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非遺擷英】
“塑”說彩陶之美

《富貴一品彩陶王》系列之一
潤山 荷舟
自古以來,人類對泥土就有著說不盡的眷戀之情,泥土更是人類最早掌握的塑造自然的材料之一。從遠古滿足生產生活的陶器制作到今天追求精神文化的泥塑藝術,無不浸潤著勞動人民的辛勞、智慧和汗水。
臨夏,古稱“河州”,素有中國“彩陶之鄉”的美譽。中國國家博物館里珍藏的國寶“彩陶王”出土于甘肅省臨夏回族自治州。河州泥塑藝術除了從彩陶制作中汲取養分外,源頭可以上溯到炳靈寺石窟的開鑿興建,在千余年歷史中,隨著炳靈寺石窟不斷開鑿、修葺、擴建,河州泥塑藝術也一步步成長、壯大和成熟起來。
河州泥塑的特點之一是純手工捏制塑造,主要包括捏與塑兩類。第一類為“捏活”,主要是捏制小型的造像,如捏脊獸、二龍戲珠、鳳凰牡丹、寶瓶、吉祥八寶、壽星、童子、鹿鶴、八仙等,再燒制后使用,多為建筑的配飾。第二類叫“塑活”,也稱泥彩塑,主要以塑造傳統建筑內的大型塑像為主。捏塑兩種技藝完成后,進行施彩,三分塑七分彩,塑是形、彩是神,泥是韻、色是魂,所以塑匠必須具備扎實的繪畫基礎。
懷著對這片土地的深情厚愛,非物質文化遺產河州泥塑技藝代表性傳承人常天平將泥塑與彩陶文化高度融合,創作的《富貴一品彩陶王》,以造型獨特、花紋別致而聞名。該作品巧妙地把彩陶古樸典雅之美與河州牡丹文化以及天真爛漫的孩童結合起來,童趣融陶韻,牡丹依古風,融合歷史與現代,人們在了解彩陶文化的同時,感受著彩陶文化時代的變遷。
河州泥塑于2011年被列入臨夏回族自治州第二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一批優秀的泥塑藝人成為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他們一如既往地延續著河州泥塑的傳承之路。
相關新聞
- 2022-01-10一碗臘八粥溫暖一座城
- 2022-01-10今天,別忘了喝臘八粥!
- 2021-12-30甘肅手藝人蛋殼上雕敦煌風情
- 2021-12-22“冬至節”里綿延著的文化氣息
精彩推薦
關注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