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居延漢簡的兩次重大發現之旅
一般來說,我們把近代以來出土于漢代居延地區的漢簡稱為居延漢簡。近代以來,中外考古工作者在這片區域進行過多次大規模考古調查和發掘工作,其中尤以1930年中瑞西北科學考查團和1970年甘肅省居延考古隊的工作最為重要,不但獲得了3萬余枚漢簡,還基本弄清了額濟納河流域漢代鄣塞分布的基本情況。
居延漢簡具體出土地點有30個左右,大都是長城烽燧、城鄣、關城遺址。其中漢代甲渠候官遺址——破城子(編號A8)出土近13000枚,肩水金關遺址(編號A32)出土11000余枚,肩水都尉府遺址——大灣(編號A35)出土1500余枚,肩水候官遺址——地灣(編號A33)出土3000余枚。
居延漢簡的內容主要是與軍事、政治活動相關的漢代屯戍文書,也有和地方行政及社會、經濟相關的其他文書,及個別文獻典籍。
1 1930年出土之居延漢簡
居延漢簡面紗的揭開,是上世紀二三十年代中瑞西北科學考查團取得的標志性成就。1926年10月,瑞典探險家斯文·赫定接受德國漢莎航空公司委托,為勘測一條從柏林經中亞到北京的航線,第五次來到中國進行考察工作。
他得到了北洋政府的許可證件,但卻遭到民族意識日益覺醒的中國學術界的強烈反對。斯氏迫于無奈,只好耐心坐到談判桌前與劉半農、徐炳昶等中國學者一條、一條談合作。近乎半年的你來我往,最終雙方于1927年4月26日達成十九條合作協議:考察活動名稱定為“西北科學考查團”,團員由中外雙方組成,團長由中瑞雙方擔任;考察經費由斯文·赫定籌措,成果共同享有;采獲的文物一律不準帶出境外,地質和古生物標本如有副本者可以贈與瑞方。
1927年5月9日考查團正式成行。此后八年中,44位中外科學家在中國西北約460萬平方千米的區域內進行了多學科綜合考察,在古生物學、氣象學、地質學、礦物學、考古學等多個領域都取得了劃時代的成果。1927年10月考古學家、考查團成員黃文弼在居延博羅松治(卅井候官)曾發現4枚簡牘,但惜乎并未細掘,最終將大規模發現居延漢簡的機會留給了幸運的瑞典考古學家貝格曼。
1930年4月瑞典人貝格曼第二次抵達額濟納旗,27日在漢代居延澤南端的博羅松治烽燧遺址(卅井候官 編號P9)發現第一枚漢簡。
此后,在北到額濟納河下游的索果淖爾和嘎順淖爾,南到金塔毛目(今鼎新)的廣大地區,進行了地毯式調查和大規模發掘。從1930年4月27日到1931年3月27日的11個月內,貝格曼等人勘查了410多處遺址,在30個不同地點486個坑位出土了一萬多枚漢代簡牘,這就是震驚中外的“居延漢簡”。
出土簡牘較多的地點有三處,大灣約出土1500枚、地灣約出土2000枚、破城子出土5000枚左右。所出簡牘形制多樣,有簡、牘、觚、符、傳、楬、兩行、封檢、削衣等,其中以長23厘米(恰為1漢尺)、寬1.1厘米的木簡為多。由于距今時代久遠,故殘斷簡較多,完整成冊者尤少。查科爾帖(編號A27)出土的東漢“永元器物簿”保存了漢代簡冊原貌,是萬余枚簡牘中至為珍貴者。此簡冊由77枚長23厘米、寬1厘米、厚0.2—0.3厘米的木簡并兩道編繩編成,出土時編繩和編簡都保存完整。
豐富的簡牘實物提供了漢代簡冊、檢署、書寫制度的實證,意義非凡。1931年5月這批簡牘運抵北平,7月開箱,先由傅振倫、傅明德負責拆包、清點、登記、編號、制卡、存放,然后由馬衡、劉半農負責文字釋讀。由于進展緩慢,1934年,在傅斯年的干預下重新組織了整理班子,由向達、賀昌群、余遜、勞干四位青年才俊協助馬衡完成釋讀工作。
1937年盧溝橋事變后北平淪陷,一萬多枚漢簡身處險境。考查團理事會干事沈仲章在故宮博物院古物館館長徐森玉的幫助下,歷經萬險,由北京而天津、由天津而青島、由青島而香港,最終于1937年底把這批漢簡運到了香港大學。1940年由于戰事緊張,香港也不再安全,在考查團理事長、國民政府駐美大使胡適的斡旋下,萬余枚居延漢簡遠渡重洋于1940年10月26日入藏美國國會圖書館善本圖書室。漢簡在這里沉睡25年后,在臺灣方面的要求下于1965年11月23日運抵臺北,從此這批漢簡即珍藏于臺灣“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考古館。
至于整理成果的公布發表,同樣經歷了曲折歷程。1936年,西北科學考查團將余遜和勞干兩人的3055條釋文用曬藍紙印刷成冊,世稱“曬藍本”。
