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初期,包谷不僅在甘肅省內,而且在全國其他省區均非主要糧食作物,沒有廣泛種植。直到清中期,由于社會安定,人口迅速增加,在清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包谷在甘肅省內才開始大規模種植。從省內各《縣志》的記載來看,從清中晚期,包谷在甘肅(包括現青海、寧夏)境內的種植范圍有很大拓展,天水、慶陽、臨夏、武威、隴南、定西、敦煌、蘭州均有種植和食用。
在包谷(即玉米,以下均稱包谷)傳入中國前,今甘肅地區的傳統農作物的種植主要成分是麥類(即小麥、大麥、筱麥、燕麥、青稞等),其次是糜子、谷子、蕎麥、高粱(又稱黍秫)和品種繁多的菽類(即大豆、豌豆、扁豆等豆類)、稻類等。
包谷原產地在南美洲。在哥倫布發現新大陸后才被引進歐洲廣泛種植,解決了諸國的糧食問題,后被亞洲國家引進繁殖。傳入甘肅約在明中晚期(1535年—1565年),距今約四百余年歷史。但種植面積和范圍都有限,原因是包谷喜水肥,不適應甘肅貧瘠的土地。不如原品種黍、稷、麥、菽等作物更適應當地的生態環境,故發展十分緩慢,更不用說大規模的種植。到清初期,包谷不僅在甘肅省內,而且在全國其他省區均非主要糧食作物,沒有廣泛種植。直到清中期,由于社會安定,人口迅速增加,在清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包谷在甘肅省內才開始大規模種植。從省內各《縣志》的記載來看,從清中晚期,包谷在甘肅(包括現青海、寧夏)境內的種植范圍有很大拓展,天水、慶陽、臨夏、武威、隴南、定西、敦煌、蘭州均有種植和食用。
據編纂于清光緒十八年(1892年)《重修皋蘭縣志》卷十一“物產·谷類”所載:玉蜀黍,通名包谷,俗名西天麥或西天谷。粒大如豌豆,而微扁,黃白色,亦有紅者。按《本草綱目》云:“玉蜀黍一名玉高粱。”李時珍曰:玉蜀黍種出西土,其苗葉俱似蜀黍而肥短,亦似薏苡,高三四尺,六七月開花成穗如秕麥狀,苗心別一苞,如梭(棕)魚形。苞上出白須,垂垂久則苞折子出,顆顆攢聚,子亦大如梭子,黃白色。《群芳譜》說:“御麥苞如拳,而長須如紅絨,粒如芡實,大而瑩白,花開于頂,實結于節,以其曾經進御故曰御麥。出西番舊名番麥,一名玉蜀黍,一名米高粱,一名戎菽,實一物也。”
而此時,在如今蘭州地區的榆中、永登、皋蘭和遠郊均有小面積的種植,收獲后農戶將包谷粒磨面可蒸、烙、煮食。但其口感較差,比不上糜面、蕎面、豆面等雜面。蘭州市四區(城關、七里河、西固、安寧),更是無成塊地種植,只是在地頭或田埂點種一些白包谷,快成熟時掰下嫩包谷棒子煮食?;蚺u給小商販們煮熟零售。每年夏秋之交時節,蘭州城內街市上不時傳來擔販們:“嫩來,包谷嫩來”的吆喝聲。市場上彌漫著一種特殊的清香味,顧客購買后趁熱啃食,口感特好。
可是在人們的餐桌上,此時還無包谷面這一主糧。這并非蘭州人高貴,而是地方種植少,市場無售賣。作為小雜糧,在橫街子(今靜寧路)、橋門街、臥橋街(今工人文化宮)、廟灘子等地的米糧店里出售的成品糧有黃米、白米(大米)、小米、蕎面、黑面、糜面、谷面、豆面、禾田面以及大豆、豌豆、黃豆、扁豆、綠豆、芝麻、玉麥(莜麥)、麻籽等原糧。蘭州解放前,在小溝頭有個米糧店,是蘭州民間藝人李海舟開的。門兩側懸有其自己撰寫并由蘭州顏剛甫先生書丹的聯匾,上聯“專售白面黑面糜面豆面禾田面”,下聯“不賣紙煙水煙旱煙卷煙鴉片煙”,橫批為“解決吃飯問題”。聯語深刻,對仗工整,詼諧幽默,書法厚勁而名噪蘭垣。佐證了當年蘭州所售面粉的品種,這種糧食品種銷售一直維持到解放初期。
