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知識點
中國古代冠禮及笄禮
現(xiàn)代社會表示成年的年齡為18歲,男女無差別。18歲差不多是高中畢業(yè)的年齡,高中畢業(yè)若不繼續(xù)接受高等教育就可以走向社會獨自謀生了,以此為成年的界限也算方便合理。現(xiàn)代人也會舉行成年禮,不過,當今成年禮是較為隨性的。首先,舉不舉行隨意,絕大多數(shù)孩子都沒有經(jīng)歷過人生這個特別的儀式;第二,儀式規(guī)程隨意,沒有固定的模式,按主持人的意愿制定禮儀流程。
與現(xiàn)代不同,古代的成年禮——冠禮可是一項非常重要的禮儀活動。《禮記》有云:“冠者禮之始也。”華夏文化是禮儀的文化,而冠禮則是禮儀的起點。禮文化是華夏文化的核心,禮儀分為“吉禮、兇禮、軍禮、賓禮、嘉禮”五種類型,冠禮屬于嘉禮的一種,它是一個新的成人第一次踐行華夏禮儀的起始。冠禮起源于周代,表示男子已經(jīng)成年,可以婚嫁,并從此作為家族中的一個成年人參加各項活動。按照周制,男子二十歲行冠禮,不過,這只是一般而言。若遇到特殊情況,譬如身為天子諸侯為早日執(zhí)掌國政,便提早行冠禮。傳說周文王十二歲而冠,成王十五歲而冠。
與現(xiàn)代社會不同,古代的成年禮——冠禮可是有一套嚴格完整的禮儀流程。
古代冠禮在宗廟內(nèi)舉行,冠前十天內(nèi),受冠者要先卜筮吉日,然后將吉日告知親友。及冠禮前三日,又用筮法選擇主持冠禮的大賓,并選一位“贊冠”者協(xié)助冠禮儀式。行禮時,主人(一般是受冠者之父)、大賓及受冠者都穿禮服。先加緇布冠,次授以皮弁,最后授以爵弁。每次加冠畢,皆由大賓對受冠者讀祝詞,予以祝福。然后,受禮者拜見其母。再由大賓為他取字。受冠者則改服禮帽禮服去拜見君,又執(zhí)禮贄(野雉等)拜見鄉(xiāng)大夫等。才算禮成。當然,冠禮在后世也因時因地有變化,并不墨守成規(guī),就算程式略有簡化,但對此項儀禮的重視程度卻不能稍減。
為什么古人如此重視“冠禮”?
舉行冠禮是要提示行冠禮者:從此將由家庭中毫無責任的“孺子”轉(zhuǎn)變?yōu)檎娇缛肷鐣某赡耆耍挥心苈嫩`孝、悌、忠、順的德行,才能成為各種合格的社會角色,才有資格去管理別人。因此,冠禮就是“以成人之禮來要求人的禮儀”。換句話說,冠禮是華夏禮儀在中國人心中的“奠基工程”,所以,儒家將冠禮定位于“禮儀之始”,給了它極高的文化地位。
男子二十而冠,女子十五及笄(jī)。與現(xiàn)代社會不同,古代女子十五歲就算成年了,可以許嫁成婚。女子的成年禮叫“笄禮”,笄禮作為女孩子的成人禮,像男子的冠禮一樣,也是表示成人的一種儀式,在舉禮的程序等問題上大體和冠禮相同。
掌上蘭州·蘭州晨報記者 陳曙
相關(guān)新聞
- 2021-09-13《儀禮》漢簡:“禮儀之邦”的天下第一簡
- 2021-09-13遠古先人愛耍酷, 所以有“文”
- 2021-09-10《靈臺縣志》 藏在清宮大內(nèi)的甘肅首部縣志
- 2021-09-10平?jīng)鳊堧[寺, 大唐王朝的命運從這里開始轉(zhuǎn)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