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蘭州鼓子漫談
蘭州鼓子
“蘭州鼓子”其音韻幽靜,旋律清雅。同時填詞講究,句式長短錯落,與宋詞有同出一脈之感。其內容有簡潔的故事線條,整個演唱風格為三人五人結伴坐唱,沒有舞蹈場面,高朝迭起時,幫腔輔唱,波瀾起伏,頗具感染力。多少年來,這一蘭州地區獨有的民間曲藝通過鼓子藝人和鼓子愛好者的發揚光大,代代相傳,經久不衰。無論在鄉村的院落、廳堂、城里的茶樓,還是婚喪嫁娶,都要有鼓子演唱,它表達著高原黃河兒女的喜怒哀樂和生生不息的激情。然而,曾幾何時,它失去了往日的輝煌,時代的變遷,漸漸被人遺忘。
關于蘭州鼓子形成的年代,目前尚無一致看法。
蘭州鼓子究其形成,相關研究者們提出了如下幾種說法:一、蘭州鼓子可能始創于宋,曾繁榮于元、明之際,但也不排除受宋詞、元曲的影響;二、1986年4月由甘肅曲藝家協會印刷了李耀先的《蘭州鼓子音樂考》,文中詳細分析了蘭州鼓子產生的地理環境和歷史條件,“自西漢開通陸上絲綢之路以來,蘭州就是長安、敦煌間的重要連接點,是西去青海、西域乃至西藏至尼泊爾入印度的交通樞紐,漢唐以來,置驛傳命,輕騎便車,絡繹奔馳,都以蘭州為中心”。李耀先認為唐、宋大量的民歌、小曲經過群眾的廣泛傳唱,逐步演變并成為蘭州鼓子曲牌音樂的基礎。三、北宋時廣泛流傳在北方的鼓子詞,首先傳入安定郡,然后再傳入蘭州,又吸取了當時蘭州流行的“平調”、“勾調”、“當調”的優點,成為了蘭州流行的十大調之一。中國藝術研究院曲藝研究所編撰的《說唱藝術簡史》提出:“蘭州鼓子源于宋代,流行甘肅蘭州地區。”四、原甘肅戲劇家協會主席王正強先生,從上世紀七十年代對蘭州鼓子即開始調查研究,走訪了兩百多位鼓子藝人,1987年由甘肅人民出版社出版了《蘭州鼓子研究》,這是迄今對蘭州鼓子研究最全面,也最深入的論著,對以后的研究產生了深刻的影響。書中從蘭州鼓子和北京八角鼓、陜西眉戶的曲牌、曲本的對照分析得出:“事實上,蘭州鼓子中的這些曲牌,最早是按其腔系歸類,以‘一鍋端’的形式分別在北京八角鼓和陜西眉戶這兩大成型民間藝術形式的基礎上繁衍派生出來的一個支系”。“由八角鼓牌子曲發展而成的‘鼓子腔系’,由眉戶牌子曲發展而成的‘越調腔系’。得出‘由北京八角鼓繁衍而生的新型地方曲藝——蘭州鼓子,大約在清道、咸前后,即1830年左右,便開始在當地的娛樂場所慢慢傳唱了’”。書中對蘭州鼓子唱詞的格式、曲牌音樂的演進、演唱的要求、當地語言對曲牌音樂的影響、音樂伴奏等都作了詳細的分析,尤其是對鼓子腔系的三十二個曲牌和越調腔系的十六個曲牌的出處以及音樂和演唱進行了重點分析和說明。該書理論的深入和全面是前所未有的,使得之后的文章大都認可王正強先生的清代起源說。
以上幾種說法都有一個共同點,即蘭州鼓子的產生,絕不是一個人所能成就的,而是有一個歷史發展的形成過程。至于哪一種意見才是正確的結論,還有待于進一步的研究。
蘭州鼓子的音樂結構屬“曲牌聯輟體”式,唱腔優美,風格高雅,韻味悠長,且鄉土氣息濃郁。其樂器伴奏現多以三弦為主,伴以板胡、二胡、月琴、揚琴、竹笛等,早年還有八角鼓瓷碟等擊節伴奏。鼓子戲的唱腔發聲與吐字,均以蘭州方言發音為規范。蘭州鼓子詞雅俗共賞,傳統曲目鼓子詞大致可分為贊頌祝賀類、詠物寫景類、民間傳說類。
新中國成立后,蘭州文藝工作者對蘭州鼓子進行挖掘整理,編寫過一批現代段子,如《楊子榮降虎》《劫刑車》《韓英見娘》等,在群眾中廣為流傳,在蘭州市區也興起了十幾處鼓子活動場所,其中最紅火、最熱鬧的有四大家:水北門鄧性庵先生的茶園;北園陶英嘉、徐百萬兩位先生的茶園;雙城門任家園尕李仙先生的茶園;東城壕龍王廟俞二爺的茶園。這四處場所使“把式”們整日歡聚一堂,吹拉彈唱,好不逍遙自樂。
