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興文廟建
在古代,每個州府縣都設有文廟,它是孔廟和官學的合二為一。它們建在當地官府的生旺方(東方、東南方)鬧市中。武威文廟就建在城東南隅。文廟曾經是一個地方的文化坐標。讀書人云集的地方,自有一種特殊的氣場,他們成為秀才后在此學習,從這兒出發參加更高一級的考試。
明代涼州儒風尤盛,南方和內地隨戍邊將士來的學者,見涼州子弟“明秀好學”,便有了教書的欲望,可惜沒有大的學校。明英宗正統二至四年(1437—1439年)三年間,兵部右侍郎徐晞鎮守涼州衛,在城東南隅修建了涼州衛文廟及儒學。據正統四年楊榮《涼州衛修文廟暨儒學記》載:“……今皇帝嗣位,特命行在兵部右侍郎徐君晞鎮其地。睹將校子弟多明秀好學,而未設學舍,以為講肄之所。遂以請于朝,得命,乃于農隙,令軍士取材陶甓,而經營之。既畢功,走書京師告余曰:涼州河西勝地,初嘗有學,然廢已久矣。晞至,相地鳩工,中為明倫堂,左右為存誠、敬德二齋,外建重門,后為教官之居……”
文廟建成的23年后,即明英宗天順四年(1460年),儒生李銳成了從涼州文廟里走出的第一個進士。一時間,文廟內書聲朗朗,香煙裊裊,給了在明倫堂里讀書的秀才們莫大的激勵。
不出狀元不開正門
按文廟慣例,一個地方出了狀元,當地文廟才打開正門。不出狀元,就永遠不開正門。起初是顯示狀元的尊重,后來也變成文廟鼓勵學子的一種手段。武威未曾有狀元,文廟的正門看來永遠打不開了。
為什么文廟會有這種慣例?翻閱歷代古籍,發現文廟是禮制廟宇,必須符合禮制規范中尊卑有序、等級分明的原則。就像故宮,平時正門也是不開,只有皇帝才能從那里出入。
廟宇羅盡涼州讀書人
科舉制,使儒學與權力、利益發生密切關系。統治者們用一座文廟,一個考試制度,像一張巨網籠羅天下讀書人。
每個到文廟求學的人,都要經過文廟前那半月形的池溏。它叫泮池,是地方官學的標志。泮池上有一座石料拱橋,名曰“狀元橋”。自唐至清,涼州涌現出了李益、段平仲、余闕、張澍、李于鍇等科舉進士共74名,余闕、張澍、李于鍇等40多人延續了涼州人以經儒學術經世致用的傳統,在中國學術史上占有一席之地;而李益、余闕、李蘊芳等人,則是古代著名的詩人。無緣狀元的涼州儒生,至今也未踏上狀元橋,進入大成殿,祭拜孔子。
正對著狀元橋的是欞星門。相傳,欞星是天上專管文教的星宿,這樣的星宿理應算在上位,所以四根朱紅的立柱就貫穿了欞星門牌樓的頂部。這四根立柱叫通天柱,讓天地接連,天之靈、地之氣使武威文人文運沸沸。
大成殿演繹圣人神話
要使天下讀書人乖乖聽話,還得制造一個有力的武器,那就是將孔子圣人化。自唐玄宗封孔子為“文宣王”開始,孔子就被歷代統治者抬上了天。
“大成”二字出自“孔子之謂集大成”一語。大成殿內設孔子塑像,左右是顏回、子思、曾子、孟子,稱為“四配”。
大成殿建在寬闊的石筑臺基上,雄偉而高大,廟寬三間,進深三間重檐,這種結構增加了大殿的深度,拓展了空間,屬典型的宋元建筑風格。臺基下蒼郁挺拔的古槐遮天蔽日,使大殿更顯幽深而肅穆。
在文廟里徘徊,感覺到處是儒生們身影在晃動,竊竊私語;而端坐大成殿的孔子卻靜默無言,給人一種大智無言的神秘感受。
相關新聞
- 2020-11-16清代的送學禮及其捐資助學義舉(下篇)
- 2020-10-20武威市五涼文化博物館開館
- 2020-09-02漢代的“養老令”和“敬老卡”——武威《王杖簡》和鳩杖
- 2020-07-31武威西夏木緣塔 解密神秘的西夏王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