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左刷刷右刷刷, 看看敦煌壁畫里古人如何刷牙
宋代骨質牙刷
敦煌壁畫中的揩齒圖
敦煌壁畫中的齒木刷牙圖
“小牙刷,手中拿,張呀張開小嘴巴。左刷刷,右刷刷,刷得干凈沒蛀牙。”在現代社會,幼兒園的小朋友就知道每天要刷牙,保持口腔衛生,刷牙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個環節。
在我國古代,人們生活中是否也清潔牙齒?用的又是何種工具呢?在敦煌莫高窟的眾多壁畫中,人們發現在多達14個洞窟中的壁畫上,竟然繪制有刷牙圖。
敦煌壁畫里的刷牙圖
在敦煌莫高窟的壁畫中,保存有唐宋時期的14幅刷牙圖。這14幅圖分別繪制在莫高窟第7、9、12、25、55、98、146、154、159、186、196、361、454窟及榆林窟第16窟等14個洞窟的彌勒經變畫和勞度叉斗圣變畫的壁畫中。從這些莫高窟的刷牙圖中,細心的人們發現,根據刷牙的工具可以分作兩類:一類是揩齒圖,一類是齒木刷牙圖。
莫高窟壁畫中的這些刷牙圖,不僅讓我們了解了古代刷牙的風俗習慣,還展示了當時和佛教有關的剃度儀軌。古代僧人剃度出家,要先刷牙。
敦煌第196窟的晚唐壁畫《勞度叉斗圣變》是齒木刷牙圖,它其實描述的是一個驚心動魄的故事。畫面中央,一人赤裸上身正在剃度,他的周圍分別有洗頭、灌頂、潔齒的畫面。正在刷牙的人上身全裸,蹲在地上,他左手持凈瓶,右手橫在牙齒前,正在用手揩齒,露出兩排大白牙。
這幅壁畫講了這樣一個故事:外道勞度叉,約佛教弟子舍利弗斗法,失敗的一方要么選擇自盡,要么放棄原有的信仰而皈依佛門。經過一番殊死搏斗,失敗后的外道,向舍利弗投降跪拜。
壁畫中描繪了外道皈依佛法時的凈身儀式:他們洗發、洗臉、剃頭、揩齒,甚至洗腳、刮胡子,生活氣氛濃郁。這些削發為僧的外道們,有的因初次落發,手摸光頭,略顯尷尬;有的互指光頭,戲弄逗趣,自我解嘲;有的因不知禮法,胡亂禮拜,令人捧腹;有的揩齒漱口,有的叉腿撅臀洗頭,有的初換袈裟,情態窘迫,粗鄙可笑。這些壁畫,多多少少反映了那個時候的老百姓日常清潔的真實情形。
莫高窟14幅刷牙圖中有12幅是手指揩齒圖。揩齒圖,通俗來說就是以手指當牙刷,蘸點咸鹽當牙膏來回蹭牙齒。最典型的159窟南壁《彌勒經變》中的揩齒圖,其中畫面顯示:一人光頭,裸上身,脖子上圍著圍巾,蹲在地上,左手持凈瓶,右手的大拇指微彎,中指、無名指和小指輕握,用食指揩齒。旁邊還立有一人,穿紅袍,雙手捧巾侍候。刷牙圖四周有剃度、洗頭、禮拜等畫面。研究者認為,此窟建于中唐,是我國最古的一幅有關口腔衛生方面的繪畫。
古人清潔牙齒方法很奇特
在古代,保持口腔衛生,我們的祖先早已經掌握了很多方法。
在牙刷出現以前,古人清潔牙齒主要是漱口。早在2000多年前,人們就開始用鹽水洗漱口腔。但是這種刷牙方法僅限于貴族階層,因為在先秦時期鹽巴是一種非常珍貴的日常必需品,只有貴族才會十分奢侈地用抹鹽的方法刷牙。
除了用鹽水漱口,古人還采用含濃茶、酒為漱口劑含漱,唐代孫思邈著《備急千金要方》:每旦以一捻鹽內口中,以暖水含口齒牢密。《醫說》中還記載:劉幾年七十余多,精神不衰,每一飲酒輒一漱口,雖醉不忘也,曰此可以無齒疾。
補腦一下畫面,古人早晨起來往嘴巴里倒入一杯濃鹽水,咕嚕嚕漱口后,還不舍得吐掉。喝茶、喝酒時,咕嚕咕嚕漱漱口,再回轉喉嚨,是何等的辣眼睛。
