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中國“石窟鼻祖”大佛足部獲搶救性保護 鵝卵石墊底防滲水
中新社蘭州5月19日電 (記者 崔琳)甘肅武威市天梯山石窟保護研究所文物研究室主任蔡建宏19日接受中新社記者采訪表示,被史學界尊譽為“石窟鼻祖”“石窟源頭”的該窟13號窟因地面及兩側巖體裂隙滲水,導致大佛衣褶底部、兩側天王足部及天王腳下赑屃(一種中國古代神獸)泥層酥堿脫落,局部巖體也受到水分運移,巖體酥堿,還形成大面積坍塌。
時下,中國“石窟鼻祖”天梯山石窟第13窟大佛足部與局部危巖體搶救性保護項目正在施工。圖為施工現場。陳曉斌 攝
“大佛足部與兩側天王足部必須要做修繕,不然水分和鹽分會通過泥層纖維毛隙,破壞更多的泥層。這些因素也極大影響了大佛的整體性和美觀性。”蔡建宏介紹說,由該所委托敦煌研究院對第13窟大佛足部與局部危巖體搶救性保護項目,已在原設計方案基礎上,進一步了解滲水來源,并邀請相關專家現場勘察,提出合理的治理意見,目前正在開展施工。
現階段,已清除四周混泥土地面約40立方米,下降地面110厘米;并用鵝卵石填充地面,阻礙地下水通過泥層纖維毛隙上升,還從大佛的左、中、右側地面埋設了排水管至中央集水井。
圖為中國“石窟鼻祖”天梯山石窟第13窟大佛足部與局部危巖體搶救性保護項目施工現場。陳曉斌 攝
值得一提的是,工程隊與西安元智系統技術有限責任公司合作,在大佛足部四周巖體、地面及集水井安裝監測探頭,實時監測巖體的水分變化情況。
施工方根據原始資料,確定大佛腳的尺寸,并根據國內其他地方大佛腳的特性,制作出各類大佛腳模型,最終選擇最符合天梯山石窟大佛腳的一組進行實施,現已經完成兩只大佛腳整體塑形等工作。
“影響施工的主要因素還是滲水,滲水治理不好,直接導致新補泥層的再次酥堿,之后的工作徒勞無功。”蔡建宏透露,經過一個冬天的檢驗,地面與墻面滲水治理達到預期效果,新補泥層無潮濕現象。
2021年,施工方將對大佛衣褶、天王足部及天王腳下赑屃進行塑補,由于赑屃沒有原始照片,所以只能根據老照片的形狀,制作模形,最終確定形狀樣式,再進行施工,計劃于6月底完成所有修繕工作。
蔡建宏說,項目實施以后,可防止塑像表面泥層因滲水影響而脫落;大佛足部、兩側天王足部及赑屃不會受地面滲水而坍塌。(完)
相關新聞
- 2021-05-18甘肅山丹千年大佛寺啟動大規模修繕升級護“新顏”
- 2020-07-13大佛寺
- 2020-03-16大佛寺與《西游記》
- 2019-12-06天水甘谷:華夏第一縣 大佛立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