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敦煌文獻“孤兒回家”“親人團聚”
——敦煌殘卷系統綴合背后的故事
那個寫著“敷已”兩個字的敦煌殘片,是徐州工程學院的朱若溪注意到的。
那是幾年前,她還在浙江大學讀博士。在翻閱《國家圖書館藏敦煌遺書》時,她發現一個編號為“北敦2301號”的敦煌殘卷,卷首貼著一張小紙片,上面只有“敷已”兩個字,前不著村,后不著店。這個敦煌卷子抄寫的是《金光明經》卷二,對比傳世文本可以知道,其中并沒有“敷已”二字接連出現的情況。她想,這張小紙片應該是從別的地方脫落下來的,也許來自裱補在卷子背面的廢紙——古人常把廢棄的舊紙用作裱補的材料。
她的導師張涌泉看到這張紙片時,腦子里跳出了《金光明最勝王經》中的一段話:“佛告具壽阿難陀:‘汝可于此樹下,為我敷座。’時阿難陀受教敷已……”這里的“敷”有“鋪設”之意,“已”表示完成,后面一句是說,阿難陀根據佛的吩咐鋪設好了座位。仔細揣摩這張殘片,“敷”字前還殘留著一點筆畫,很像“教”字的下半部分。這張殘片會不會來自《金光明最勝王經》?
順著這個思路,朱若溪開始排查。查到“北敦3894號”敦煌卷子時,有了線索。這卷《金光明最勝王經》其中一處殘損,“教”字只剩了上半部分,將那張寫著“敷已”的殘片填充進去,剛好就可以連成“時阿難陀受教敷已”。不僅上面的“教”字能拼合起來,就連紙片右側殘存的墨跡也有了歸屬——來自前面經文的“陁”“汝”二字。
這種拼合,學者習慣稱之為“綴合”。對敦煌殘卷進行系統全面的綴合,哪怕是片紙只字也不輕易放過,讓“孤兒回家”,讓“親人團聚”,這是近10年來浙江大學張涌泉團隊的主要工作。他們的研究顯示,超過25%的敦煌卷子可以綴合。
匯集敦煌殘卷,拼接起古代文明
絕大多數敦煌文獻殘缺不全,有學者統計,比例超過了90%。
“這種綴合工作是我們正式做研究工作之前的第一件事。”對于綴合,20世紀80年代初,敦煌學大家、杭州大學教授姜亮夫曾有過這樣的論斷。
綴合,是敦煌文獻研究的基礎。系統全面的綴合,需要把分散在世界各地的敦煌文獻匯集在一起,在很長一段時間里,學者難有這樣的條件。20世紀30年代,姜亮夫和王重民、向達等中國學者曾到歐洲抄錄、拍攝敦煌卷子,但終究無法將海外敦煌文獻全部“搬運”回國。那時,中國藏敦煌文獻也尚未完全公布。如今,英國、法國、中國、俄羅斯四大館藏敦煌文獻大多已經公布,系統全面的綴合具備了基本條件。
浙江工商大學教授張新朋在跟隨張涌泉讀博士時,梳理過最晚公布的俄藏敦煌文獻,一張未定名的殘片引起了他的興趣。這張殘片的正面,還剩9行字;背面是很不完整的圖畫,左側像一條彎彎曲曲的河流,右下像城池的一角。這讓他想起了許多知名敦煌學者曾經討論過的法藏“伯5019號”和國圖藏“北敦11731號”,那兩張殘片也都是一面文字、一面圖畫,有學者將它們綴合在一起,定名為《孟姜女變文》。這個編號為“俄敦11018號”的殘片,從正面可以識讀出“遂共其妻執別”“丈夫須慷慨”等文句,或許與孟姜女哭長城的故事有關。
綴合的結果,證實了張新朋的判斷:將“俄敦11018號”置于“北敦11731號”的左側,不但殘片正面分離的文字可以合而為一,背面原本斷裂的山峰、河流也都得以接續。
“將這3張分藏在俄、中、法的殘片綴合后,我們恍然大悟:正面部分不是像大多數古籍那樣從右向左讀,而是應該從左向右讀,依次講述了夫妻話別、丈夫服役、客死他鄉的場景;背面描繪的是修筑長城的情景。圖文結合,保存了‘變文’這類講唱文學作品的典型范式。”張涌泉回憶,“20多年前研究伯5019號的縮微膠卷,因為文字嚴重殘缺,膠卷卷面又很暗,難以卒讀。這3張殘片的成功綴合,不僅恢復了一個初步可讀的變文文本,而且使我們得以走近古代變文作者,重構變文講唱的場景,去拼接那早已消失了的古代文明。”
