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山東人黃圖安:首任甘肅巡撫
“清代甘肅巡撫”常常會被人們所忽視,不少人認為不存在。其實,清代甘肅巡撫一職存在了120年,時間雖不算短,但多不為人知而已。首任清代甘肅巡撫,想回山東奉養(yǎng)老母,卻被下獄!身無一文貧病而死。今天,我們就講講首任清代甘肅巡撫的故事。
甘肅巡撫 延續(xù)近120年
甘肅巡撫全稱為“巡撫甘肅等處軍務”,為甘肅省軍政長官。明代就有管理河西走廊的“甘肅巡撫”駐扎在甘州(今張掖),明代甘肅巡撫共有82人,有81人到任。
清初,各地的管理模式,大部分依照明朝舊制。當時,甘肅仍舊屬于陜西行省管理,軍政由陜西布政使司及陜西行都指揮使司負責。
順治元年(1644年),設置陜西總督。這里就要說一下,管轄西北乃至四川的“總督”這一職務。
清代,西北的總督一職有“陜西總督”“陜山總督”“川陜總督”“陜甘總督”等稱呼,管轄的地域也不同。最初是陜西總督,大體管轄陜西、山西等地,陜西包括今天甘寧青及新疆一部分;后來,又加入了四川,再后來又把四川分開了,再后來改為陜甘。直到陜甘總督衙門遷移到了甘肅蘭州,才算徹底安定了下來。1644年設置的陜西總督,駐扎在固原,兼轄四川。第二年四月,設甘肅巡撫,駐甘州衛(wèi)。清代甘肅巡撫不僅存在,而且延續(xù)了近120年,先后遷移了三四次治所,起步于張掖、遷徙到涼州、隴西,在蘭州被裁撤。故而,人們多不注意。
這是因為,當時地廣人稀,交通不便的緣故,一旦有戰(zhàn)事發(fā)生,就要調整行政區(qū)劃,以便就近統(tǒng)籌指揮。
首任巡撫 只想回家盡孝
當時,西北的管理體系是:以王文奎為陜西總督,焦安民為寧夏巡撫,黃圖安為甘肅巡撫,雷興為陜西巡撫。這樣一來,黃圖安就成了清代首任甘肅巡撫。
那么,清代首任甘肅巡撫究竟是個什么樣的人呢?
黃圖安是山東堂邑(今山東聊城境內)人。明朝崇禎十年進士,這也很不容易。后來官居易州道。順治元年,黃圖安降清,留任原官。到了新朝自然要拼命表現一下,他率人消滅了縱橫河間的“巨盜”李聯考。由此,提拔為甘肅巡撫。不過,黃圖安在甘肅巡撫任上,時間比較短,沒有干出什么大成績,就被調任寧夏巡撫。
在寧夏,黃圖安倒是干了一些事情,比如整修水渠,恢復農業(yè)生產等等,這也是當時官吏必備的科目,再加上修繕一下學校,再修一兩座橋,就行了。乾隆年間的《寧夏府志》中,收錄了黃圖安的兩首詩,其中一首這樣寫:
落花天氣半晴陰,好去尋芳傍碧林。
是物含情知愛惜,鶯聲聲里喚春深。
桃花水到報平渠,喜動新流見躍魚。
一枕羲皇午夢后,數行小試右軍書。
不知何故,黃圖安后來以乞終養(yǎng)老母,結果被部議指為規(guī)避革職。后來,仍用為寧夏巡撫。順治十六年坐事降級調用,不久就去世了。關于他的去世,有人認為,黃圖安最后因貧病交加而死。
清代的歷任甘肅巡撫多由名臣出任,首任黃圖安,后面有劉斗、齊世武、岳鐘琪、石文焯、張廷棟、許容、元展成、楊應珊、吳達善等人,年羹堯也兼任過甘肅巡撫。
由此可見,延續(xù)了近120年的甘肅巡撫,留下了諸多的歷史迷霧,等待著我們去探索。
掌上蘭州·蘭州晨報記者 王文元
相關新聞
- 2021-07-15甘肅慶城金代泰和鐵鐘:銘刻著820年前的地理密碼
- 2021-07-14阮氏葫蘆藝術館被授予甘肅省工藝美術產業(yè)基地
- 2021-07-14甘肅非遺出彩“蝶變”的背后
- 2021-07-13微海報 | 甘肅紅色印記:陜甘革命根據地第三次反“圍剿”斗爭
精彩推薦
-
圖解|甘肅出臺科技創(chuàng)新最全措施 給科技人吃下“定心丸”
-
文明綠色出行漸成蘭州新時尚
-
蘭州市交通重點工程正在有序推進
-
產業(yè)發(fā)展齊頭進 交易市場穩(wěn)增收 蘭州榆中縣新營鎮(zhèn)打好“綠色”“生態(tài)”兩張名片
-
多措并舉保暢通 齊心協力治擁堵 蘭州市交通重點工程正在有序推進
-
任振鶴在參加甘肅省政府辦公廳秘書一處黨支部黨史學習教育專題組織生活會時強調 對黨忠誠求實擔當 團結緊張敬業(yè)樂業(yè) 在學習黨史中走向未來在服務大局中實現價值
-
激發(fā)科研人員創(chuàng)新創(chuàng)造活力 甘肅省將為符合條件的科研院所下放高級職稱評審權
-
尹弘在甘肅省信訪局調研時強調 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fā)展思想 將心比心解決群眾的急難愁盼問題
關注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