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把蘭州打造成具有國際影響力的 中國黃河文化旅游中心示范城市
——奔流新聞·蘭州晨報記者對話蘭州市文旅局黨組成員、副局長何威
“最具魅力特色目的地”、“最佳新晉目的地”、國慶假期國內旅游十大熱門目的地之一、第一批國家級夜間文化和旅游消費集聚區……2021年,蘭州屢屢占據國內各大旅游熱門排行榜,豐富的旅游資源,獨特的民俗文化,讓蘭州文旅發展再上一個新臺階,已成為備受全國游客歡迎的旅游目的地。
新年伊始,在常態化疫情防控之下,蘭州文旅如何繼續保持蓬勃發展的態勢,將會打造哪些吸睛的文旅項目,蘭州市文旅局黨組成員、副局長何威日前接受了奔流新聞·蘭州晨報記者專訪。
“交通+文旅”是今年蘭州文旅發展模式總思路
記者:新冠肺炎疫情對文旅市場的發展影響是顯而易見的,那么在常態化疫情防控時期,2022年蘭州市文旅市場總體發展是如何規劃的?
何威:作為華夏文明的重要發祥地之一,蘭州冬無嚴寒、夏無酷暑,加之穿城而過、奔流不息的黃河,為這座城市帶來了豐富多樣的文化旅游資源。近年來,依托地緣優勢,蘭州交通建設在“一帶一路”倡議及黃河流域高質量發展、蘭西城市群等一系列國家戰略的加持下高歌猛進,已成為西北重要的綜合交通樞紐和物流集散中心。蘭州文化旅游業依托蘭州交通取得的成就和摘下的“碩果”,在“交通+文旅”上下功夫,統籌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前提下,打造特色文旅產業,全面推進蘭州文旅實現高質量發展。
2022年,蘭州文旅將認真學習貫徹中國共產黨蘭州市第十四次代表大會精神,著力落實會議提出的“持續建設生態旅游‘黃河福道’”頂層設計,聚焦“黃河之濱也很美”城市品牌,科學謀劃“十四五”期間蘭州文旅發展規劃,以打造具有國際影響力的中國黃河文化旅游中心示范城市為目標,構建“一廊一軸一核五組團”文旅發展布局。
蘭州將打造成具有國際影響力的中國黃河文化旅游中心示范城市
記者:要將蘭州打造成中國黃河文化旅游中心示范城市,具體從哪些方面著手?
何威:以蘭州作為黃河唯一穿城而過的省會城市地理資源優勢為依托,全面梳理城市黃河文化資源,形成以城市沿黃文化旅游廊道為主,與“黃河母親”中華文化樞軸共同搭建起蘭州黃河文化旅游發展支撐。在此基礎上,著力打造黃河文化地標核心區以及黃河傳奇古鎮、綠地生態風情、黃河農耕田園、大河夜秀體驗,金城美食康養。創建黃河國家文化公園、國家文旅消費試點示范城市和“一帶一路”國際旅游名城三個品牌,開展“六線”旅游營銷工程。
記者:您提到的要開展“六線”旅游營銷工程,具體包括哪些內容?
何威:“六線”旅游營銷工程包括:順勢而為促進高鐵線路客源市場不斷開發,接天連地拓展航空線路城市客源高端引流,區域合作搭建沿黃城市文旅資源共享,品讀蘭州建設西北大環線非遺文化中心,大河故事唱響蘭州鄉村生態文化旅游線路,紅色蘭州打造蘭州紅色文化線路和文藝精品創作。
在蘭州文旅實現高質量發展的規劃中,“六線”作為重要組成部分,起到了基石和支撐的關鍵作用,是誠邀各地游客品讀都市文化、黃河文化、非遺文化、鄉村文化和紅色文化的重要承載,是常態化疫情防控時期蘭州文旅實現高轉速起步、高速度發展的引擎動力。
打造“六線”旅游營銷工程亮點多多
記者:在“六線”旅游營銷工程中,有哪些創新的旅游模式?
