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杜旭元
農歷正月十五晚上 “點燈背猴”是崇信的民間習俗,也是平涼省級非遺傳承保護項目之一。這種習俗由來已久,據載發源于西漢,流行于西北,現已為崇信獨有?! ?/span>
打我記事起,莊上每有出嫁的姑娘,來年的正月十五都要回娘家點燈,新女婿背猴。因為老人們常說,人是猴子變的,猴是人類的祖先。點燈背猴就是一種追根溯源、血脈交接的儀程。點燈,就是點燃生命的圣火,背猴則是傳宗接代,傳遞香火的意思,也有說是為了保平安,預防紅眼病的?! ?/span>
在崇信,每個莊上都有捏猴做燈的把式,一般捏猴的都是上了年歲的老奶奶。在我還少年的時候,某一年,莊上一下子出嫁了七八個女子,而會捏猴的老奶奶只有一兩個,一位老奶奶一天只能捏一個猴。我家門的一個嬸子家同時出嫁了兩個女子,一時找不下捏猴的,嬸子就將我牽了去,叫我學著捏。因為她看見過我在溝渠里用泥捏鳥獸玩,還給姐姐陪嫁的箱子上畫過牡丹、孔雀什么的。在嬸子的逼迫下,我才硬著頭皮去試的,可這一試,還真捏出兩個像模像樣的猴。之后,每年正月十五我都要捏猴的,最多的一天捏過7個。近些年也沒消停過,朋友的女兒寫畢業論文,要拍攝全過程;北京來了什么“中國隊長”,要看點燈背猴;時任文化館長的富館長臨時抓瞎,把我供了出來,要現場示范,更要當面講解說。
猴是不是人類的祖先我不知道,但面猴卻是我們傳承香火的圖騰和象征。在我們這里,一直是舅家為大,娘家人為上,無論是紅白喜事,重要活動都要請老舅家和小舅家,坐席也要安排在上席。
千百年來,崇信民間一直流傳著點燈背猴的習俗。點燈的地方在女方的娘家,點燈的時間要在來年正月十五的晚上。做燈做猴用的是一種當地特產——酒谷面。我們這里把谷子分為飯谷和酒谷。飯谷長的個高穗大,谷穗為黃色。酒谷個低穗細,谷穗為紫紅色。每有出嫁女兒的人家,都要先一年種下酒谷,及早碾成面粉。在做面燈的前天晚上開始燙面,直至焐燙到發甜為止。為了達到不軟不硬,不裂不掉渣,便于制作,還要摻三分之一左右的麥面。谷面燙好后,第二天一早還要多次蒸沱,反復揉搓?! ?/span>
做燈的花樣花式很多,一個人一個手法。做燈的數量一般為新媳婦父母年齡的總和,或者還加爺爺奶奶的壽數。但猴只做一個(個別有身孕的懷里還可以抱一個小的)。據說,猴做的越丑生的娃越俊、越有福,但燈一定要做的精巧玲瓏,一律律兒的。猴身上的燈數一般為10個,即“三魂七魄”,或寓意“北斗七星”和“福祿壽”三星。還有一種寓意是指人身上有“三窟七竅”。為了叫猴能坐穩,猴身下要捏一個“麥草摞”或魚兒,寓意“五谷豐登”“連年有余”,還有捏當年生肖或其他的?! ?/span>
捏猴的師傅只有一個,捏燈的人員可以是七姑八姨,鄰里左右的女人娃娃。燈和猴捏好以后,要先穿上捻子,滴上清油,等天黑以后,先關上院門,在院子中間擺上一個方桌,方桌上摞一個炕桌,炕桌上再扣一個升子。先把猴放在升子上,然后再一層一地擺燈。擺好后就開始“叫錢糧”, 新女婿朝著方桌跪拜、燒香,并在方桌的四面跪拜作揖?! ?/span>
然后點燈,新女婿點猴身上的燈,內親們點其他的燈。燈點齊后,才開大門,放娃娃們進來。這時新女婿端猴,莊人們搶燈,然后放炮放花。其間有的新女婿個子低或人木訥,被耍得著的搶去了猴,就要用錢物去贖。端完燈,幫了忙的和親戚內眷要坐在一起喝酒慶賀,個別地方還有神火助興,唱《卐燈》(即《萬燈》,見《崇信民歌》二)調兒。點燈議程完成后,新女婿要把猴背回去,離得近的連夜就走,離得遠的趕天亮回去。回去后,還要“倒燈”。意思是說把張家的香火倒騰到李家去,有個接交程序。因為新女婿隨猴背回來的還有20個沒有點的燈,要把它們擺在灶前點上香、燒裱(黃紙),把20個面燈點亮,再把猴身上的燈繼續點著。第二天再把燈和猴揉在一起,撒上荏末、辣椒面、食鹽、抹上清油,搟成油卷卷兒吃掉,或饋贈鄰居分享?! ?/span>
十年前,我應邀參與非遺項目普查時得知,崇信各鄉鎮幾乎都保留著點燈背猴的習俗,尤其是汭河以南。可十年后,保持點燈的地方和人家已經不多了,有捏猴手藝的人也越來越少,因為大多數年輕人都不信這些習俗了。
相關新聞
- 2022-02-21鄉土民俗里的非遺蘭州太平鼓:“擊鼓傳承”西北風情
- 2022-02-21蘭州永登上演3.3米苦水高高蹺非遺絕活
- 2022-02-17【鏡觀隴原】文縣:“池哥晝”跳起來 白馬民俗鬧元宵
- 2022-02-17甘肅省社火鬧元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