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石廟山
石廟山,古稱石門口,山形如偃月。地處武山、甘谷、通渭三縣交界之地,是一處雞鳴三縣之地。石廟山內有一塊碑文曰:盤龍山東有石廟山,古稱石門口,東通秦州,西達鞏昌,南瞻秦嶺,北倚六盤。二十余字,石廟山獨特的地理位置便躍然眼前。
這天清晨,下起雪來,雪花在渭河上空飄揚,天地一片灰蒙。午后雪晴,世界一片銀白色,父親說,石廟映雪的景色一定很美的。于是,我們從武山縣城出發,向石廟山而去。從洛門過渭河大橋至響河溝口,再順渭河東進,緩緩爬上北山山梁,我們來到了武山縣咀頭鄉彭坡村,石廟山就在眼前。山尖巍然屹立的廟宇殿閣群就是石廟,或是廟以山得名,亦或是山以廟為名,石廟就在石廟山上,飛檐翹角,氣勢恢宏。
石廟山與我有著很深的情緣,兒時曾多次隨著父親去石廟游玩。父親是個攝影師,每次領我到了石廟,他就端著照相機,如獵人端著獵槍那樣去尋找自己的拍攝目標,把我拋在了腦后。而我,就像飛出籠子的鳥兒,四處亂竄,采花草,觀風景,或者在廟宇殿堂偷看那些虔誠的膜拜者。如果是農歷正月廟會期間,便跟在三縣九村來石廟匯演的各村秧歌隊后面扭秧歌、唱小曲。也許是年齡的關系吧,我對于石廟山的前世今生從未細細地思考過,也就感受不到石廟山的奇特魅力所在。今天,當我游歷過許許多多的名山勝地,再次走進石廟山時,我被它的奇、險、峻深深地震撼著,被它極具地域特色的廟宇建筑吸引著。父親神情激昂地端著照相機開始他的攝影創作,而我則開始了細細的品讀,貪念地觸摸著石廟山所承載的歷史文化信息。
這里是隴中黃土高原西南邊緣,呈黃土梁峁地貌,溝壑縱橫,土層深厚。石門口是從黃土梁上突兀拔起的石質山峰,山勢陡峭而險峻,山形恰似關公手中那把青龍偃月刀。石廟建筑群就如坐落在彎彎的月牙之上的滄桑老者,向人們講述著它的生命歷程。皚皚白雪使石廟山靚麗如銀光閃閃的下玄月,又似偃月刀寒光四射。山坡上雪壓勁松,透視出松的堅毅,突兀的酸梨樹和杏樹枝杈上壓滿積雪,似乎是一夜間變得肥胖臃腫了。六角亭、大殿、廟宇、山門,所有的建筑物頂白的圣潔,使綠的黃的紅的琉璃瓦失去了顏色,只有梁柱上的彩繪圖案色彩艷麗,靈光閃閃。父親舉著照相機遠攝近拍,不亦樂乎。我沒有了兒時的那種狂歡,冷靜又熱情地奔走在積雪鋪蓋著的陡峭山路上,品味著每一塊石碑,揣摩著碑文。
據山門之內的古碑文記載,石廟建于清同治七年(公元1862年),后來毀于戰火,民國三十四年又得以重建。那將是怎么樣的一場戰火呢?碑文沒有詳細的記述,但是能夠毀壞一處廟宇的戰爭,當地的黎民百姓一定是飽食了戰火苦難的。民國三十四年,應該是抗日戰爭勝利的時候,倭寇已平息,百姓暫時過上了太平日子,便重建廟宇,祈求風調雨順,以休養生息。又有重建石廟碑文記載,1991年,甘谷、武山兩縣群眾再次籌建修繕了泰山廟和藥王廟。泰山是五岳之首,石廟山的泰山廟所建之處,地勢險拔高峻,供奉著《封神演義》中總管天地人間吉兇禍福的東岳泰山黃飛虎。藥王廟里供奉的是古代著名的醫學家、藥物學家孫思邈,被人們尊為“藥王”。泰山廟和藥王廟兩座大殿,氣勢恢宏,寄托了人們對美好生活的憧憬和向往。
改革開放后,國家對重點文物單位進行保護修繕。隨著新農村建設的不斷推進,鄉村經濟文化發展成就前所未有,脫貧致富奔小康,人們的物質生活優越了,內在的精神需求也越來越強烈了。乘著武山縣全域旅游資源開發的東風,石廟這一沉睡了近一個半世紀的殿宇樓閣青春煥發,活力四射。人們在進入石廟的山埡口新建起了一座山門,水泥硬化了登山道路,陡峭之處設置了護欄。在新建的山門右側建起了一座框架結構的戲臺,戲臺前面的廣場寬敞平展,可容納三五千人看戲。石廟灣綠樹成蔭松柏成林,植被恢復良好,成為了一處極具人文旅游資源價值。
