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4日下午,著名作家、學者徐兆壽新書《西行悟道》研討會在其故鄉甘肅武威舉行,中國作協副主席李敬澤,中國當代文學研究會會長白燁,北京大學教授、中國文藝理論學會副會長、中國當代文學研究會副會長陳曉明,北京師范大學國際寫作中心執行主任張清華等來自全國各地的評論家和本地學者、評論家數十人進行了長達四個小時的線上線下研討。
武威市委常委、宣傳部長周勇出席會議并在致辭中說,徐兆壽先生作為武威籍著名作家,近年來先后出版了《鳩摩羅什》《話說五涼》《西行悟道》等大量弘揚涼州文化的專著,為涼州文化事業做出了很大的貢獻,凝聚了他熱愛家鄉的故土情懷。今天品讀的《西行悟道》是一部全面、系統研究涼州文化乃至西部文化的書籍,著作既有根據考古資料和歷史記載的嚴謹剖析,也有對先秦以前西部文化的形象描述,構成了西部文化的宏大輪廓與深厚體量,是涼州文化、西部文化研究領域取得的又一項豐碩成果。
中國作協副主席李敬澤說,《西行悟道》是對西部歷史進行了一次大規模的新的書寫。這樣的書寫不僅僅是一種一般的史書、一般的歷史散文的方式,而是在新近獲得的新的歷史自覺、歷史洞見的視野里,重新認識、重新講述西部。北京大學陳曉明教授說,這部書用一個詞形容就是博大精深,里面包含的知識量非常豐厚,它涉及到了很多中國古老的典籍,同時還涉及到了很多西方的典籍,在相互對比中闡述中國文化的特征與未來,而這些書寫又自由切換,既非常瀟灑、才華橫溢,又異常謹慎、異常謙恭。這是一種全新的寫法,可以說它是一部歷史之書,一部文化大書,也是一部悟道之書,是一部可以流傳下來的書。
中國當代文學研究會會長白燁說,《西行悟道》在西部文化的追根尋脈中,對于當今的人們,具有著重要的文化向導的作用。這種向導性,既指向西部文化,又指向中華文明,是為著“激活中華文化生命力”而積極努力的切實成果。
金昌作協主席陳學仕說,徐兆壽的文學創作具有學者的深刻洞見和作家的敏銳發現,具有第二次啟蒙的意義與價值,而這種啟蒙則是重新面向古老的傳統,從而獲得新的歷史動力。徐兆壽的學者型寫作必將有助于我們重新認識和糾正百年來被西方文化籠罩且邊緣化的中華傳統文化,尤其是打破西方的話語霸權,塑造現代化的、全球化的中華文化,為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作出貢獻,也必將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提供有益的借鑒。
徐兆壽在最后致謝時談道,《西行悟道》是祭奠河西乃至西域山川大地的一部書,返鄉是詩人的天職,只有回到故鄉,這部書才能獲得真正的魂魄,才能再次出發走向廣闊的世界。對他來說,《西行悟道》還是一部抗辯之書,為涼州和西部辯護,為中國傳統文化抗辯。同時,他希望人們從世界文化的大格局和大歷史中去尋找涼州的位置與意義,去思考中國文化的未來,只有這樣,涼州乃至整個的西部才能確立自我,并真正被創新。
品讀會上,甘肅省書協副主席、武威市書協主席翟相永向徐兆壽先生贈送書法作品,武威市青年歌唱家徐國元先生演唱了歌曲《天馬的故鄉》,甘肅畜牧工程職業技術學院教師羅海燕、李琴,武威市涼州文化研究院文史工作者楊琴琴分別對《西行悟道》相關片段進行了誦讀。整個品讀會氣氛熱烈,精彩紛呈,為線上和線下觀眾奉獻了一道別開生面的文化盛宴。
中國日報甘肅站
相關新聞
- 2022-01-13中國歷史研究院田澍工作室揭牌
- 2022-01-13“甘肅文物上冬奧”融媒體產品出爐
- 2022-01-13“非遺過大年 文化進萬家”民俗展將突出甘肅特色
- 2022-01-12甘肅作品《祁連山國家公園》上榜優秀國產紀錄片
精彩推薦
關注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