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文化論壇】
挖掘文化基因 書寫中國故事
李宸江
《文心雕龍》有載,“文變染乎世情,興廢系乎時序”,文學總是跟隨時代浪潮發展更迭。網絡文學這一新興的、極具創造力的文學樣式,日益成為中國文學的新力量。已在全國形成規模且具一定影響力的網絡文學隴軍,緊貼時代脈搏,正用青春之筆書寫偉大祖國。
成長需求: 高質量發展
時至今日,中國網絡文學已經歷了20多年的成長。據最新數據顯示,中國網絡文學現有用戶4.6億人,占網民總數的46.5%;作者總數超2130萬人,作品約2905.9萬部……這些數字彰顯了網絡文學對讀者具有不可估量的影響力。
網絡文學是伴隨著互聯網技術發展,受動畫、漫畫、游戲等文化影響出現的一種文學樣態,其與生俱來的超文本、游戲性、碎片化打破了文學在傳統語境下書寫的時序性、嚴肅性和思想性。近些年出現的網絡文學作品數量雖多,但當原創作品首發后,隨之會出現大量模仿或抄襲作品,嚴重影響了網絡文學的原創生態,這種內容同質化且普遍質量不高等現實問題亟待解決。
在經歷了題材扎堆、故事雷同的過程后,網絡文學的高質量發展已成為行業共識。為推動網絡文學發展,2018年中國作協網絡文學中心成立,各省份也相繼成立網絡作家協會。中國作協和上海、北京、遼寧、浙江、甘肅等眾多省份作協相繼開展優秀網絡文學原創作品推介、評獎活動,每年有數十部作品脫穎而出。以此鼓勵網絡文學創作者拓寬創作維度、提升精神向度,促進網絡文學向更加積極、健康、可持續的方向發展。
為繁榮甘肅省網絡文學創作,為網絡文學作家搭建交流平臺,2019年12月,甘肅省網絡作家協會成立。協會以弘揚并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傳承創新優秀傳統文化,講好中國故事,推動中國文化、中國文學走出去為己任,成為推動我省網絡文學發展的重要力量。
書寫坐標:文化傳承
唐朝詩人白居易在《與元九書》中云:“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文學作品始終是其所處時代的一面鏡子,關注當下、關照時代,記錄世事變遷,講述人情練達,是文學天然的價值使命。對于具有后現代特征的網絡文學而言,不可避免地在玄幻、奇幻、仙俠、武俠等想象世界外,自覺地尋找著關照當下的途徑。
網絡文學從誕生之初即充滿書寫現實的渴求,近年來,網絡文學創作不斷向現實靠近,內容與時代同頻共振,涌現出大量以改革開放、脫貧攻堅、救災、抗疫、紅色革命、鄉村振興、共同富裕、國際交流與合作、傳統文化傳承創新等為主題的優秀作品。
2021年6月,甘肅省作家協會、網絡作家協會與多家知名文學網站共同舉辦“首屆紅色題材網絡小說征文大賽”,共800多部作品參評,最終有19部作品獲獎。
武威作家白馬出涼州(本名王以剛)創作的《騰格里的記憶》在“紅色隴原”單元脫穎而出。王以剛稱,創作之初他也涉獵過玄幻、都市等題材,但在《騰格里的記憶》完成后,他找到了一個全新的方向:與時代同行,為時代而歌。他的新作《共同富裕之涼州新詞》以西部大開發和“一帶一路”為背景,講述了新時代新青年通過勞動創造財富,又通過公益反哺社會的動人故事。此次活動還對2019-2020年度甘肅網絡文學創作進行推優,其中孑與2(本名云宏)的《明天下》向歷史縱深探尋,通過對明末風云詭譎歷史的重塑,仿佛帶領讀者重回歷史現場。
思想維度:中國精神
麥克盧漢認為媒介是人的感覺能力的延伸和擴展。每種媒介的使用都會改變人的感覺,產生不同的心理和對外部世界的認知及反應。網絡時代,用戶成為主動選擇的權利主體,網絡文學故事的奇幻、玄妙消解了現實的疲憊,重新調動起身體的熱情;表達得直白、明快消解了文字的陌生感,使情緒得到釋放;創作建構了即時、穩固的讀寫關系,這些既滿足了讀者的閱讀需求,同時也影響了作家創作。
網絡文學長期處于迎合與追隨讀者審美趣味的狀態。一些有文學追求的網絡文學作家坦言,他們一方面追趕著讀者的需求,一方面又掙扎于創作的初衷。這是當下網絡文學創作的困境,也是創作者必須提升的思想維度。
面對創作者和讀者年輕化的現狀,網絡文學更應通過作品傳播正確的價值取向。網絡文學應以展現中國精神,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己任,為讀者架起連通精神世界與現實生活的橋梁。
甘肅網絡作家劉金龍通過自己的不懈努力,用行動證明了網絡文學作家的使命與擔當。他早期作品被改編成影視劇《宸汐緣》,國內熱播后又被翻譯成多國語言。其作品《扎西德勒》以寫實手法,講述了援藏干部用熱血青春幫助群眾脫貧致富的故事。鮮明的文化特征,細膩的文學筆觸讓該作品收獲“金七貓獎”。同時,他與多位網絡作家共同搭建網絡文學海外推廣平臺,通過作品譯介、海外創作培養等舉措提升中國網絡文學海外傳播力,讓具有文化特征與時代精神的中國故事流傳更廣。
千年積淀的文化長河,百年奮進的時代篇章,為網絡文學提供了無比豐厚的創作土壤。走在新時代的新征途中,不斷涌現出的新人和新事為網絡文學提供了最鮮活的書寫對象。站在承前啟后的百年交匯點暢想,正青春的網絡文學隴軍必將在廣闊天地里書寫更輝煌的明天。
相關新聞
- 2021-12-03【文化視點】 網絡文學 熱情擁抱生活
- 2021-12-03中國旅游標志“銅奔馬”開啟“調休模式”
- 2021-12-02甘肅兩處仰韶文化聚落遺址入選“考古中國”重大項目
- 2021-12-02“馬踏飛燕”展出時間固定在每年5月至10月
精彩推薦
關注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