五十年代至六十年代初,白塔山的百花茶亭也是把式云集的地方。每日里音響蕩谷間、韻致繞叢林。正是:“琴引蘭山風,韻和黃河水。”吸引著諸多中外游客。上世紀七十年代末,被禁錮了十年之久的傳統文化終見天日,同時使蘭州鼓子掀起又一高潮。這段時期,演唱場所有:白塔山的百花亭和二臺茶社、文化宮南部的長廊茶社、溝沿茶社、西園茶社、桑湖灘茶社、廟灘子茶社、崔家莊茶社、土門墩橋頭茶社、馬灘茶社、鄭家莊老年活動室、達家莊安寧區蘭州鼓子協會活動室等。這些場所可謂是老一輩藝人展示才藝、盡情演唱、抒發曲意的好去處。老藝人的演唱也吸引了很多年輕人,激發了他們對蘭州鼓子的興趣,從愛聽到求教于名家為師。通過老“把式”們的耐心指點和教導,新人們經過多年的磨煉,已經能演唱或伴奏,已成了蘭州鼓子的一批新秀,音樂伴奏水平都比五六十年代有大幅度的提高。
其中,蘭州安寧鼓子演出活動尤為廣泛,且有較高的演唱水平,經常參加活動的愛好者有50多人。
蘭州鼓子傳承人魏世發,生于1940年,現為蘭州鼓子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蘭州鼓子傳習所負責人。魏世發演唱的曲目主要有《三顧茅廬》《漁樵問答》《別后心傷》《白訪黑》等。并于1983年參加了甘肅省電臺的鼓子錄音制作。2003年參加了蘭州市政府舉辦的“蘭州2003首屆農民藝術節”的演出活動;同時,參加過中國傳統音樂學會第十三屆年會及第一屆國際學術研討會民間音樂演出、亞太民族音樂學會第十—屆國際會議民族音樂演出等活動。蘭州鼓子傳承人鄭永瑤,生于1950年。自幼受其父鄭鴻盛的言傳身教,曾求教于著名老藝人段樹堂、陳德福、王金山、王雅祿等。他在蘭州鼓子的演唱和伴奏方面造詣很高。鄭永瑤演唱的主要曲目有:《拷紅》、《別后心傷》、《白訪黑》、《武松殺嫂》、《雙鎖山》、《懷德寫約》、《賣花郎》等二十多首。并在演唱之余創作了一些短小的新唱段,如《金城贊》、《五臺會兄》等。
上世紀八九十年代,蘭州鼓子引起了國內外專家的關注,1983年,美籍華人趙如蘭教授專程來蘭錄制蘭州鼓子,美國的音樂家們欣賞過趙如蘭教授錄制的蘭州鼓子后,皆視之為中國文化瑰寶。
1984年,成立了蘭州鼓子協會,總體而言,蘭州鼓子協會通過組織演出等方式為搶救蘭州鼓子作出了一定貢獻。
2006年,蘭州鼓子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后,蘭州市政府及社會各界增強了對這一民間藝術的保護和傳承,使瀕臨消亡的蘭州鼓子得以新生。2009年,蘭州市安寧區將鼓子協會正式并入文化館,由政府出資,為老藝人提供穩定的活動場所,促進了這一古老曲藝的傳承與發展。
蘭州鼓子作為蘭州地方文化的主要組成部分,是廣大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它的文化屬性也涵蓋著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蘭州鼓子堪稱蘭州本土社會文化變遷的“活化石”,自獲取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這一殊榮以來,開始以一種嶄新的姿態進入大眾的視野。
□楊文遠
相關新聞
- 2017-01-20隴周刊(2017年 第3期)
- 2017-01-26隴周刊(2017年 第4期)
- 2017-02-10 隴周刊(2017年 第5期)
- 2017-02-17 隴周刊(2017年 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