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打開眼界
古人的銅鏡 可不僅僅只是用來“正衣冠”的


瑞獸葡萄紋銅鏡 甘肅省博物館藏

打馬球紋菱花形銅鏡·唐

單鸞葵花形銅鏡·唐

鴛鴦鸚鵡葵花形銅鏡

唐代方形銅鏡
鏡子,誰家沒有一兩面呢?衛生間的洗手臺前裝上一面,每日洗漱時照照,看臉洗干凈沒,頭發梳好沒;門廳玄關處立一面,出門前照照,看衣帽穿戴整齊沒。一些機關學校甚至都會在辦公樓、教學樓的門廳中立上一面大鏡子,就為前來上班上學的人士方便照一照,整理一下儀容。唐太宗李世民曾說:“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儀容潔凈,衣冠整齊是一個文明人最基本的修養。所以,鏡子雖是尋常物,但它的作用卻并不尋常。
而且,在古代鏡子并不僅僅是用來“正衣冠”的,它還有許多現代人聞所未聞的花樣用途——
壹 古代銅鏡的花樣用途
大家知道,與玻璃后面涂水銀制成的現代鏡子不同,古人用的是銅鏡,也就是用銅磨制的鏡子,所以,唐太宗才會有“以銅為鏡”之語。作為鏡子,它的主要功用自然是用來照面梳妝,正衣冠。當然,銅鏡作為實用藝術品也常常被當做饋贈親友的禮品。除掉這些常規功用外,銅鏡還有一些鮮為人知的特殊用途呢。
鏡子能照人的面,卻沒有透視功能照見人的心肝內臟。但在古人的觀念中,君王擁有的寶鏡竟有如今X光機、B超一般的功能,可以透過現象看本質,看穿人的五臟六腑。據東晉葛洪的《西京雜記》記載,秦始皇就擁有這樣一面寶鏡,這面鏡子可照見人的心肝五臟,名為“照膽鏡”。這面寶鏡是干什么用的呢?是用來甄別宮內的奸邪之人的。按照《西京雜記》中的說法:“女子有邪心,則膽張心動。秦始皇常以照宮人,膽張心動者,則殺之。”
葛洪的說法大約只是傳說了,不見得真有其事。若真有其事,這面“照膽鏡”下不知有多少枉死之人呢。這個傳說到了現代網絡小說《鬼吹燈·南海歸墟》中就被演繹成秦王有八鏡了,其中最重要的一面不叫“照膽鏡”,而是“秦王照骨鏡”,可見,便是天馬行空的網絡小說的寫作也是有依據的,只是多少夸張了些。
秦始皇“照膽鏡”的功用是辨忠奸。銅鏡第二大功能則是祛病邪。古人有時無法解釋人體患病的原因,以為人患病是中邪鬼上身所致,所以,在古代行巫術也是治療疾病的一個重要手段,這時候,銅鏡也被當做祛病除魔的重要工具了,這種功能的銅鏡還有個專門的名字,叫“辟瘧鏡”。
銅鏡的第三大功用是鎮鬼降魔。古人認為,銅鏡具有鎮鬼降妖、祛邪消災的作用。漢代以后的銅鏡上多刻有有關辟邪內容的銘文,如“五帝三皇,白牙單琴,黃竟除兇,朱雀玄武,白虎青龍”等,名為“辟邪鏡”。銅鏡既然能鎮鬼降魔,人們自然就把它放在墓葬中,以驅鬼辟邪。
銅鏡的第四大功用是占卜吉兇陰陽了,占卜吉兇陰陽的銅鏡名為“卦鏡”,至于怎樣用“卦鏡”占卜,便是在古代恐怕也沒幾人掌握。
銅鏡的花樣用法還不止以上種種,在古人的心目中,這面光可鑒人的鏡子還代表著愛情。鏡子成兩半了,愛人便分離了,兩半鏡子合一起了,便叫“破鏡重圓”夫妻戀人復合了……
總之,在古人心目中,銅鏡擁有神奇的魔力,是一個神奇的物件,具有各種神秘的用途。其實,不只在中國,在西方文化中,不也有“魔鏡”之說嗎?《白雪公主》中那面能告訴王后誰丑誰美的鏡子,就是一面具有特殊功能的“魔鏡”!一面鏡子,為什么會不約而同地演繹出這許多神秘功能,有興趣的小伙伴們可以好好思考一下。
貳 大唐氣象與“海獸葡萄紋鏡”
