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武山旋鼓舞又稱“羊皮鼓舞”或“扇鼓舞”,已有4000多年歷史,是古羌族人在此長期農牧生活中遺留下來的舞蹈,其以娛神、娛人為內容,以舞蹈、祭祀活動為載體,涵蓋歷史、宗教、民俗、藝術等諸多文化,2008年6月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1
武山民間旋鼓舞表演一年舉行一次,時間為端午時節。
武山旋鼓舞也可細分為北部川區和南部山區兩大流派。北部川區旋鼓舞的特點是先“攛神”,有“司公子”、“跳大神”,然后鼓手們組隊形圍火堆而“旋”;南部山區旋鼓舞的特點是在曠野山地“旋”,沿著崎嶇山道,蛇行蜿蜒,鼓聲回旋。
旋鼓舞表演多以村社為單位,一幡一隊,進行“聯旋”,對于游客來說,多是一種欣賞,徜徉之中,親近民俗文化。而對于武山百姓而言,卻是麥收前精神上的一種狂歡,是對接踵而來忙碌農事的一種準備,是對年景豐沛的一種祈福。
場上旋鼓舞的表演者靈活自如,有收有放,張弛有序,輕重和諧,快慢相襯,兼有變化多樣的手腳技巧,緩急相間,群而不亂,合而不板。
風中徐徐飄動的“幡”則相當于旗幟,由代表每年月份的花組成,平年12個,閏年13個。一個幡就代表一個村莊。
“聯旋”之后,各旋鼓隊伍回到各自村中的山神廟,圍著火堆再“旋”,直至深夜。之后,一年中都不再旋鼓。
2
第一個說法最有趣,旋鼓是牧羊人發明的。
遠古在武山一帶生活著以牧羊為主的羌民族,有一小牧童常年在野外牧羊,飽受惡狼叼羊之害,機智的他點燃火堆,用火屈彎樹枝成扇形,將羊皮蒙上后烤干,圍著火堆用樹枝敲打,此時火光照亮山川,咣咣之聲響徹云霄,惡狼都被嚇跑了。
第二個說法最有儀式感,有學者考證認為,旋鼓舞的出現源于原始部落的圖騰舞,帶有濃厚的原始信仰色彩。古人稱天為旋或者玄,旋鼓即天鼓,所以在旋鼓鼓面上常繪有太極圖。傳說伏羲是人面蛇身,因此在旋鼓舞表演時鼓手的行走路線是模仿蛇行之“禹”步,表演中鼓手“甩莽頭”的彩色發辮是人首蛇身扮相,敲鼓娛神,取悅神意,祈求保佑。
第三個說法最實用,它來源于是軍事用途,歷史上甘肅、青海一帶的羌民族在遷徙和走向民族融合的過程中,飽受無數次的戰亂之苦,人們用鼓聲來傳遞軍情信號,以防外敵。
3
武山旋鼓舞表演主要使用羊皮鼓,它屬于單面打擊樂器。演出中還用到其他物品,包括鼓槌、鈸、鑼、響鈴、幡、彩旗和一些獨特的服飾。
每一張扇鼓都是精美絕倫的藝術品,它又稱鼙鼓,其形似扇非扇,如芭蕉葉面,周以鐵圈鑄成,單面蒙著去毛的羊皮,鼓面直徑一般為30厘米,槌柄綴著9枚看似古幣的鐵環,俗稱“九連環”,鼓槌由藤條或羊(牛)皮編織而成。
在武山灘歌鎮,現在還有專門制作祖傳旋鼓的老匠人,其扇鼓的制作要求是一張山羊皮只能制作一面旋鼓。經過泡皮、刮毛、刨皮、制鼓圈、繃鼓面等工序,制作好的扇鼓形如團扇,晶亮輕巧。鼓圈自成一體,紋脈流暢,鼓炳絞成麻花狀,上配著梅花形并列3個圓環,每個圓環上掛3只圓鐵環。鼓槌也和三有關,麻繩擰成,上系紅、藍、黃三色布條?,F在旋鼓舞藝人制作的扇鼓也成了非常受游客歡迎的文創產品。
早在上世紀80年代,起源于灘歌的武山旋鼓就被《絲路風情》節目錄制組搬上了電視熒屏。故事片《追索》在灘歌明清街取景時,其中也有關于灘歌旋鼓的鏡頭。而今,作為改良后的灘歌旋鼓正式以“天水旋鼓”的新風貌出現在人們的視野。作為大西北舞蹈鼓舞的代表之作曾多次在國內各種大型開幕式上一展雄姿,它所體現的厚生之美、純樸之美、雄奇之美、悲壯之美、崇高之美,為隴原贏得了美名。
文丨奔流新聞記者 劉小雷
相關新聞
- 2022-03-01隴東燎疳節:熊熊篝火結情緣
- 2022-02-22【民俗風情】靈氣逼人的陶藝制品
- 2022-02-22保護傳承非遺“花燈戲”
- 2022-02-22崇信民間習俗點燈背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