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尕秀村航拍圖(中國甘肅網資料圖片)
中國甘肅網7月14日訊(本網記者 李紅軍/文 曲車/圖)85年前,中央紅軍長征過境甘南草原,在甘南地區譜寫了自強不息、頑強奮進的壯麗史詩,為甘南大地留下了長征精神。7月13日,由甘肅省延安精神研究會主辦,中國甘肅網承辦的“追尋紅色足跡 弘揚延安精神”——紀念中央紅軍長征到達甘肅85周年調研采訪活動走進碌曲縣尕海鎮尕秀村,實地探訪這個游牧民定居點的蝶變之路。
甘肅省政協原副主席、省延安精神研究會會長李沛文,省延安精神研究會副會長張建榮、石玉亭、張富奎、李玉政、李榮珍等參加調研采訪活動。
尕秀村是甘南州近年重點打造的全域旅游無垃圾樣板村和生態文明小康村,2018年尕秀村榮獲全省鄉村旅游示范獎,2019年入選第一批全國鄉村旅游重點村名錄。

省政協原副主席、省延安精神研究會會長李沛文一行在碌曲縣尕海鎮尕秀村調研
一排排整齊劃一的藏家民居、一座座獨具特色的藏式門樓、一條條干凈整潔的水泥村道、一處處錯落有致的休閑廣場……走進尕秀村,無處不在的藏地風情,向人們展示著“生態旅游第一藏寨”蓬勃發展的活力。
“上世紀60年代的尕秀村,只有六十多戶人家,群眾住在帳篷里,過著居無定所、櫛風沐雨的游牧生活。”尕海鎮農村公路管理所所長、尕秀村包村工作組副組長石向陽告訴記者,2017年3月,尕秀村迎來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甘南州委、州政府在深入調研的基礎上,將尕秀村確定為“全域旅游無垃圾樣板村”,以把尕秀村打造成“領先全省、示范藏區、享譽全國”的全域旅游無垃圾樣板村為目標,吹響了“打造環境革命升級版,搶占綠色崛起制高點”的集結號。
“把草原當作背景來烘托,把村莊當作風景來打造,把庭院當作盆景來培育”。石向陽說,短短半年時間里,尕秀村引入了新能源、新設備,完善了巷道硬化、石板路鋪設、村史博物館、文化廣場、經幡長廊、雕塑、光纖網絡建設、電力改造工程、整村亮化、提升改造,建成旅游公廁、便民橋,并安裝房前屋后實木柵欄、智慧牧場高標準圍欄等基礎設施,水電路房等各類項目整合落實,牧村面貌煥然一新,尕秀村完成了它的蝶變。

尕秀村牧家樂里游客絡繹不絕
“過去我們家院子里就養著牛羊,遍地都是牛糞羊糞。環境革命讓村里的面貌煥然一新,也讓我們看到了機會和希望。”尕秀村村民才讓加告訴記者,2018年,他開辦了貢保牧家樂,現在每年能收入10多萬元,一家人吃穿不愁,生活質量不斷提升;孩子們讀書上學,靠知識改變命運,這種日子在以前想都不敢想。
石向陽介紹,尕秀村現有牧家樂52戶,2019年全村接待游客80萬人次,戶均凈收入達3萬余元。今年,通過“一十百千萬”工程建設,以農牧戶自籌3萬,政府補貼2萬為基準全面啟動精品牧家樂改造提升工程。截至目前,尕秀村共有旅游從業人員300余人,其中,東喀爾集體經濟開發有限公司共有員工110人,有勞動力的建檔立卡戶實現了全覆蓋,每年人均工資性收入13000元至15000元。

尕秀村一隅
尕秀村的蝶變,是碌曲縣近年發展的一個縮影。石向陽表示,旅游業的發展、就業崗位的增加,讓群眾從牧場走向市場,從做家務走向做生意,許多群眾把牲畜賣掉專門從事旅游服務業,草場得到休養、生態不斷改善,實現了“綠水青山”與“金山銀山”的雙豐收。
偉大的長征精神是激勵中國共產黨人和中華民族百折不撓、奮發圖強的巨大精神動力。如今,碌曲縣各族人民在黨和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團結互助、開拓創新,迎來了一個民族團結、經濟發展、社會穩定的新時代,建設美麗和諧家園,構建全面小康社會,共筑中國夢的“新長征”已經在碌曲大地全面起航。
相關新聞
- 2020-03-23《慶陽紅色記憶印譜》編纂工作啟動
- 2020-01-02慶陽首家“孝善傳播園”投用
- 2017-11-06慶陽慶城縣首家村史館開館 全方位展示村莊歷史變遷
- 2016-02-17慶陽寧縣農家舉辦“家文化”大講堂
精彩推薦
關注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