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周家石嶺“拾金不昧”碑亭
出武山縣城,過寧遠生態園,約兩公里處就是周家石嶺,依坡而居。全村不足三百戶,約一千多人,316國道線繞村而過。村前干石溝東側,隴海鐵路之北,國道之南,就是雄偉古樸的石嶺村“拾金不昧”碑亭。機緣巧會,更是上天的安排和時光的垂青,讓我漂泊打工的腳步來到了這塊沃土寶地,感受到石嶺村厚重的文化氛圍。
一過干石溝橋,六角碑亭映入眼簾:翹檐突兀,畫棟雕梁,頂上的薄雪,掩藏不住藍色琉璃瓦耀眼的光芒。六根淺紅色柱子頂端向外有三角形格韻外延,正面兩柱子上書聯:達禮知書為古訓,拾金不昧是祖德。琉璃瓦檐口下正面兩柱間黃底黑字:拾金不昧碑亭。走進碑亭,手扶柱子四周圍欄,才知是鋼管結構,漆著木紋色,抬頭看了六角頂,不仔細看,以為是木結構,感嘆建造者的精湛手藝,內側依然是山水,圖案裝飾,逼真形象。有一塊紅色黑字木匾掛在上面寫著:拾金不昧,記的是龍臺學區贈予石嶺村張云霞女士的。張云霞女士因為拾金不昧的事跡,2009被選為全國道德模范。清水壓光水泥地面上有黑色大理石鑲貼的雙層碑座,左側是花鋼巖舊碑,右側是新立的鴛鴦玉石碑,上面刻制“拾金不昧”。兩塊碑,一個叫周之楨的人,留下了一段千古佳話……
《武山縣志》載:“周之楨,字文卿。明,寧遠縣城西石嶺村人。萬歷諸生。幼家貧,勤奮好學。
一天早上,見官道上有一遺囊,掂來很重,撿回家一看,是很多金銀。想必是官府仆役所遺,恐天亮覺察后,誣陷別人或畏罪自殺,便依原樣封包,即送往縣衙。周到縣衙,果見縣官輕信官差稟告,抓來許多無辜百姓拷問。即出示遺物大喝道:‘你等自丟包囊于道,為何殃及眾人?’眾人觀之甚驚。縣官當即查驗清楚,大喜。遺金差役慌忙叩謝:‘我等實不知物丟何處,迫于無奈,只好如此,乞君見諒!’”
知縣隨將此事原委與周平素德行具文上報,并立‘拾金不昧’碑于石嶺村前官道上,過往行人無不駐足興嘆。”
《武山史話》中又提到: 縣志中的明代皇帝就是明神宗,鑒其德行,明令頒詔“拾金不昧,其德可嘉”,為表彰教化后人,授意褒獎,于是縣令刻制白玉石“拾金不昧”碑,樹立于石嶺村官道旁,并劃地十畝給周之楨,以示獎勵,據說當時的碑高六尺,寬二尺多,“拾金不昧”四個楷書熠熠生輝,望之肅然起敬,燦白碑身,深含著高德粲然,永昭后世,為眾人效法而行。
高潔的品德成為典范和教化人的榜樣,代代傳承。清光緒九年(1883年),為傳承遺風,再次御批嘉獎追表,寧遠縣令率眾官吏又刻一通青綠色嘉獎碑,并立于白碑旁,選青綠碑,寓意永垂青史,常綠常青之意。兩碑后面都無文字,一白一青,格外醒目,立于官道林蔭旁,交相輝映。多少年來,引得行人駐足,慕名專門瞻仰者絡繹不斷,稱誦贊揚,學習仿效。更是老師和家長陪孩子去學習的典范素材和例子。可惜立碑毀于上世紀七十年代。
千禧年過后,文脈厚重的周家石嶺村人,乘著建設小康社會之東風,為傳承和弘揚中華傳統美德,于2004年3月新刻“拾金不昧”碑,且又尋得破殘的光緒嘉獎原碑,遂立于原址百米外的溝東路邊,集資三萬多元興建起遮陽擋雨的六角碑亭,蔚為壯觀。可喜的是,時至今日的周家石嶺碑亭,不僅僅是一處旅游參觀的亮麗風景,更是武山精神文明建設和道德教育基地。
返回的車上,透過車窗,“拾金不昧”碑亭,正默默地向人們展示著一段光輝的人類文化文明。
□毛韶子
相關新聞
- 2022-03-24【文物圖鑒】隴原“吉金”流光 灼灼千年
- 2022-03-24《老子》章數及其經典化
- 2022-03-24從唐風宋韻到茶道 茶文化在日本的發展與演變
- 2022-03-23從“數歷山”到“隴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