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甘肅網9月24日訊(本網記者 宋芳科 任磊 楊亞楠 通訊員 宣學洲)飛天故鄉逢盛會,玄奘西行奏華章。仲秋之夜的敦煌嘉賓云集,樂聲悠揚,第五屆絲綢之路(敦煌)國際文化博覽會和第十屆敦煌行·絲綢之路國際旅游節迎賓演出大型民族器樂劇《玄奘西行》,9月23日晚已在敦煌大劇院盛大上演。

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尹弘,泰國駐華使館大使阿塔育·習薩目和夫人美蘋·習薩目,十三屆全國政協文化文史和學習委員會副主任李玉賦,省委副書記、省長任振鶴,文旅部黨組成員、副部長張旭,省委常委、省委秘書長、常務副省長石謀軍,上海合作組織睦鄰友好合作委員會副主席崔麗,韓國駐西安總領事金柄權,中國外交學會副會長李惠來,中國社會科學院副院長王靈桂,十三屆全國政協文化文史和學習委員會副主任劉佳義,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駐華代表夏澤翰,江蘇省政協副主席姚曉東,寧夏回族自治區政協副主席許寧,上海合作組織副秘書長埃里克·阿西莫夫和夫人古爾扎.阿希莫娃,副省長何偉、張錦剛,中央外辦外管局局長李念平,省政協黨組副書記、副主席陳青,省政協黨組成員、副主席王銳以及有關國際組織代表、有關省直單位負責人、“一會一節”參會嘉賓現場觀看演出。中國甘肅網融媒體平臺對整場演出進行了網絡直播,通過直播觀看演出的觀眾達300余萬人次。

作為世界首部大型民族器樂劇,文化和旅游部、財政部資助的重點立項創排劇目,《玄奘西行》以中西文化交流的使者玄奘西行取經的歷史故事為題材,以中央民族樂團民族管弦樂隊為表演主體,充分展示了漢族、維吾爾族、哈薩克族、塔吉克族及印度等風格特征的音樂文化,展現了絲綢之路沿線各民族音樂在融合中兼收并蓄的多元文化特質。該劇分15個章節,共演奏了南簫、古箏、胡琴、箜篌、艾捷克等70多種民族樂器。

當晚演出中各色民族樂器悉數登場,藝術家們各展精湛技藝,現場演奏時而氣勢恢宏,時而空靈縹緲,觀眾無不為玄奘“跋山涉水歷萬險,不取真經誓不還”的堅強決心、堅守初心、堅定信仰和堅韌毅力所折服,也無不為《玄奘西行》精深的思想、精湛的技藝、精彩的表演和精美的呈現而嘆為觀止,藝術家們精彩絕倫的表演讓觀眾夢回千年敦煌,重返盛世大唐。

演出結束后,現場舉行了簡潔而隆重的“大型民族器樂劇《玄奘西行》樂譜舞美道具服裝捐贈儀式”,中央民族樂團將價值360萬元的樂譜、舞美、道具和服裝捐贈給甘肅演藝集團歌舞劇院,并指導甘肅省文藝院團將民族器樂劇《玄奘西行》打造成為弘揚絲路精神、推動絲路文化交流融合的經典劇目。中央民族樂團作為海內外規模最大、藝術最完備的綜合性國家級民族音樂表演團體,對甘肅文藝事業和地方樂團創作發展和人才培養給予大力支持,為甘肅文藝事業發展做出了重大貢獻。

近年來,甘肅省文化和旅游廳積極探索文藝創作新路徑,與中國文聯、中國歌劇舞劇院等中直文藝院團聯合打造了國家級非遺劇種高山戲《米倉魂》、舞劇《彩虹之路》等一大批精品力作。此次《玄奘西行》華麗綻放“一會一節”并永久落戶甘肅,將為隴原文藝百花園增添一朵瑰麗的奇葩,也必將開創從高原勇攀高峰的甘肅文藝創作新局面。

相關新聞
精彩推薦
關注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