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克雄
聞名天下的崆峒山,峰巒雄峙,林海蔥蘢。神奇的自然景觀與古老的傳說互為印證,不斷給世人以不變的訴說和常新的啟迪。位于崆峒山下的平涼古城,經受著崆峒山云水的滋潤,傳承著崆峒山厚重的文化,演繹著一段又一段歷史的變遷……
為什么叫平涼?
平涼西控千里隴干,東扼八百里秦川,屛藩中原,連接邊塞,歷來是兵家必爭之地,商賈聚集之重鎮。從古到今,大家一致認為,前秦王苻堅設置平涼郡,取平定前涼之意,平涼之名始見于史冊。但對于設置平涼郡的時間,卻有不同的說法。
清朝學者徐文范的《東晉南北朝輿地表》中提出:“永興二年(358年)苻堅置平涼郡。”《甘肅大辭典》在“平涼郡與平涼縣”辭條中認為“建元元年(365年)置平涼郡。”《大清一統志》《甘肅省通志》又認為“東晉太元中(376年)之后置平涼郡。”以上三種說法時間差距不大,只要認定前秦王苻堅設置平涼郡,再去考證苻堅在位的時間:357年至385年;前秦存亡的時間:350年至394年;前涼存亡的時間:317年至376年;前秦與前涼交戰的時間:366年至376年;前涼張天錫在位的時間:363年至376年;晉武帝太元年間:376年至384年。從相關時段的交叉中不難發現,376年是一個關鍵點。公元376年(建元十二年),前秦王苻堅在這里厲兵秣馬,以張天錫“雖稱藩受位,然臣道未純”為由出兵十三萬攻破前涼,始以平涼之名置郡。為此,平涼郡置于376年之說比較準確、科學。
平涼歷代建置
平涼歷史源遠流長,地方建置歷代變化較大。這里以平涼郡、縣、府、市等治所遷徙為主線,進行如下簡要敘述:
前秦王苻堅始置平涼郡,郡治在高平鎮(教場口),后世文人墨客以高平代稱平涼,應該是源于此。北魏時,將平涼郡治移于陰槃城,在今崆峒區四十里鋪鎮小盧河口之曹灣一帶。北周武帝建德元年(572年),廢平涼郡始置平涼縣,陰槃縣也廢,郡治在陽晉川,即今之寧夏回族自治區彭陽縣的紅河川。
隋煬帝大業初,以原州為平涼郡,平涼縣屬原州。唐初,廢郡,復原州,平涼縣仍屬原州。唐玄宗開元五年(717年),移平涼縣于涇水之南,即今之平涼市城關。唐代宗廣德元年(763年),平涼縣城被唐與吐蕃的戰爭所毀。唐德宗貞元四年(788年),恢復了平涼縣建置。貞元七年(791年),平涼縣城“移于舊縣南坂上。”唐憲宗元和四年(809年),平涼城置行渭州。唐僖宗中和四年(884年),改置渭州。五代的后唐清泰二年(935年),以安國、耀武鎮復置平涼縣。后晉天福五年(940年),平涼縣由涇州改屬渭州。
北宋慶歷元年(1041年),涇源路經略安撫使駐渭州。徽宗政和七年(1117年),設平涼軍及節度使領五州三軍。金朝天會九年(1131年),改渭州為平涼府,領五縣。興定三年(1219年),曾設置平涼行省。宋、西夏、金之間的戰爭,使平涼成為邊關重鎮,平涼代替涇州、原州,成為隴東軍政文化中心。元、明、清時代,平涼府、平涼縣治所均在平涼城。趙時春《平涼府志》所附平涼城圖,可以證明在明代平涼城已具相當規模,清代沒有大的變動。
如上所述,今平涼城可追溯于唐玄宗開元五年(717年)時位于涇水之南的古塞城。古代城鎮多建在坂坡、坪臺地上,依山傍水,據險可守,河川古道多蜿蜒于山腳下,居民多依山挖窯洞而住。古塞城有人認為在今平涼城關一帶,而民間亦流傳“先有三角城,后有平涼城。”之說。
由古塞城擴建為平涼城,是從唐朝劉昌開始的。劉昌字公明,唐德宗貞元四年(788年)春,任涇州刺史兼四鎮北庭行營涇源節度營田使,劉昌率眾力耕三年,軍食豐羨。貞元七年(791年),劉昌受詔重筑平涼城,以扼彈箏峽口。又于平涼城西筑胡谷堡,名為“彰信”。聚葬平涼劫盟死難將士,拓地二百多里。劉昌創建平涼“七城二堡”有功,名垂青史,新舊《唐書》評贊劉昌的“才力,扼腕奮命,氣吞山河。”平涼古城也由此稱為唐城。
北宋太祖開寶八年(975年),渭州調動民力修筑平涼、潘原二縣城池。從慶歷四年(1044年)至治平元年(1064年),王素三次出任渭州知州,曾經“拓渭西南城,浚湟三周,積粟十年。”渭州“邊民老幼,至相率稱賀,其惠之在民者,深矣哉!”(《宋史·列傳第七十九·王素》)。治平四年(1067年),知州蔡挺修城,開拓柳湖。名將狄青也曾擴建平涼城垣,增修暖泉城外圍。
