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青海都蘭考古驚現“五神殿” 千余件文物出土印證古絲綢之路文化
青海都蘭考古驚現“五神殿” 千余件文物出土印證古絲綢之路文化
位于青海省海西州都蘭縣熱水鄉的熱水墓群,于1982年發現,是公元6至8世紀的重要墓葬群,其中編號為“血渭一號墓”是規模較大的一座墓葬。2018年,熱水墓群發生被盜事件,涉案文物達到646件。同年,經國家文物局批準,由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和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組成聯合考古隊,開始對被盜的“2018血渭一號墓”進行搶救性發掘。經過近三年的發掘,這座大墓已經出土了各類文物1000余件。最近,考古人員又獲得了重要發現。
“五神殿”墓室結構 印證史料記載
考古工作者在“2018血渭一號墓”的發掘過程中,發現墓葬為木石結構多室墓,由地上和地下兩部分組成。地上為墓園建筑,這在熱水墓群是首次發現。
地上墓園平面呈方形,由塋墻、祭祀建筑,以及封土和回廊組成。而地下墓室結構復雜,且規模較大。
青海省考古研究所館員 甄強:這個墓室主要都是磚木混合結構,然后都是石砌的基礎,石砌的四壁,然后里面然后都是用祁連圓柏搭建的木結構。就是說我們這個墓葬,大概可能處于中唐時期,然后它這個木結構跟中原地區就是那種斗拱結構比較相似。
考古人員介紹,大墓由墓道、殉馬坑、照墻、甬道和墓室等組成,而墓室的結構和史料記載的“五神殿”結構相吻合。
青海都蘭熱水聯合考古隊 石晶:主墓室的發掘過程中,我們發現了有主墓室,南北兩個側室,正好符合古書記載的五神殿墓室。截至目前,在青藏高原,我們墓葬發掘過程中,它的體系最為清晰,結構最為完整,等級也是非常高,是一個高規格的墓葬。
出土文物證實絲綢之路青海道文化交流
雖然目前還不能最終確定“2018血渭一號墓”墓主人的身份和熱水墓群的性質,但是依據大量出土文物顯示出來的文化元素,考古專家已經證實,青海都蘭是絲綢之路青海道東西方文化交流的一個節點。
考古人員對“2018血渭一號墓”部分出土文物進行了年代測定,同時結合出土文物的特征,初步判斷這座大墓的年代是在8世紀中期左右,也就是唐代中期。工作人員在整理文物過程中發現,不少文物的圖紋樣式、工藝風格不僅有中原文化元素,還有明顯的西方文化特征。
青海省考古研究所館員 甄強:這些出土遺物它既有唐吐蕃時期,當時青藏高原區域的主要風格,然后也可以看出它受到了當時就是唐中原地區以及中亞、波斯、粟特一些金銀器風格的影響。
而一些出土的絲織物,從紋樣到工藝,更是體現了中西文化結合的特征。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 韓建華:發現有葡萄紋,因為我們知道葡萄是外來的一種水果,而這種紋樣在織物里面出現,那就更說明這個一個是外來文化因素對這個地方的影響,但是它織物里結構和工藝是咱們中原的特色,所以就是說我們在吸收外來文化因素,創造一種新的樣式。說到葡萄紋的樣式,我們在墓葬里面還發現了葡萄籽,所以就說這地方當時的貿易往來是非常發達。
青海省都蘭縣地處柴達木盆地東南隅,蒙古語意為“溫暖的地方”。歷史上有多個民族曾生活在這里,都蘭熱水墓群,經過近40年的考古,已發現數百座古墓葬。考古專家介紹:從北朝至隋唐時期,青海道是絲綢之路上的一條重要干線,都蘭熱水墓群的考古發現,對研究絲綢之路交通史、物質文化交流史等都具有重要價值。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 韓建華:這一系列元素說明這個都蘭是當時絲綢之路青海道上一個重要的節點,就是一個東西文化交流的中轉站。
相關新聞
- 2017-01-20隴周刊(2017年 第3期)
- 2017-01-26隴周刊(2017年 第4期)
- 2017-02-10 隴周刊(2017年 第5期)
- 2017-02-17 隴周刊(2017年 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