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威天梯山石窟,始建于東晉十六國時期的北涼時期,北朝、隋唐、西夏到明清相繼營建,距今已有1600多年的歷史。歷經(jīng)一千多年的變化,經(jīng)1959年的勘察和清理,天梯山石窟尚存18個洞窟,洞窟內存有塑像、壁畫以及魏、隋、唐漢藏文寫經(jīng)和初唐絹畫等珍貴文物。1958年,為解決黃羊河下游萬畝土地的灌溉問題,當時決定在天梯山石窟附近修建黃羊河水庫。據(jù)水庫工程處當時計算,水庫蓄水后,窟群下部的10個洞窟將全部被淹沒在水中。為了挽救珍貴的石窟文物,甘肅省政府決定對天梯山石窟文物進行整體搬遷保護。四十多年后的2006年,根據(jù)國家文物局“原址恢復”的精神,在甘肅省文物局的領導和協(xié)調下,天梯山石窟搬遷文物中的絕大部分移交回武威市。
2019年8月國家文物局副局長宋新潮同志、甘肅省文物局局長馬玉萍同志等一行人調研武威天梯山石窟搬遷壁畫彩塑修復工作現(xiàn)場。
2015年10月,天梯山石窟搬遷壁畫、彩塑保護修復項目正式啟動。修復工程由敦煌研究院文物保護技術服務中心執(zhí)行。“武威天梯山石窟搬遷壁畫彩塑修復項目”完成了天梯山石窟搬遷壁畫表面病害修復、壁畫碎片拼接、重層壁畫揭取修復、彩塑拼接等修復工作,修復壁畫面積300余平方米,塑像70余尊。天梯山石窟壁畫在修復過程中嚴格遵循“不改變文物原狀和最小干預”的原則,所有壁畫經(jīng)過污漬清除、顏料層加固、地仗層補強等十幾道工序的專業(yè)處理,最終達到了讓壁畫“重獲新生”的目的。2020年10月,修復的部分天梯山石窟搬遷文物在武威市博物館以“天梯神韻 涼州佛光”為主題的專題展覽進行展出。
修復后的天梯山石窟搬遷壁畫和塑像
在本次壁畫彩塑修復過程中揭取修復了少量早期重層壁畫,再一次揭開了天梯山石窟早期壁畫的神秘面紗。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一幅當屬位于第4窟中心柱背面第一級塔柱上沿處的弧形北涼壁畫,面積約為0.6㎡。此幅壁畫中自下而上共出現(xiàn)了三身人物形象:最下面一身殘缺,僅存雙眼至頭頂部分;中間一身為胡跪式供養(yǎng)菩薩形象;上層為橫式飛天形象。整幅壁畫的繪制風格與1960年在此窟揭取發(fā)現(xiàn)的北涼壁畫完全一致,三身人物形象均采用了“凸凹畫法”,其眉骨及上眼瞼上,均加白色點染,從而形成了明顯的立體效果。從壁畫的繪制技法來講,無論是人物臉面肌膚的用色和暈染,還是表現(xiàn)身體輪廓和衣著褶紋的鐵線描均達到了相當高的境界。
揭取修復的北涼弧形重層壁畫
此幅壁畫中的橫臥式飛天形象,是天梯山石窟目前發(fā)現(xiàn)并修復的最完整的北涼飛天壁畫。此身飛天的發(fā)式、五官、面形、胸飾、瓔珞、披巾、長裙等披戴穿著均與1960年揭取的立式提瓶菩薩基本一致,不同的是菩薩比較文雅沉靜和略有纖細文弱之感,而這身飛天則給人以笨重粗獷的感覺。飛天的帔帛、飄帶均與提瓶菩薩一致,系在下面的長裙也均為青藍色。飛天頭部向里,雙足向外,雖然腰部略有向下彎曲的姿態(tài),但完全像一身橫臥在龕外上部的菩薩,加上略帶笨拙的軀體,毫無輕盈飛動的感覺。與其它石窟后期那種輕盈飄動,凌空飛舞的優(yōu)美形象的飛天相比,更是有所不同。整個飛天,無論在線描、設色、暈染、造型以及神情、意態(tài)等方面都很純熟,給人以笨拙的感覺,再現(xiàn)了早期佛教壁畫藝術的獨有特點。
北涼弧形飛天壁畫
在天梯山石窟北涼壁畫的揭取保護修復過程中,這一身北涼早期飛天的誕生,又為我們對早期佛教藝術的研究提供了絕妙的實物資料,不僅是天梯山石窟搬遷壁畫彩塑修復實施的重大成就,同時也是我國石窟寺考古研究工作的重大發(fā)現(xiàn)。
撰稿:蔡建宏
相關新聞
- 2021-12-13賡續(xù)歷史血脈 書寫文旅答卷——訪甘肅省文旅廳黨組書記、廳長陳衛(wèi)中
- 2021-12-13《甘肅省文物事業(yè)發(fā)展“十四五”規(guī)劃》發(fā)布
- 2021-12-12推動出版業(yè)高質量發(fā)展 甘肅出版業(yè)發(fā)展研討會舉行
- 2021-12-09甘肅省博獲“第四屆甘肅省青年志愿服務項目大賽”銀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