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王海成:蘭州是王洛賓“親愛的第二故鄉”
王海成講述父親吉他的故事
懷念蘭州詩歌手稿
蘭州市電影發行放映公司副經理燕兵將老照片送給王海成
王洛賓寫的小詩
人們都說,絲綢之路是駱駝隊踩出來的,但如果你熱愛音樂,就會發現,它是用美麗的民歌鋪成的。對于一個藝術家而言,能被多少人熟知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的作品,在時間的洗滌中,能夠流傳多久。而有著“西部民歌之父”之稱的王洛賓用自己的傳奇一生,為這個世界留下了無盡的美和詩意。
一代又一代的人,兒時便會吟唱“在那遙遠的地方”,熟練地哼唱著“達坂城的姑娘”,數十載春秋中,許多人會猛然發現,在自己的人生曲線中,“西部歌王”的旋律,竟是如此長情陪伴!
9月17日,為“紀念王洛賓先生誕辰100周年”的人文紀錄片《王洛賓》在蘭州百安概念影城上映,該片由青年導演陳晨擔綱,于2011年開機至2013年完成。在拍攝過程中,攝制組輾轉全國各地,搶救性地采訪和拍攝了大量與王洛賓有關的人物和歷史事件,真實記錄了王洛賓先生從事音樂創作60余年的藝術成就和跌宕起伏的人生經歷。同時在蘭州百安概念影城舉行的著名音樂家王洛賓先生生平紀錄片展映分享活動中,記者采訪了從新疆不遠千里來到蘭州的“西部歌王”王洛賓兒子王海成。他身著藍色西服、談笑風生間盡顯和藹可親,眉宇間透著父親的音容笑貌。
王海成講述父親創作《大豆謠》背后的故事
9月1日,蘭州市1600多所學校的46萬多名中小學生深情吟唱《大豆謠》,從紅色故事中開啟新學期第一課。
“蠶豆稈,低又低,結出的大豆鐵身體,牢房的力立夸大豆,世界上吃的數第一……”9月17日,在百安影城,相同的旋律在影片中響起時,在場的觀眾及王海成眼眶濕潤了起來。
王海成回憶起父親當時創作《大豆謠》的過程,“1941年,當時在青海工作的父親前往蘭州看望妻子羅珊,卻不料羅珊心中另有他人,父親強忍悲傷登報聲明了兩人離婚的消息后,準備前往車站乘車離開蘭州,不料卻被特務帶走了。當時父親坐在黃包車上,忽然路邊巷子里出現了兩個人,一前一后,堵住了黃包車的去路。就這樣,父親被關押在了蘭州黃河北岸國民黨蘭州統調處沙溝秘密監獄。在獄中,父親為獄友羅云鵬的女兒小力立創作了一首歌。”
紀錄片中講述了這個令人心酸的故事,獄中的伙食非常差,小力立幾乎沒有什么零食。有一次,一個好心的看守從街上回來,給小力立帶了些大豆,小力立吃了非常開心,這是她有生以來吃過的最好的美食。一天小力立問王洛賓,世界上什么東西最好吃?王洛賓說:“是牛奶?巧克力?紅燒肉?”“都不對!告訴你,最好吃的是大豆。”此時小力立的母親轉過身去抹著眼淚,王洛賓的眼睛濕潤了,一股熱流哽在他的胸口,回到牢房他就用卷在一起的牙膏皮在一份“勸降書”上為小力立寫下了這首兒歌《大豆謠》,這是一首世界上絕無僅有、寫給小囚徒的歌。小力立的獄中生活就此充滿了快樂,其他叔叔教會她26個英語字母之后,她就有些調皮地稱王洛賓為W叔叔,這一叫,就叫了一輩子。
“在三年半的鐵窗生活中,父親用鉛制牙膏皮做筆,用監獄發的‘勸降書’當紙,在監獄里寫了《我愛我的牢房》《云曲》《來,我們排隊!》《睡在戈壁灘上》等30多首歌曲。他甚至還寫了一首搖籃曲。在那間只有1.5平方米的牢房里,晚上睡覺連腿都無法伸開的小號子里,他竟然寫了一首搖籃曲《囚人之歌》,用來表達他對自由的渴望。”
從本質上說,王洛賓是個真正的樂觀主義者,但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是音樂給了他生活下去的勇氣。直到1944年夏天,在社會多方營救之下,國民黨蘭州特務機關因為無法確認王洛賓系共產黨秘密組織成員,終于將他無罪釋放。
兒子眼中的父親:他因歌而起,又因歌而落
“我出生在蘭州上溝。王洛賓這個名字曾經給我帶來苦難,使我的童年、少年和青年時代都浸滿了苦澀和艱難。”談起父親王洛賓,王海成既痛苦又榮耀。
