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文化論壇】詩歌的現實與傳播
楊建仁
中國的優秀詩歌自古以來就是與現實緊密聯系在一起的,為時代立傳、為民族立碑、為人民立言,是當下詩歌必須堅守的永恒信仰。隨著快捷、多元、開放的全媒體時代的到來,詩歌與傳媒的融合發展又成為當下非常重要的文化現象。
詩歌與現實
詩歌是否要與現實發生關聯,本不應成為一個問題。然而在當下,無論是詩人還是讀者都會發出疑問:詩歌是否有必要反映現實?就詩歌本體來說,詩歌是高度集中地概括反映社會生活的一種文學體裁,自誕生之初,詩歌便擔負起了言志傳情的作用。由此,詩歌必須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
“詩意的棲居”“詩和遠方”,已成為平常人當下生活的一種方式和常態,這說明,詩歌必須堅守現實主義道路,必須按照生活的實際樣式再現生活,并通過對生活真實的、具體的、形象的描寫,表達作者的思想情感,反映社會生活的本質或本質的某些方面,折射出時代變遷的萬千氣象。
作為我國最古老的文學體裁,詩歌在當下更應該與現實相連接,反映時代的精神氣象,為時代提供精神激勵和價值引領作用。《詩經》中說“饑者歌其食,勞者歌其事”。有“詩史”之稱的杜甫,以一顆誠心把關切的目光投向社會底層,《三吏》《三別》的血淚,都深入把握了時代脈搏,呈現了一個時代的血與淚。白居易新樂府詩,提倡“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賣炭翁》中“心憂炭賤愿天寒”的文字,一直激動著后人的心。中國詩歌始終貫穿著一條現實主義的紅線,使自身更緊密地貼近生活,承擔起“時代歌手”的職責,并且不斷取得輝煌的成就。
詩歌是療救人心的良藥,尤其在后現代社會中,大眾更需要詩人承擔起對現實責任和使命的擔當。倘若離開現實生活,詩歌便會成為無源之水、無根之木。如何擺脫這種痼疾?法門之一便是,當代詩人應把視線投向中國傳統文化的源流處,從經典作品中汲取養分。唯有深厚的學養和敏銳的態度,才能精確捕捉時代心聲,把握時代主題。不能同質化,照葫蘆畫瓢,而要探索自己對生活的詩意表達,做到細節的真實性,就是要有真實的細節描寫,用歷史的、具體的人生圖畫來反映社會生活。做到形象的典型性,就是通過典型的方法,對現實的生活素材進行選擇、提煉、概括,從而深刻地揭示生活的某些本質特征。做到描寫的客觀性,就是詩人通過對現實生活的客觀、具體的描寫,從詩歌的情節中自然地體現出詩人的愛憎感情。做到思想的深刻性,就是讓詩歌的導向更加鮮明,揭示的內涵更加豐富,用直抵心靈的詩歌作品告訴人們什么是應該肯定和贊揚的,什么是必須反對和否定的,做到春風化雨、潤物無聲。
詩歌與傳播
葉嘉瑩先生認為,“讀詩的好處,在于培養一顆美好的活潑不死的心靈。”詩人吉狄馬加也說過:“詩歌過去是、現在是、將來依然是人類精神世界中最美麗的花朵。只要人類存在,詩歌就會撫慰一代又一代人類的心靈。”但我們也都清楚,在詩歌藝術的發展中,除了詩歌本身的精神內核外,傳播所具備的地位是舉足輕重的。畢竟,再好的作品,如果沒有合適的傳播方式,就難以流傳。在提及“詩歌傳媒”一詞時,我們先回顧一下自詩歌誕生之日起,它所經歷的傳播方式。
自西周初期,中華先民口口相傳,借由詩歌抒情表意;在此后長達數千年的歷史長河中,出現過歌唱、吟誦、抄錄、印刷等多種傳播方式。及至當下,隨著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詩歌的傳播方式越來越立體多樣。隨著互聯網和移動信息技術的迅猛發展,人們的閱讀習慣發生了重大變化,傳統詩歌報刊已被新型媒體所分化,逐步淡出大眾的視野,取而代替的是微博、微信和公眾號的傳播時代。在新的形勢下,迫切需要詩歌走出突圍,由小眾向大眾拓寬,由緩慢向快捷轉變,由傳統向現代邁進,這既是時代發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滿足讀者需求的重要渠道。與新型傳媒的同頻共振,是詩歌擴大傳播的必由之路,是培育詩歌讀者的有效途徑。
新型媒體使得詩歌創作的門檻降低,藝術探索的自由度大幅提高,人人皆可參與到這項文雅的活動當中,人人皆可成為“詩人”,全社會掀起了一股“讀詩、寫詩熱”。詩歌似乎取得了前所未有的熱度。繁榮之下,暗流涌動。當創作者在完全開放的新型媒體的環境下,還能否考慮到讀者的需求?能否保持對詩歌的敬畏?在當下傳播方式越來越多樣,大眾對高質量藝術需求越來越緊迫的情況下,如何搭上新型媒體之船,構建當代詩歌記憶,喚起大眾的情感共振,是我們亟待解決的問題。一方面,詩人必須通過新型媒體,擴大詩歌的傳播范圍,提高作品的影響力和覆蓋面,讓詩歌走進普通百姓的日常生活,成為陶冶情操、啟迪心靈、鍛造信仰、豐富人生的一種精神境界,另一方面,詩人要堅守詩歌理想,提高詩歌品質,胸懷“鐵肩擔道義”的社會責任,正確處理好量與質、義與利的關系,堅決抵制低俗、庸俗、媚俗的作品,為歷史立正氣,為世人弘美德,為自身留清名。
相關新聞
- 2021-12-29應對經典改編懷有敬畏之心
- 2021-12-20【影評】返璞歸真的詩情表達——評自然紀錄片《祁連山國家公園》
- 2021-12-13版畫風格影像的美學力量
- 2021-12-13文明互動視野下的絲綢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