揩齒是古人牙齒保健法之一。《普濟方》卷七十中說,“夫齒者,骨之所終,髓之所養,摧伏諸谷,號為玉池,揩理灌漱,叩琢引導,務要津液榮流,滌除腐氣,令牙齒堅牢。”揩齒方法有三種。一是用手指直接揩齒,即把手指作為牙刷刷牙,把鹽或藥物放入口中或直接用手指頭蘸鹽或藥揩齒,此法在魏晉南北朝之前就已出現;二是用“揩齒巾”揩齒,即用布做牙刷擦洗牙齒,此法在唐朝就已經使用;三是“晨嚼齒木”,即用植物枝條做牙刷揩齒,這種刷牙的方法是隨著印度佛教的傳入而逐漸形成,深受印度文明的影響,在宋代以前較為普遍。
傳說釋迦牟尼在菩提樹下布教,圍繞在周圍的釋迦弟子,由于沒有刷牙,口臭相當嚴重。于是釋迦牟尼開始勸說人們重視清潔牙齒,并教導人們如何用木頭制造清潔口腔的工具。
佛教傳入中國后,給人們帶來了一種新的口齒清潔方法:揩齒刷牙法和齒木刷牙法,這種千年前的佛教儀式普遍為人們所接受。而這一史實可以從唐玄奘的見聞記中找到印證。
七世紀中期,到印度取經歸來的唐玄奘,在《大唐西域記》中記錄了印度僧侶在飯后使用牙簽清潔牙齒的現象。他把印度的木制清潔口腔的工具也帶了回來,但由于找不到印度人刷牙的木材,所以他就用楊柳枝做了改良,將楊枝的一端或兩端打扁成刷狀所制成的牙刷,形如掃帚,以蘸藥刷齒。
古人刷牙刷出了文化味兒
關于刷牙的事兒,古代有許多記載,讀起來妙趣橫生。
早在戰國的時候,老百姓就有了漱口的習慣,預防齲齒等口腔疾病的發生。《禮記》中有“雞初鳴,咸盥漱”一語,意思是說,早上當公雞開始打鳴,人們就要起床洗臉漱口了。此外,《禮記》還有“虛口”的記載,“虛口”就是指吃完飯了要喝口酒,來蕩蕩口舌,以清潔口腔。
到了東漢時期,古人發現晚上漱口比早上更為有效。《金丹全書》還特意倡導大家晚上要漱口。
三國時期,牙簽這種清潔工具就出現了。1976年,江西省南昌市發掘了漢末三國東吳時代的墓葬,出土了一個金制的、兩端分別為耳挖勺和小楊枝的龍形器物。經過考證,這是墓主人生前用來剔除齒縫中食物殘渣的口腔清潔用具,也就是現在的牙簽的雛形。而更有意思的是,晉代陸云與其兄陸機關系很好,好東西自然要分享,他在書信中說,他有“一日行曹公器物,有剔牙簽,今以一枚寄兄”,千里寄牙簽,可見情有多深。
古人對牙齒清潔非常重視,有關揩齒的最初記載,首見于南北朝梁代劉峻撰寫的《類苑》一書,收錄了一首《西岳華山峰碑載治口齒烏髭歌》,記載了揩齒的“仙方”:“豬牙皂角及生姜,西國升麻蜀地黃。木律早蓮槐角子,細辛荷葉要相當。青鹽等分燒煅烴,研煞將來使更良。揩齒牢牙髭鬢黑,誰知世上有仙方。”
自從玄奘從印度引入齒木,這一習慣便流傳開來,并進化為“嚼楊木”,一直到明末清初都還有所保留。這種清潔牙齒、保持口腔衛生的行為本來是佛家宗教的儀式之一,到了中國之后,不但僧人普遍接受,普通人也接受。唐朝僧人18樣隨身法器,齒木就是其中之一,就是想讓信徒們像印度僧人那樣刷牙。在敦煌莫高窟第156窟的墻壁上,就畫著釋迦牟尼手持菩提樹的樹枝制作而成的清潔口腔工具盤坐的畫像。
佛家認為:“嚼楊枝具十德者:一銷宿食,二除痰,三解眾毒,四去齒垢,五發口香,六能明目,七澤潤咽喉,八唇無皴裂,九增益聲氣,十食不爽味。”
明代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記述:“柳枝去風消腫止痛,其嫩枝削為枝,剔齒甚妙。”他建議大家用柳枝剔牙,除了去除牙縫里的殘渣,還有消腫止痛的功效呢。
掌上蘭州·蘭州晨報記者 黃建強
相關新聞
- 2021-09-27周代采詩官:最古老、最有品位的“新聞記者”
- 2021-09-16日本王牌飛行員 曾在蘭州永昌路隱身半個世紀?
- 2021-09-13為一根羽毛起貪心,差點亡國
- 2021-09-13桂花樹:長在月亮上的神仙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