何威:這就要說到“六線”當中的接天連地模式,其中第一線就是高鐵線,近幾年熱度非常高的西北大環線,主要原因是高鐵作為一種便捷的交通方式,促進了西北大環線的形成。要充分發揮蘭州作為蘭新線、寶蘭客專等高鐵線路核心節點城市的區位優勢,在高鐵沿線城市廣泛開展蘭州文旅營銷活動,將沿線客源吸引到蘭州;把蘭州打造成西北大環線的重要客源承載地、聚集地、目的地,實現真正的“三地合一”。
其次是進一步整合蘭州“航空+旅游”出行產業鏈資源,推動文化、旅游從空中到地面的一體化協同發展,打造機票+酒店+演藝+景區等“機+N”旅游套票模式,為中國乃至世界遠端游客提供科學、成體系的旅游選擇。
記者:在這“六線”當中,有哪些特色的文旅項目?
何威:“六線”當中第三線就是區域合作搭建沿黃城市文旅資源共享。聯合沿黃城市成立全國黃河文化旅游聯盟,深度挖掘黃河蘭州段景觀文旅內涵,從游山賞景向文化體驗、品味城市過渡,將沿黃文化旅游資源進行梳理、搭建、布局,以百里黃河風情線為依托,強化區域合作,與沿黃城市進行線路并聯,共享黃河文旅資源,把黃河文化作為旅游線路推出來,構建圍繞國家黃河戰略、以蘭州為中心、在黃河上游出發的旅游線路,吸引游客把蘭州作為品讀黃河文化的旅游目的地,與沿黃城市一道,共同搭建起在黃河文化戰略旗幟下的文化旅游支撐點。
除此之外,還要建成品讀蘭州建設西北大環線非遺文化中心。舉辦非遺文化博覽會,讓西北大環線上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在蘭州集聚,形成西北大環線蘭州非遺中心。在蘭州建設全國非遺文化產業園,以蘭州豐富的非遺文化遺產為承載,吸引全國優秀的非遺傳承人共聚蘭州,讓全國優秀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扎根金城,積極開展生產、加工、展銷等活動。
同時積極推進蘭州文化藝術中心、金城關旅游區和讀者精品印象街區建設,打造集文創博覽、休閑商業、光影夜游等多元業態的“非遺文化生態精品區”,將非遺文化與現代商業有機嫁接,相輔相成,形成在產品中游覽、在游覽中認同的旅游新機制。
記者:“六線”當中,還會打造哪些吸睛的旅游線路?
何威:“六線”旅游營銷工程中將打造大河故事唱響蘭州鄉村生態文化旅游線路。蘭州作為因河而生、因河而興的黃河唯一穿城而過的省會城市,黃河兩岸誕生了青城、河口、什川等諸多沿河古鎮,誕生了絕美的水墨丹霞。要串聯起蘭州諸多傳奇古鎮,在古鎮開展文化旅游資源開發挖掘,修復古民居,保護古文物,凝練非遺故事,大力發展鄉村旅游。開發什川梨園、苦水玫瑰、丹霞杏花村等特色鄉村生態資源,充分利用輪渡夜游黃河,將古碼頭與現代游覽有機結合,并聯黃河沿岸黃河樓、中山橋、華夏人文始祖園等網紅景點,唱全、唱響、唱美大河故事,努力讓其成為承載鄉愁記憶、傳承生態文化、領略農耕文明、找尋心靈慰藉的精神家園。
還要打造蘭州紅色文化線路和文藝精品創作。形成以八路軍蘭州辦事處紀念館為中心,蘭州市烈士陵園、蘭州戰役紀念館等紅色場館為依托,與紅色革命故事串聯起來的旅游線路,將紅色研學游打造成為旅游熱門,掀起赴蘭州開展紅色研學游的旅游熱潮。
奔流新聞·蘭州晨報記者 夏苗
相關新聞
- 2022-01-07甘肅省力推“戰國豪車”為甘肅秦文化和西戎文化“代言”
- 2022-01-06《四庫全書》藏書館對公眾全面開放 甘肅省圖書館“十四五”發展規劃出爐
- 2022-01-06《七里河年鑒(2021)》正式出版發行
- 2022-01-06紀錄片《壁上華彩》再現敦煌壁畫農耕文化:承古啟今煥農桑新生
精彩推薦
關注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