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史系統中,伏羲居三皇之首、百王之先;在人們心目中,伏羲是人文始祖,因而秦漢以降,對伏羲歷代奉祀,欽崇有加。
天水自古為羲皇故里,至遲在唐代中后期傳為伏羲畫卦之地的卦臺山即建有伏羲廟。北宋一代,朝廷多次詔命保護、修葺三皇等帝王陵寢。金代,秦州卦臺山再建伏羲廟,于仲春之月祭祀伏羲。
元朝元貞元年(公元1295年),元成宗詔命全國各地通祀三皇,以醫師主祭。卦臺山伏羲廟主祭伏羲,配祀炎帝神農和軒轅黃帝。每年三月三日、九月九日用太牢祭祀。秦州成紀被視為伏羲的誕生地,因此祭祀規格高于其他州縣,每年春秋二祭由官府出資、官員主祭。同時,秦州還專設廟田145畝。
明成化十九年(公元1483年),秦州州城創建太昊宮(今伏羲廟前身)。嘉靖二年(公元1523年),州城伏羲廟擴建完工,祭祀活動漸次正規化、制度化。祭祀費用列入州署財政預算,定額銀18兩。嘉靖十三年,巡按甘肅御史張鵬、秦州知州黃仕隆主持制禮作樂,祭祀進入極盛期。據史志記載,其情形及祭祀器物大致如下:祭祀程序分迎神、初獻、亞獻、終獻、徹饌、送神、望瘞七部分;祭品用太牢,即牛、羊、豬三牲,以特別禮器陳設;每一程序進行之時都有樂舞伴奏,用樂舞生518人,樂器166件;祭文由禮部代表朝廷頒布(維年月日,秦州某官某,欽奉上命致祭于昊伏羲氏……)。由此,秦州伏羲廟成為全國性的伏羲祭祀中心。
與明朝相較,清代秦州伏羲廟冷清了許多,但祭銀仍舊列入州署財政預算,祭祀傳統得以很好延續,只是祭日逐漸由一年兩度改為一年一度,時間定在農歷正月十六。官府而外,祭祀有時由伏羲城士紳組織的上元會主辦,有時也由士紳出資捐辦,同治年間有兩次廟祭即由伏羲城鄉賢張登階個人出資主辦。民國時期,社會動蕩,而祭祀相沿如故。祭祀依舊由上元會主辦,祭資則完全依賴進香人捐助,禮儀與晚清略同,祭祀仍舊神圣嚴肅。祭祀活動從正月十四開始,城鄉民眾前往進香,同時上演廟戲,十五日出榜文,十六日正祭,正式舉行典禮。伏羲祭典作為一種民俗文化已深深積淀于天水民眾的生活之中,以年俗為例,只有正月十六朝了人宗爺(伏羲),年節才告完畢。
1949年天水解放,之后上元會自行解散,伏羲祭祀停止。1988年,時值龍年,天水市人民政府于農歷五月十三舉辦伏羲祭祀典禮。從此,傳統的正月十六祭典活動也隨之恢復。2000年開始,天水市人民政府主持舉辦一年一度的伏羲文化旅游節,2005年伏羲公祭大典由市級升格為省級,同年被國際節慶協會評為中國最具發展潛力的十大節會之一,2006年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通過連續不斷舉辦伏羲祭典活動,產生了良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在國內外影響越來越大,形成了中華先祖祭典的一道亮麗風景線。通過豐富多彩的伏羲祭典活動,羲皇故里天水已成為華夏兒女瞻拜人文始祖伏羲的圣地。
相關新聞
- 2022-02-16五營鎮的歷史印記
- 2022-02-16永登平定堡的歲月痕跡
- 2022-01-16平涼歷史上出過十位皇帝
- 2022-01-06【溯源甘肅】班彪、班超父子的涼州情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