉書院。“清光緒敕授李銘漢奉天誥命”,圣旨左為滿文,右為漢文,中間加蓋滿、漢字“制誥之寶”朱紅金印。圣旨精美講究,紅、黃、白、紫等顏色構成,其內容和制式,都是封建歷史王朝至高無上的權力與意志最直接的載體和象征。牛鑒,嘉慶十九年進士,武威進士官職中最高,曾擔任兩江總督,為道光皇帝和咸豐皇帝的恩師,故譽為“兩朝帝師”。張美如,曾主講涼州天梯書院、蘭州蘭山書院、西安關中書院等處。不光是一位教育家,而且是清代著名書畫家,堪稱詩、書、畫三絕。張澍(1776—1847),西夏碑的發現者,同時也是第一位研究西夏文學的專家,清代著名文獻學家。
自古以來,涼州人就有崇文好學,臨池不輟的優良傳統。漢代的簡牘書法、旌銘墨書,國寶級墨跡比比皆是。五涼時期,更有“翰墨涼州”之譽。及至明清,涼州文人墨客輩出。他們不僅留心經典,詩詞歌賦,禮樂數術,又鐘情山林,寄意花鳥,兼修書畫。諸如張美如被譽為“詩書畫”三絕;牛鑒以端莊唯美的“館閣體”享譽朝野。這些作品內容豐富,形式多樣,是武威歷史文化寶庫中一筆珍貴的財富。
相關新聞
- 2020-05-16《河西寶卷·武威》民俗文化系列紀錄片開拍
- 2020-05-16馬踏飛燕、中國石窟鼻祖、西藏歸屬中國版圖歷史見證地…… 課本里的“精彩武威”,其實就在你身邊!
- 2020-05-15儒風蔚然 文脈綿長 武威市博物館集中展示武威儒學文化
- 2020-05-11跟著非遺游武威:涼州攻鼓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