“我十七歲的時候就上山下鄉了,條件非常艱苦,有時候我也很絕望。我們一起下鄉的三四十個知識青年先后都回城了,就我一個人因父親被扣著‘反革命’的帽子導致我在新疆那個地窩子里一住就是9年。其間我經常在探親時回到蘭州到監獄去看我的父親。他看出我的心情,每次都偷偷地送給我一張紙條,是他在監獄里整理的一首首民歌?!段也辉覆寥バ系哪唷贰度霭Ⅶ臁贰赌愕臒釡I把我的手背燙傷》……前前后后有二三十首。他鼓勵我唱歌,想用這種歌來激發我對生活的勇氣。這也就是他作為一個父親對兒子的一種關心、一種愛的唯一表達方法。因為在牢獄中的他再沒有別的東西了。”王海成在絕望之余更心疼父親。
父親刑滿釋放后,一天夜里,王海成與父親大吵了一架,這也是王海成唯一一次與父親吵得如此厲害,“我問父親,你到底犯了什么罪?就因為你害得我白白浪費了9年的青春?”王海成將多年的委屈一股腦倒了出來,“父親默默地從臥室帶鎖的抽屜里取出了一張塵封已久的判決書,判決書上的罪名竟是莫須有的罪名,1960年,父親為給新疆拍的一部話劇寫了一首反映新疆人民熱愛毛主席的歌曲‘薩拉姆毛主席’,薩拉姆是維吾爾族人對所敬重的人最美好的祝福,可是傳唱之后一些心懷不軌的人誣陷父親想謀害毛主席,僅僅是因為薩拉姆諧音為‘殺了你’,導致父親稀里糊涂遭遇15年牢獄之災??赐昱袥Q書后,那一夜,我與父親暢談到天亮,彼此的心結就此解開。”王海成至今記憶猶新那晚的情形。
一張老照片引出王洛賓對甘肅的情懷
紀錄片鏡頭中多次出現一把王洛賓輾轉多地隨軍用于振奮軍心、創作歌曲的吉他,這把吉他的由來引起了觀眾的興趣。而這把吉他背后的那張老照片卻有著王海成都不曾知曉的往事。
“老玉米甜,大利花香,哥哥弟弟喜洋洋!王伯伯攝贈。四七年七月”,現場蘭州市電影發行放映公司副經理燕兵將一張寫著幾句打油詩的老照片贈予了王海成。“這一看就是我父親的字跡。”望著照片燕兵給王海成講述了一段他都不曾知曉的王洛賓和甘肅好朋友董素鵬的故事。1947年7月的一天,盛夏時分,王洛賓在當時任平涼國立一中教導主任董素鵬家做客時,用他們家新買的相機為董素鵬的兩個兒子拍了這張照片,并在照片的背后寫了幾行很有意思的小詩。
這張老照片是燕兵在2000年拜訪現居住于甘肅平涼的董素鵬先生時偶然發現的。據董素鵬講述,“當年王洛賓向他訴說苦惱,身為一個音樂人手中竟然沒有一把屬于自己的樂器,董素鵬先生給王洛賓出了個主意,在甘肅平涼有一個天主教堂,教堂里那位牧師有一把從西班牙帶到中國的吉他,王洛賓費盡周折終于從那位牧師手中買下了那把吉他。”
這把吉他,陪同王洛賓走進祁連山,走進新疆,和他相依為伴,創作出了很多膾炙人口的音樂作品。
晚年創作詩歌《懷念蘭州》
王洛賓曾描述道:“如果你喜愛音樂,就會發現,絲綢之路是用美麗的民歌鋪成的。”因民歌而蜚聲中外的王洛賓是中國的,也是世界的。雖然傳歌人早已離我們而去,但他的歌兒卻留在了世間,傳唱不息。
“父親將維吾爾族的民歌轉換為口語化、充滿詩意的漢語,傳唱到了全世界,在民族文化交融方面,父親作出了巨大的貢獻。他在青海收集生活素材,在蘭州創作的《在那遙遠的地方》等一批優美的絲路之歌也是首先從蘭州流傳開的,而后又傳向內地和國外,他的代表作《在那遙遠的地方》曾被美國著名歌唱家羅伯遜唱遍了全球,被巴黎音樂學院作為教材,1992年榮獲了中國金唱片特別創作獎。《康定情歌》被美國選為宇宙探測衛星的歌曲。”采訪中,王海成說,王洛賓晚年曾經創作過一首詩歌:《懷念蘭州》。
懷念蘭州,親愛的第二故鄉。
遙遠的年代里,
和一些孩子們曾高擂戰鼓,
聲討賊寇。
懷念蘭州,親愛的第二故鄉。
苦難的歲月里,
和一些志士們曾在黃水旁,
扮演楚囚。
而今,懷念的不是金城冬果,
不是塞上西湖,
懷念的是一架豎琴。
一架金色的豎琴,
一架最輕的豎琴斜依在五泉霄樓。
蘭州給了王洛賓痛苦的記憶,蘭州也給了這個“西部歌王”最美好的回憶,在蘭州為父親開一個“王洛賓紀念館”的愿望,也成了王海成念念不忘的事情。他說,只有蘭州,才能承載和留存父親一生遺存的物品和手稿,保留父親的遺物,并展示給更多人,也是一份對音樂的傳承,更是對父親在天之靈的最好安慰。
文/圖 掌上蘭州·蘭州晨報記者紀敏
相關新聞
- 2016-04-18民間花兒歌手五朵梅:改變王洛賓一生命運的人(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