先把內容相關的敦煌殘卷匯聚在一起,再將內容直接相連或相鄰的殘卷進行比對,碴口是否相合、字體是否相同、裝幀是否一致……在實踐中,張涌泉團隊系統總結了敦煌殘卷綴合的程序和方法,大大提升了綴合效率,新的綴合成果不斷涌現。
“目前的綴合結果顯示,至少四分之一以上的敦煌卷子可以綴合。”對超過30000號敦煌文獻進行系統綴合后,張涌泉團隊得出了這樣的結論。學界估算敦煌文獻的總數為70000號,按此推算,可綴合的殘卷數將達17500號以上。
“張涌泉教授團隊綴合了一大批敦煌文書,應該說是歷史上最大規模的敦煌文書綴合。這是真正的學術推進。”中國古文字研究會會長、吉林大學考古學院教授吳振武認為,張涌泉團隊總結出的敦煌文書綴合方法和經驗,具有引導和示范作用,對未來利用人工智能技術綴合敦煌文書也會有很大幫助。
回到歷史現場,探索藏經洞之謎
“至少四分之一以上的敦煌卷子可以綴合”,這個結論意味著,除去約6%基本完整的卷子外,還有大約三分之二的敦煌卷子無法綴合。張涌泉一邊做著綴合,一邊思考著為什么那么多殘卷不能綴合,這或許可以成為解開“藏經洞之謎”的一把鑰匙。
敦煌莫高窟藏經洞為什么封閉?是什么時候封閉的?為何在如此狹小的石室中,存放了如此豐富的文獻?自1900年藏經洞被意外發現起,人們就在不停地追問這些問題。120年后,張涌泉給出了新的答案。
“藏經洞文獻在流散過程中,的確有人為造成的撕裂,但比例應該不會太大。”隨著綴合研究的深入,張涌泉認為,藏經洞中保存的寫卷,很多原本就是殘缺的,“公元十世紀,一位名叫道真的僧人從敦煌各寺院、道觀、學校以及官府搜集了大量殘卷,將它們存入藏經洞,為修復做準備。一些經書修復后,轉移到寺廟去供養、誦讀,剩余的復本和殘卷斷片,繼續留在藏經洞作為配補或修復材料備用,最終成為我們見到的藏經洞文獻。藏經洞的封閉,很可能與道真去世和他主持的修復工作結束有關。”
敦煌文獻中留下了道真的一段話:“謹于諸家函藏尋訪古壞經文,收入寺中,修補頭尾,流傳于世,光飾玄門,萬代千秋,永充供養。”在綴合過程中,張涌泉團隊發現了不少古人對這些殘卷“修補頭尾”的線索。
國家圖書館藏“北敦5679號”,抄寫的內容是《佛說佛名經》卷第十六,頗為完整,但仔細觀察就會發現,卷首的五行字與后面的文字字體不同,而且有拼接的痕跡。
“這卷《佛說佛名經》原本缺‘頭’,有人從其他地方找來相同的內容,補在這個地方,使之成為完整的卷子,這就是道真說的‘修補頭尾’。”張涌泉認為,道真之所以強調“修補頭尾”,是因為那些經常翻閱的經書,卷頭和卷尾更容易破損,是修復的重點。
巧合的是,張涌泉指導的碩士生劉溪,找到了這卷經書“原裝”的“頭”。那是國圖藏“北敦11567號”,雖然僅存3行,不能與“北敦5679號”直接拼合,但與其字體相近,卷心高度相同,而且首行寫著“佛說佛名經卷第十六”。
“可能是因為這個卷子原本的‘頭’破損過于嚴重,在修補的時候被裁去了,而改用一張寫有相同內容的紙來代替。”張涌泉團隊的研究,在一定程度上還原了千年前修復典籍時的場景。
就是通過一個又一個這樣的實例,張涌泉有了對于“藏經洞之謎”新的解答。
“張涌泉關于藏經洞性質的新看法,有全面調查梳理敦煌文獻的堅實基礎,有全面調查的數據作為論據,比以往的各種說法具有更強的說服力。”中國敦煌吐魯番學會名譽會長、首都師范大學教授郝春文如此評價。
雖然受到很多專家的肯定,但張涌泉還有一些遺憾:不少敦煌文獻,他們只能看到黑白照片,而無法獲得高清、彩色圖版,這給綴合研究帶來了巨大困難,綴合后圖版的逼真度也有所欠缺。他相信,隨著更多高清、彩色敦煌文獻公布,他的團隊會有更多新的發現。
(本報記者 杜 羽)
相關新聞
- 2020-12-14黃沙對話碧海:敦煌石窟藝術展亮相海口
- 2020-12-14飛天舞者琪琪:一段敦煌舞為甘肅吸粉無數
- 2020-12-14《大夢敦煌》50張門票免費送市民
- 2020-12-11敦煌石窟藝術展在海南開展 海陸兩條絲綢之路跨時空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