與其他青銅器一樣,銅鏡的出現也非常早,早在商周時期就有了,早期的銅鏡就是用含錫量較高的青銅鑄造的,早期的青銅鑄鏡,想必鏡面就不那么光潔了,照人大概只能照出個朦朧的影子吧。沒錯,商代最早的青銅鏡是作為祭祀用的禮器出現的,先秦時期一般只有王公貴族才配享有青銅鏡。這么說,小伙伴們可能就有疑問了,商周時代的平頭百姓用什么照自己呢?首先,老百姓對儀容的要求沒那么高;其次,若實在想看看自己長啥樣,生活勞作的溪水畔、湖泊旁,平靜的水面就是一面廣大無比的鏡面,隨時隨地可以照。在家里也方便,盛盆水就可以了。想必,遠古時代的先民無論貴賤,最早用的鏡子就是水面。
直到西漢末期,銅鏡才慢慢走向民間,成為人們不可缺少的生活用具。古人們的生活用具數量有限,生活用具同時也是藝術品,就如銅鏡。歷朝歷代的銅鏡都制作精良,形態美觀,紋飾華麗,銘文豐富。從商周到兩漢、隋唐、兩宋、元、明、清……隨著時代的發展,各時期的銅鏡鑄造藝術都反映出自己獨有的特點。
隋唐時期是中國封建政治經濟文化高度發展繁榮的時期,唐代社會經濟全面發展,手工業各部門也都興旺發達,青銅鑄造業中的銅鏡業尤為突出,無論造型、題材、紋飾、鑄造工藝,都突破了前代的模式,達到了中國古代銅鏡藝術的巔峰。唐鏡鏡型厚實,方形鏡、菱花形鏡、葵花形鏡流行;紋飾題材多見瑞獸、飛鳥以及葡萄、花草等;瑞獸葡萄鏡最具特色,是中西文化融合的杰作。
甘肅省博物館收藏的這面“瑞獸葡萄紋銅鏡”可以說反映了盛唐時期銅鏡的典型特征。這面銅鏡直徑20.7厘米、中間一大鈕、內雕鑄的瑞獸葡萄紋工藝精巧而細膩,展現了大唐銅鏡自由奔放、富麗堂皇的風格。瑞獸葡萄紋銅鏡映照出大唐帝國海納百川,蓬勃向上的精神風貌。在銅鏡的鑄造工藝上,錫和銀的合金比例更加合理,鏡面更加明亮,既美觀又實用。在裝飾圖案上,與傳統銅鏡拘謹板滯之態不同,唐代銅鏡展現出 流暢華麗之姿,在裝飾紋樣上有許多突破,除了傳統的瑞獸、鳥獸、 畫像、銘文等紋樣外,還創造性地增加了瑞獸葡萄紋。
葡萄圖案紋樣在南北朝時期由西亞經由中亞傳入我國,與中國傳統的瑞獸紋樣結合在一起,這種中西合璧的紋飾圖案把銅鏡裝飾得生機勃勃,富麗典雅,是一件反應大唐氣象的代表作。“瑞獸葡萄紋鏡”也因此戴上了“凝聚歐亞大陸文明之鏡”的桂冠。
文·掌上蘭州·蘭州晨報記者 陳曙 本版圖片均為資料圖
相關新聞
- 2021-07-15蘭州文化宮:左宗棠的篆書《正氣歌》碑
- 2021-07-15甘肅慶城金代泰和鐵鐘:銘刻著820年前的地理密碼
- 2021-07-12在古代何為士?
- 2021-06-17鄧園,飽含鄧寶珊將軍一家愛國情懷
精彩推薦
-
蘭州市發布二季度消費維權分析報告 為消費者挽回經濟損失759.42萬元
-
全國最大電解鎳智能包裝生產線進入“工業4.0”新時代
-
上半年省屬企業實現工業總產值逾一千五百億元 實現利潤總額和凈利潤均創歷史同期最好水平
-
甘肅省出臺“十四五”促進養老服務健康發展實施方案 到2022年所有醫療機構將開設老年人就醫綠色通道
-
“亮”起來 “活”起來 “燃”起來——讓隴原璀璨革命文物生動輝映建黨百年征程與初心
-
甘肅省出臺《關于加強扶貧項目資產后續管理和監督的實施意見》 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隨意處置國有和集體扶貧項目資產
-
甘肅省出臺意見提出 到2021年底全面推行省市縣鄉村五級林長制
-
武威民勤:瀚海明珠在高質量發展路上“光彩照人”
關注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