元朝至正二十年(1360年)四月,李思齊部將袁亨將平涼城改建為南、北二城。明朝洪武六年(1373年),總兵官平涼侯費聚復修東、西二城,周9里三十步,高4丈,池深4丈,門4座,東為和陽門,南為萬安門,西為來遠門,北為定北門。平涼城“南枕南山,東距浚谷百跬而近,北跨柳泉去涇里許,西當甘溝溪流之沖,去涇三里。周九里有奇,西廣而東隘,北高而南卑,橫長而縱短。”“南山跨城,多為山墅。而山谷諸水,北接涇流,為園囿、臺榭、水磨。”(趙時春《平涼府志》)。明嘉靖六年(1527年),分守參議陳毓賢修筑平涼府城東的夾河城。特別是明代安王、韓王分封平涼時,建王府,筑宮室,平涼有了紫金城又名藩城,就是韓王修筑的平涼城東衛城,正方形,有東西二城門,城東有延恩寺。正如王源翰所詠“東關浮圖起七層,禪房羅列夜傳燈。韓藩好佛人多化,處處經聲處處僧。”
清朝康熙八年(1669年),知府程憲章、知縣李煥然修補平涼城垣。乾隆十九年、二十四年兩次補修。至同治十年(1871年),魏光燾整修城墻,在4座城門上建兩層飛拱垂檐城樓,城門外增筑一道甕城。宣統二年(1910年),平涼古城再次補修。
民國三十一年以后,地方民眾修城鎮,改善市容,平涼城一條主街9.3里,新民路、復興路(后改解放路)一帶較繁華。1949年7月30日平涼解放時,城區面積只有1.7平方公里。
平涼城的嬗變
1950年2月,以平涼縣的高平、清平、暖泉3個行政區成立了平涼市。1951年,拆除了紫金城城墻和過店街、解放路北口的城防炮臺。1958年,平涼城區向東、西方向擴展,大煉鋼鐵時,毀棄了幾座城門。后來,舊城門和城墻大部分被拆除。平涼縣并入縣級平涼市。1964年,撤銷了縣級平涼市,又恢復了平涼縣。1983年恢復了縣級平涼市。正是這一年,平涼城區總體規劃:西起白石溝,東至十里鋪大岔河,北至北山下,南至東臺、三里塬,總面積40平方公里,城區范圍逐步擴展(《平涼市志》)。
1993年以來,平涼大力實施城鎮化帶動戰略,著力打造平涼城市新形象,先后實施了“兩通兩達”“四通八達”“一線三點”“六縱九橫”舊城改造等工程,在建設“藍天、碧水、青山、綠地”的最佳人居環境城市和建設隴東煤電化工基地最佳投資發展城市過程中,實現了突破舊城、建設新城市的目標,徹底改變了“平涼自古一條街”的落后面貌。
當時序進入21世紀初,2002年,平涼地區改為地級平涼市(縣級平涼市改為崆峒區),平涼中心城市規劃建設步入了高速發展的軌道,特別是2012年以來,以實施“十大工程”為引領,按照“一中心兩園區”的城市框架布局,大力開展“中心城市建設攻堅年”活動,集中實施“四大組團”“六大工程”和“六提升四配套”等工程,城區路網功能進一步完善,生態綠化品位日益提升,城市面貌發生了巨大變化,人居環境得到了顯著改善。其中,熱電聯產集中供熱一期工程全面建成,供熱覆蓋面積達到800萬平方米,基本實現了城區建成區集中供熱全覆蓋,徹底解決了城區冬季供熱溫度不達標、冷熱不均的問題;實施城區道路“九縱十一橫”維修改造工程、人行道鋪裝工程、公交候車亭改造工程、停車場改造工程,改善了市容面貌,方便了群眾出行;實施柳湖路東拓和雙橋路北拓“兩路”拓建工程,使東城區道路更加合理便捷,帶動了周邊發展;實施雨水管網改擴建工程,實現了雨、污分流,解決了城市排澇能力嚴重不足和汛期路面積水問題;實施涇河南岸景觀改造提升工程,建成綠色長廊,實現了“三季有花、四季常綠”;實施綠地公園、城區道路花壇綠化提升工程,增加了城市綠化面積,美化了城市環境,城市綠化覆蓋率達到41.3%,城市居民人均公共綠地面積16.87平方米,平涼中心城市建成區面積達到43平方公里。
經過長期努力,平涼市先后獲得“全國雙擁模范城”“中國優秀旅游城市”“中國果菜無公害十強市”“中國金融生態城市”“全省文明城市”“全省衛生城市”“浙商(省外)投資最佳城市”“2018年度中國國家旅游最佳全域旅游目的地”“2019避暑旅游十強城市”“全國圍棋之鄉”等殊榮。我們堅信,只要全市上下繼續發揚光大“包容、和諧、務實、進取”的平涼精神,我市確定的“建設綠色開放幸福美好新平涼”的目標一定會如期現實。
相關新聞
- 2022-03-01平涼“官莊”與明代韓藩王的淵源
- 2022-02-25居延漢簡中平涼境5個“置”的考證 ——兼及“傳置道里簿”長安至敦煌31置
- 2022-01-26“虎年獻寶”大賀歲丨平涼市博物館:銅虎符(隋代)
- 2022-01-24藏品豐富的平涼博物館(華夏博物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