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承襲祖輩竹編手藝的“90后”張照杰正忙著趕制一件“私人訂制”的竹編手工品。 馮志軍 攝
中新網甘肅天水12月24日電 (記者 馮志軍 李亞龍)從農耕文化必不可少的生產工具,到近年被置于博物館作為承載鄉愁的老物件,陪伴中國勞動人民數千年生產生活的傳統農具,在快要淡出人們視野之時,卻以微縮創意版的新探索恢復其實用價值,成為現代生活中的“稀罕物”。
手掌大小的簸箕、茶杯大小的竹編暖瓶、碗口大小的竹簍、筆筒大小的背簍……12月“交九”伊始,在甘肅天水市秦州區境內的“天水古城”里,一家“竹編非遺店”里展陳的一件件精致可愛的農具引客不絕。承襲祖輩竹編手藝的“90后”張照杰正忙著趕制一件“私人訂制”的竹編手工藝品。
圖為竹編手藝人張照杰整理其滿屋子的竹編工藝品。 馮志軍 攝
近年來,張照杰和父親張潤生將竹籮、竹篩、竹籃、竹掃帚、背簍、簸箕、竹糧倉等原本粗糙笨重的竹編農具,轉型為40多種精小玲瓏、純手工制作的新型盛食容器、居家工藝品等,通過互聯網暢銷全國,這種“能帶回家的鄉愁”不僅傳承了農耕文化,也為日益蕭條的傳統竹編產業探出了一條新出路。
在當地,民眾稱這些傳統竹編農具為“山貨”。張照杰接受中新網記者采訪表示,傳承了不知多少代的“山貨”手藝,曾是其祖輩所生活村落里幾乎人人都會的絕活。當地竹編產品因“用之皆有,樣樣俱全”而長期占據隴東南地區種類最多、規模最大的山貨市場。
圖為展陳的一件件精致可愛的竹編農具工藝品。 馮志軍 攝
“尤其是在改革開放后,周邊農民對于土地承包到戶的十足干勁,村里的竹編加工編織出現了不分四季和晝夜的熱火朝天,竹編產品年銷量曾達20余萬件。”張照杰感慨道,隨著大量工業農具涌入市場,加之農業生產逐漸轉向機械化,竹編產品的市場需求持續匱乏,產量和銷量也逐年萎縮,呈持續下滑狀態。
面對被“冷落”的竹編市場,當地從事傳統竹編的農戶越來越少,年輕人也不愿意學習繼承,這一傳統技藝出現了青黃不接的局面,尚在堅持的只有為數不多的中老年人,張照杰的父親張潤生即是其中堅守者之一。
6年前,因從小跟著父親耳濡目染,加之特別喜歡傳統竹編手工藝的張照杰,在漂泊異鄉數年之后最終決定返鄉重拾祖輩這項手藝活。偶然間在一位村干部的建議下,張照杰萌生了“把竹編農具微縮改良,融入現代生活”的念頭,并嘗試研發一些適于年輕人審美觀念和文化價值的精美工藝品。
“2米多高的竹編糧倉,改制成筆筒大小的茶道六君子;井蓋大小竹篩,改制成盛放水果的果盤;笨重的竹編背簍,改制成花瓶大小的插花器皿。”張照杰舉例說,就地取材的這些竹編創意品繼承了傳統農耕文化,家長們可以給現在的小孩講述家鄉的往事,教他們感知并理解濃濃的鄉愁。
40多種精小玲瓏、純手工制作的新型盛食容器、居家工藝品等,每一件都令人愛不釋手。 馮志軍 攝
張照杰說,現在他除了在實體店進行竹編編織外,還會抽空通過網絡進行農耕文化的直播講解,并擁有了不少的粉絲和回頭客,他們還會經常提出一些“私人訂制”的請求,希望竹編創意作品能有更多個性化的潮流范兒。
“現在并不為銷售市場而發愁,卻經常為供不應求而犯難,希望把離開的竹編手藝人逐漸吸引回來。”張照杰表示,在他小時候,村鄰們在生產生活中相互幫忙、親如一家的那種溫情畫面,至今想起來都倍感暖心,下一步將吸引更多村民參與到竹編這份“小事業”中,既接軌了現代生活,也留住了鄉愁。(完)
相關新聞
- 2021-12-23全國首部由駐村幫扶干部主編的村級地方志正式發行
- 2021-12-22八步沙的綠色傳承
- 2021-12-22【隴上煙火城】愜意之城——西峰
- 2021-12-16文明交匯地敦煌:絲綢之路上的璀璨明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