2 1970年出土之居延漢簡
與1930年出土居延漢簡之命途多舛相比,新中國成立后,1970年出土居延漢簡的流傳、保存、整理經歷則相對簡單。1969年額濟納旗復歸甘肅省酒泉地區管轄。當時全國開展邊疆考古的風頭正盛,古居延地區在30年代曾出土大量簡牘和其他珍貴文物,自然成為大家矚目的地方。1972至1976年,由甘肅省文化局文物處、甘肅省博物館文物工作隊、酒泉地區及當地駐軍等單位組成居延考古隊,沿額濟納河流域,南起金塔縣雙城子,北至額濟納旗居延海,進行了全面的考古調查和試掘工作,取得了豐碩成果。1973至1974年,居延考古隊對甲渠候官(即破城子)、甲渠塞第四燧(編號P1)、肩水金關等三處不同類型的漢代烽燧遺址進行了全面發掘,其中甲渠候官遺址出土7933枚,第四燧出土195枚,肩水金關出土11577枚,總計新出簡牘19700余枚。如果算上1972年考古調查時采集的近800枚和1976年對額濟納旗布肯托尼以北地區考古調查時采集的173枚,總數則超過兩萬枚。
這兩萬余枚漢簡,不僅在數量上超出30年代居延漢簡近一倍,是我國歷來發現漢簡最多的一次,而且其發掘嚴格按照科學要求進行,在出土地點、層位、斷代、編綴等方面均取得了系統的資料,具有重大學術價值。從簡牘形制、性質、內容來說,70年代出土居延漢簡與30年代居延漢簡具有一致性,故又稱“居延新簡”。
與舊居延漢簡相比,新居延漢簡最顯著的特點是有大量較完整的簡冊出土。在甲渠候官遺址一個不足6平方米的小室內發現近900枚漢簡,從中整理出從王莽天鳳到東漢建武初年約四十余冊完整或基本完整的文書簡冊,不能不說是漢簡發現史上的一個奇跡。無論從簡牘學還是歷史學角度來說,完整簡冊都極具學術價值,其包括詔書、簿籍、律令、品約和司法爰書,不僅忠實記錄了漢代居延地區的屯戍活動,還逼真再現了昔日西北地區的生活場景、社會風貌,是研究漢代政治、軍事、經濟、社會、文化史的第一手資料。
70年代的居延漢簡,與馬王堆帛書、睡虎地秦簡和銀雀山漢簡一樣,是震驚學術界的發現,國家對其高度重視。漢簡出土后,運往蘭州,保存于今天的甘肅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先由甘肅省博物館文物工作隊等單位初步進行了釋讀文字和建立資料檔案的工作。1978年5月,承國家文物局指令,整理考釋工作轉移至北京進行,除了初師賓等甘肅學者參與外,于豪亮、謝桂華、李均明、朱國照等學者也都參加了整理工作,整理團隊空前強大。新居延漢簡的整理工作分兩步進行,先整理出版甲渠候官和第四燧簡,后整理肩水金關簡。
1994年甘肅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單位編輯出版了《居延新簡——甲渠候官》一書,收錄了甲渠候官和第四燧出土全部,及70、80年代在居延地區所采集的部分簡牘,共計8409枚簡牘的照片和釋文。
肩水金關漢簡的整理工作目前也已基本結束,從2011年至2016年,陸續出版了《肩水金關漢簡》第一至第五卷,計十五冊。《肩水金關漢簡》不僅包括11000余枚漢簡的彩色照片和釋文,還包括了珍貴的紅外線照片。
除了上述兩批居延漢簡的大規模集中出土外,居延漢簡還有兩次較大發現。一次是1986年甘肅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對地灣遺址的發掘,出土簡牘1000多枚。
另一次是1999年至2002年內蒙古自治區文物考古研究所對額濟納旗漢代烽燧遺址的調查、發掘,所獲漢簡500余枚,照片和釋文收錄于魏堅主編的《額濟納漢簡》一書。居延簡牘內涵豐富,除了漢簡外,還有個別西晉簡牘,如1982年8月在甲渠候官遺址塢墻外層土坯夾縫中就曾出土一枚晉武帝“大(太)康四年”紀年簡。這枚西晉簡的出土,證明了居延地區魏晉遺存的存在和中原王朝經略古居延地區的延續性,有特殊的學術價值。
□裴海霞
相關新聞
- 2017-01-20隴周刊(2017年 第3期)
- 2017-01-26隴周刊(2017年 第4期)
- 2017-02-10 隴周刊(2017年 第5期)
- 2017-02-17 隴周刊(2017年 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