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文化掠影】
黃河石畫里的最美瞬間

做好防護(黃河石畫) 馬玉蘭
鄒明敏
冬天很冷,有這樣一群逆行者,用責任與擔當溫暖了整座城;黃河石很硬,有這樣一個人,用五彩畫筆描繪出那些疫情之下的堅守,那些打動人心的溫暖瞬間。
形狀不一、顏色各異的黃河石,是黃河孕育的神奇自然寶藏。“黃河奇石是在黃河水經年累月不停地沖刷下形成,每一塊都有獨特的紋理,根據石頭的特點描繪創作,畫與石頭才能完美結合,從而成就一幅滿意的黃河石畫。” 黃河石畫作者馬玉蘭說。
居家辦公期間,蘭大附中美術老師馬玉蘭實時關注疫情動態,并在黃河石上畫下了一幕幕感人的瞬間,《我們必勝》《最美背影》等作品里飽含著她對逆行者的敬意及心中的感動。
“沒有網課的時候,我就從早到晚地畫。在新聞上看到太多令人感動的圖片,我就把那些印象最深刻的畫面,作為我的素材。《感動瞬間》這幅作品,畫的是醫護人員跪在地上為孩子做核酸檢測。冬天的地面很涼,他們不是感覺不到,但他們更關注的是人民的安全與健康。”馬玉蘭說,那一刻她感受到被守護著的幸福與安心。
此前,馬玉蘭的黃河石畫是將傳統工筆與寫意、油畫與彩墨、彩繪藝術與現代審美元素相融合,按照石頭的天然紋理,用細膩的線條和多樣的色彩,描繪花鳥魚蟲的神態和意趣。疫情發生以來,她的作品轉向了人物寫實,不再“借物抒情”,而是“直抒胸臆”。
現在,馬玉蘭已完全掌握了“石畫”的技巧,跟隨石頭的形狀走勢設計畫面,利用凸出的部分打造光澤感,落筆時精準控制力度,她將疫情之下平凡人的神韻生動地體現在每一次運筆中。
馬玉蘭抬手著墨,三兩下人物的輪廓便在黃河石上顯現出來,線條流暢優美,色彩鮮亮明快。“黃河石原本就承載著黃河的歷史,我要把這一段歷史也記錄在黃河石上。”馬玉蘭說。
每一次完成作品后,馬玉蘭通過網絡把作品分享給大家,全國各地的網友們一句句加油鼓勁、溫暖祝福的話,讓她心里又多了一份感動。
《我們必勝》的畫作主人公——一個全副武裝做出勝利手勢的醫護人員,在網絡上看到黃河石畫作品中的自己,她留言:“好感動!我們一定會戰勝疫情的!”馬玉蘭回復:“向你們致敬,是你們感動著我們!”
執筆賦彩,馬玉蘭用黃河石畫記錄下這些最美的身影以及一個個感動的瞬間,將逆行者的身影永久留存,細膩的線條、多樣的色彩傳遞出同心抗疫的精神力量。
相關新聞
- 2021-09-26甘肅卓尼洮硯融合文化提升內涵:不只一硯一銘,還要一盒一拓
- 2021-09-18【網絡中國節·中秋】大漠里、山巒中,溫一壺月光
- 2021-09-18【網絡中國節·中秋】天水石門山:且看石門月夜奇
- 2021-09-18【網絡中國節·中秋】嘉峪關關城:樓頭月滿漠風寒
精彩推薦
關注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