來到石廟山下,新建成的石門口山門屹立在眼前,它雄偉挺拔,氣勢軒昂,牙檐高啄,畫棟雕梁,直插云天。臺階兩旁的漢白玉護欄上蛟龍騰空,流云飛繞。山門兩側的兩只白玉石雕獅子,威武雄壯,神態各異,似在相互對望。檐角上的風鐸,迎風擺動,叮咚作響,閉目靜聽,更覺空靈飄逸,令人遐想萬千。抬頭仰望梁間彩繪,色調鮮明,精湛美觀。上面雕有約1米大小的九位神仙,正中為南極真君老壽星,兩側是民間神話傳說中的八仙。山門上靛藍的底色映襯著“石門口”三個金字,樸拙渾厚,蒼勁有力。
從山門進入,彩磚鋪就的緩坡路面以花園相隔,左右兩邊通往混元亭。這是一座六角亭,內懸“威震華夏”和“雄觀萬里”兩塊匾額?;煸撸獨馕捶?,混沌為一,元氣之始也!其實就是合乎自然之道。
拾級而上,是一座飛檐拱斗的三層建筑,中層門楣之上也題有“石門口”三字。這就是始建于同治七年,后來戰亂被毀,后人重新修建的石門口山門。民國十年所撰碑文記載:“為了追記東岳圣廟之淵源,承前啟后,現將原載東岳圣廟功成告峻始錄,重新勒碑刻銘以示后人。”同治七年,鞏昌府、隴西縣、伏羌縣、寧遠縣,一府三縣正堂捐奉銀重建了石門口東岳廟宇。由此而知,遠在同治年間,石廟就寄托著周圍幾縣老百姓祈盼風調雨順、五谷豐登、安康樂業的樸素愿望。沿山路繼續前行,山勢漸陡,細路蜿蜒直上,至龍王廟。隴中黃土高原西南邊緣,氣候干旱,先民們每逢風雨失調,久旱不雨,或久雨不止時,都要到龍王廟祈愿,以求龍王治水,灑甘露于田禾。當然,這只是一種美好的愿望,今天當你站在龍王廟前,你所看到的是古建筑的雄偉奇秀的,和祖先雕塑藝術的奇妙,你所感受到的是歷史文化的厚重。
龍王廟正對著兩個山嘴,近前是藥王廟,最高處懸建著的便是泰山廟。兩座大殿各占一個山嘴,在形如偃月的山脊梁上遙遙相對。“高高山上有座廟,你看懸妙不懸妙”,當地群眾極為形象地描述了石門山兩座主體建筑的奇特之處。通往這兩座廟宇的臺階都建在陡峭的山脊梁上,向上攀登,只能緩步行走,好在勤勞的守廟人已經把水泥臺階上的雪掃干凈了,要不然非得摔跤不可。
此刻,你可以慢下腳步,欣賞山梁兩側的松林雪景。如是三月,杏花綻放,丁香吐蕾,牡丹綻苞,松柏滴翠,簇擁著你在山脊拾臺而上,你如仙子凌風而立,一覽眾山小,那當是何種境界??!如果你累了,可以停下來舉目遠眺,武山、甘谷、通渭三縣風光,各種風景統統收入你的眼簾。同時,你會驚嘆,同一方熱土,風光迥異:東面的山梁連綿起伏,莽莽如畫;西邊有層層疊疊的梯田,你可以想象不同的季節那不同的色彩相間,如詩如畫,有如入仙境之感!
父親還和我兒時記憶中一樣,只顧他的拍攝,忘記了我的存在。當我下山走出石廟新建的山門時,他已經在石廟山的對面山坡面對石廟構圖取景呢。我知道父親所選擇的取景點一定是最佳的觀景地,便向父親奔去。站在父親身旁,遠眺石廟山,我驚嘆不已。冬陽把低處黃土山體的積雪融化了,呈現出濕漉漉的黃,而那石質山體是鐵青之上一片銀白,整座山就像躺著的一把偃月刀,問鼎藍天,寒光四射。積雪又把廟宇建筑勾勒的層次分明,白的雪、青的瓦,飛檐斗拱、彩繪云紋、風鈴懸掛,風搖曳著松濤,松濤裹挾著鈴聲,這是多么美麗神奇的一幅有聲畫卷呀!
美哉,石廟映雪,景色如畫!
□康金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