包谷面作為“主食”走向蘭州人餐桌是從1954年國家實行統購統銷以后開始的。1953年11月29日,甘肅省人民政府根據政務院(1954年9月改為國務院)11月19日命令精神,發出關于全省實行糧食的計劃收購和計劃供應(簡稱統購統銷)的指示。即在農村向余糧戶實行糧食計劃收購,對城市人民和農村缺糧人民實行糧食計劃供應,并由國家嚴格控制糧食市場。當時從省、市到各專縣進行了廣泛而深入地宣傳。短短三個月時間,到1954年2月底,甘肅省首次糧食統購工作全部結束,原計劃收購2.16億公斤,實際完成入庫2.63億公斤(內有小麥7800萬公斤),超額完成4679萬公斤。根據比例看,征購上來的粗糧占三分之二強,其中包谷占粗糧的三分之一。從1954年二季度起,城市成品糧及食用油由國家糧站供應,原蘭州私營糧店從業人員則全部吸收加入到國營糧食部門,根據業務、技能分配到不同的崗位工作。城市居民憑糧油供應證到指定糧站購買,機關單位、學校、部隊等集體單位則由專供糧站供應。
由于蘭州被列為我國第一個五年計劃期間重點建設城市,城市人口激增,城市供應的商品糧需求也成倍增加。加之天蘭鐵路通車,汽車運輸業發展也很快,以前的“千里不運糧,百里不運草”的格局被打破。源源不斷的商品糧從天水、定西、平涼、慶陽、臨夏、河西三專區以及外省地調入蘭州。其中,包括陜西的包谷,四川、江蘇、湖南等地的大米等品種。從此,包谷面就走向蘭州人的餐桌。特別是1960年12月“中共中央西北局蘭州會議”后,調入甘肅的糧食主要是新疆、陜西所產的包谷。
城市居民供應糧憑《購糧證》購買,《購糧證》則由糧食部門按戶口核發。糧食定量按1955年所定標準:1至2歲9斤,3歲以上14斤,9歲以上26斤,中學生33斤,成年居民27.5斤,干部28斤,輕體力勞動者31至36斤,重體力勞動者40至46斤,特重體力勞動者48至54斤。后來在生活困難的1960年10月份后降低了供應標準。直到1963年經濟好轉后才恢復到原來的標準。供應品種從原來的粗、細糧自由選購到按比例供應。城市居民定量供應的70%為細糧,30%為雜糧,也有短期60%為細糧,40%為雜糧。而市郊經濟作物區的菜農果農的供應糧標準則是粗、細糧各占50%,有一度粗雜糧70%,細糧30%。供應品種細糧為白面、大米,粗雜糧以包谷面為主,其次為小米、黃米、蕎面、豆面、糜面以及各種豆類。上世紀五六十年代是計劃經濟時期,隨著高產農作物包谷的大面積推廣和強迫種植,各種黍稷菽類面積壓縮,以完成商品糧的上調。如,河西張掖專區為完成省委下達的商品糧上調任務,將原種稻麥的土地面積大量壓縮,而大力推廣高產農作物包谷種植來完成產量。當時糧站包谷面基本占到所供粗雜糧的90%以上,很少有小米、蕎面之類的粗雜糧。在給城市居民、市郊經農供應的粗雜糧份額內,還時常硬性搭配一些紅薯干、洋芋。
盡管人們變著法子地吃,但包谷面所做的不外乎是蒸發糕、窩窩頭、碗饦子、馓飯、饹瘩子、糊糊等主食,這緣于包谷面一是供應所占比例大,二是口感差,三是品種單一,糧站只有包谷面,而沒有包谷糝子等供應。后來在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出現了鋼絲面,但口感還是差。
從改革開放后,隨著人民生活的提高,人們飲食結構的更新,如今包谷面不再是市民的主食,而遠離了大多數人的餐桌。但很多人,特別是老人們為懷舊和調劑生活,還是喜歡購買一些包谷面、包谷糝子來食用。
今天,為人類做出巨大貢獻的包谷在世界各國糧食產量中還占有相當份額,但其功能卻發生了重大變化,主要用作飼料及工業用糧。由于新科學技術的推廣引用,品種繁多的包谷新品種陸續問世,如水果玉米、粘玉米和彩色玉米(花包谷),特別是一些口味獨特的新品種吸引了人們的眼球,滿足了不同消費者需求。近年來,我省河西三市還被國家劃定為“國家級玉米(包谷)繁育基地”,良種產量占全國一半以上,為我國的糧食生產做出了極大的貢獻。
□柏敬堂
相關新聞
- 2022-03-02讀者集團聯動“婦聯模式” 探索“鄉村+文化”新途徑
- 2022-03-01慶陽的文化底蘊(我與一座城)
- 2022-02-28甘肅玉雕手藝人“俏色”雕出翩舞飛天
- 2022-02-25千年夜光杯"冷靜"探"新生":職業傳承古技藝覓"知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