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3A級景區祁山武侯祠。秦波 攝
國家4A級景區甘肅秦文化博物館。薛小平攝
新甘肅·甘肅經濟日報記者 王云祥
12月10日,省文旅廳公布了國家4A級景區擬定名單,禮縣秦文化博物館旅游景區名列其中。
幾年前,禮縣大堡子山先秦陵園遺址發現,大量國寶級先秦文物與世人見面,大堡子山因此成為我國獨特的稀缺景點。如今,禮縣將悠久的歷史文化與壯觀的自然人文景觀融合,啟動百億級文化與旅游產業項目,打造隴上文化旅游名縣。
“秦皇祖邑”風景好
“秦皇祖邑”禮縣有著豐富的歷史文化遺跡和自然景觀,大多分布在西漢水流域一帶。這條線上,布滿了大堡子山先秦陵園、鹽井古街、祁山武侯祠、翠峰山、秦皇湖、龍林橋等景觀。
從禮縣縣城出發,記者沿著西漢水前行35公里到達龍林鎮,龍林古橋橫跨西漢水上空。據當地古壁文記載,這座橋始建于漢代,歷來都是貫通秦隴巴蜀的必經要道。這座橋由兩段組成,兩段匯集在河水中央的巨型巖石上,巖石上有生動壯觀的寺廟建筑,周圍生長著千年古柏,是西漢水下游的一道壯麗景觀。
在龍林鎮,還有著名景點金輪山。冬日清晨,登上山頂,氣勢恢宏的廟宇建筑群呈現在眼前,這就是雄偉壯觀的金輪山主峰。即使是冬季,前來旅游的人也絡繹不絕。
“禮縣大堡子山先秦西垂陵園的發現,填補了先秦文化研究的空白。秦貴族墓出土的秦編鐘,是我國發現的唯一一件九件套秦編鐘。禮縣發掘出土了4000余件青銅器、陶器、瓷器等歷史文物,具有代表性的商代‘亞父辛鼎’,西周時期的乳釘紋簋,春秋時期的秦子鎛鐘、甬鐘等國家一級文物75件,青銅器1395件。” 禮縣文體廣電和旅游局局長秦波說,甘肅秦文化博物館館藏文物達到5000余件,古籍資料多達1萬余冊。
秦波介紹,禮縣境內先后發掘了秦文化、仰韶文化、三國文化等遺址98處,大堡子山先秦陵園遺址被列為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王仁裕神道碑、趙孟頫書趙世延家廟碑、高寺頭寺洼文化遺址列入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文旅融合新定位
幾天前,在禮縣黨代會、人代會上,關于全縣歷史文化與旅游資源融合開發成了熱點話題。禮縣明確提出了“旅游活縣”目標,依托“先秦文化”“三國文化”“生態旅游”品牌,確立“秦皇祖邑、三國勝地”“中華原生文明發祥地”“世界首個國家制度誕生地”戰略定位,全力融入“西安—寶雞—天水——禮縣”旅游圈。
禮縣文旅融合有其獨特優勢。“縣上邀請知名專家團隊,對全縣文旅產業發展總體規劃、祁山三國文化產業園、秦皇湖大景區開發、鄉村旅游等進行了規劃。其中,秦漢文化產業園是投資百億級的大項目。”秦波說,禮縣歷史文化名片效應顯現。
為了打好全域旅游這張牌,禮縣通過優化文化旅游市場,全縣旅游景區、產品質量、酒店餐飲等旅游服務質量同步提升。“這里既有厚重的歷史文化,也能體驗到秀美多姿的自然奇觀。”秦波說,無論城市建設布局還是各大旅游景點,到處都有濃郁的歷史文化氣息。
目前,禮縣已經形成了“尋根游、古戰場游、體驗游、休閑觀光游、山水康養游”等全域旅游新模式,打造出了四通八達的多條精品旅游線路。
同時,記者采訪了解到,禮縣在城市規劃建設中,融入古代文化元素,城市建筑風格突出秦漢文化氣息,先后打造出了甘肅秦文化博物館、秦人廣場、秦漢大道、西漢水風情線等一批地標性秦漢文化建筑,讓老百姓享受到了古文化的新活力。
而旅游文化產業園區、鄉村體驗旅游示范點的建設,使全縣旅游產業正如火如荼般推進。
百億項目成為新亮點
讓文化走出去,讓游客走進來。禮縣依托獨一無二的秦漢文化特色資源,打造百億級產值的文農旅融合發展經濟帶。
記者采訪了解到,禮縣正在創建“西漢水流域文化生態”5A級大景區、“甘肅秦文化博物館”“祁山武侯祠”兩個4A級景區和“秦皇湖”3A級景區。“通過整合項目資金,建成了甘肅秦文化博物館、大堡子山國家遺址公園保護展示、赤土山公園、東城公園等旅游景觀。”禮縣文體廣電和旅游局干部陳鳴說,并先后完成了重點景區道路硬化,全縣旅游質量進一步提升。
禮縣將文化旅游融合發展納入“十四五”發展規劃,賦予古遺址、古建筑、非物質文化和人文景點融合發展,提升文化旅游人文內涵。通過對當地乞巧、影子腔、說春等傳統表演藝術類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扶持,既保護了當地傳統文化的純潔性,又提升了文化旅游的價值品位。
“著力打造沿西漢水布局的‘百里文化旅游經濟帶’,創建旅游綜合收入百億級的秦漢文化產業園區,切實把文化旅游打造成文旅賦能型縣域經濟新的增長極。”秦波說,如今禮縣正在向著打造隴上文化旅游名縣的目標邁進。
相關新聞
- 2021-12-22甘肅手工書藝人寓“敦煌壁畫”于“方寸雕版”
- 2021-12-15【街巷之眼】河州巷語
- 2021-12-15【街巷之眼】平涼城里石家巷
- 2021-12-15【街巷之眼】天水街巷的前世今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