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和遺事施家橋
生花妙筆白駒場
享譽華夏的中國古典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滸傳》,描繪了許多膾炙人口、精彩飛揚的篇章,特別是第三回《史大郎夜走華陰縣 魯提轄拳打鎮關西》就是非常具有代表的故事。
其中《魯提轄拳打鎮關西》被選入語文課本,魯提轄魯達也成了中國家喻戶曉的好漢。
這個故事發生在北宋渭州,就是今天的甘肅省平涼市。
渭州·簡史
渭州,古代地名。北魏永安三年(公元530年)置,以渭水為名,原治所在襄武(今甘肅隴西縣),轄境相當今甘肅隴西、定西、漳縣、渭源、武山等縣地。
安史之亂后,唐朝國力日漸衰落,渭州被藏族吐蕃政權乘虛而占。
平涼西控千里隴干,東扼八百里秦川,屏藩中原,連接西塞,歷來是兵家必爭之地,商賈聚集之重鎮。
這里作為翻越六盤山、隴山進入關中的咽喉要地,更是直逼長安的大唐西翼門戶,成為了唐蕃雙方反復拉鋸爭奪的前沿戰場。
由于吐蕃的長期占領,許多吐蕃人在此定居,平涼至今保留的地名“麻武”“策底”就是古吐蕃語地名。
唐憲宗元和四年(公元809年),因無力抵御吐蕃,渭州府原治所東遷至平涼,平涼正式更名渭州。
“以原州之平涼置行渭州,廣明元年(880年)又為吐蕃所破。中和四年(884年)又置,治平涼。”
北宋時,渭州轄境相當今平涼、華亭、崇信及寧夏涇源縣地。唐宋時期直至公元1131年都稱渭州,歷時322年。
金太宗完顏晟天會九年(公元1131年),金軍攻占渭州,改名為平涼府,“平涼”名稱一直沿用至今。
興定三年(公元1219年),曾設平涼行省。宋、西夏、金之間的戰爭,使平涼成為邊關軍事重鎮,平涼代替涇州、原州,成為隴東軍政文化中心。
元、明、清時代,平涼府、平涼縣治所均在平涼城。
明代“嘉靖八才子”之一的平涼人趙時春所作《平涼府志》中,所附平涼城圖可以證明在明代平涼城已具相當規模,清代再沒有大的變動。
花開兩朵,各表一枝。
繼續回到“魯提轄三拳痛打鎮關西”的故事。
從延安府調到渭州府擔任提轄的魯達,被人們稱為魯提轄。他與友人到酒樓喝酒,幾個人喝得高興,高談闊論些拳腳槍法,旁邊包間有人啼哭掃興,魯提轄便頓生怒氣。
店小二忙解釋原因,并且叫來啼哭者金翠蓮父女給魯提轄賠罪。魯提轄得知狀元橋下有個被稱為“鎮關西”的賣肉屠戶,真名叫鄭屠,娶金翠蓮做小老婆,如今大老婆不要這個小老婆了,把金翠蓮趕了出來。
更可恨的是鎮關西明明沒有給金家彩禮,但這會卻要蠻橫追回彩禮。而且,一個賣肉的屠夫,居然敢妄稱鎮關西,實在不知天高地厚。次日上午,魯提轄來到鎮關西的肉鋪,找碴和他打了一架,三拳就將其打死了。
在第三回中,作者用半回的篇幅,講述了魯提轄三拳打死鎮關西這件馳名之事。
這件事集中于兩個場景,一個是酒樓,一個是鎮關西肉鋪門口。除了描寫人物言行外,還有些場景描寫,例如狀元橋、潘家酒樓、橫桿挑著的酒旗、肉鋪等。從這些場景中,我們可以看得出,渭州城當時的市井生活頗為繁華,人流如織,商鋪林立,規模檔次也比較高。
作者沒有直接描寫金家父女住宿的客店,但是通過字里行間可以猜想酒樓還是比較高級的,有“齊楚閣兒”,也就是包間。可見并非普通飯館,更不是平民食堂。
鎮關西的肉鋪也有兩間門面,掛著三五片豬肉,雇著三兩個伙計。老板鎮關西平時不上手,看著伙計賣肉,只有魯提轄這樣有身份的顧客來了,才親自動手,可見鎮關西的生意還是很不錯的。
同時,據宋朝史料記載,北宋時平涼城是一座經濟繁榮、人口較多的邊地重鎮。
正因渭州作為西部軍事和商貿重地,當時在大宋較有名氣,施耐庵將《魯提轄拳打鎮關西》的故事場景放在渭州城,足見渭州在文人心中的較大影響。北宋之時,渭州很可能是僅次于古都長安之外的二三線城市之一。
此外,從中還可以看出另一個信息:魯提轄從金翠蓮口中聽到鎮關西鄭大官人后,并沒有生太大的氣,但是從老金口中聽到鎮關西是狀元橋下賣肉的鄭屠后,開始大罵:
“呸!俺知道那個鄭大官人,卻原來是殺豬的鄭屠!”
第二天早上去尋事,后來動手前大罵:
“灑家始投老種經略相公,做到關西五路廉訪使,也不枉了叫做‘鎮關西’!你是個賣肉的操刀屠戶,狗一般的人,也叫做‘鎮關西’!你如何強騙了金翠蓮?”
從這些罵聲和原文里,我們可以看出,魯提轄要打鎮關西,一是為解救金家父女,二是非常反感一個賣肉的使用“鎮關西”這個稱謂。
魯提轄為什么會對此稱號如此敏感,這和當時的政治軍事形勢密切相關。
唐宋二朝數百年來,渭州因獨特而重要的地理位置,使其成為漢族政權和少數民族反復爭奪的邊關戰場。
正如渭州在唐朝是與吐蕃交鋒的前沿戰場一般,在宋朝又變成與西夏國、金國的邊防爭奪戰地。
在北宋的167年間,時稱渭州的平涼,一直是抵抗西夏、金的最前線,是當之無愧的西部重鎮。
西夏騎兵時常侵擾宋朝邊境,宋仁宗抽調大量禁軍到延州(今陜西延安)和渭州衛戍協防,從而拉開了宋夏之間80多年的戰爭序幕。
同時,宋朝為加強邊境防御力量,鼓勵內地居民遷往渭州。很多商人仰仗軍隊,生意做得比較大。閱讀第三回的原文,我們看得出鄭屠就是其中之一。
但他卻狂妄自大,居然敢稱鎮關西,而真正能起到鎮守關中西部,抵御外來侵略的,正是如魯達這般武藝高強、善于征戰的邊防將士。
鄭屠和浴血奮戰、保境安民的軍士爭搶榮譽,以及他低劣的德行,終究給自己招來了殺身之禍。
《水滸傳》中的花和尚魯智深,原名叫魯達,在時任渭州小種(Chóng)經略相公手下任提轄。“小種經略相公”是個什么官呢?
“老種”是北宋名將種(Chóng)師道的尊稱,“小種”是對其弟種師中的尊稱。
“經略”是北宋軍職“經略安撫制置使”的簡稱,不僅掌管邊疆軍民大事,而且是手握行政大權的地方長官。“相公”是美稱。
“小種經略相公”坐鎮渭州府,提轄官魯達相當于他手下的一個連長或營長,主管本區軍隊訓練、督辦盜賊等工作,是渭州城里的一個小角色。
魯提轄是小說人物,但小種經略相公歷史上確有其人。
《宋史》記述,“老種”種師道,曾出任龍神衛四廂都指揮使、渭州知州,抵御西夏,抗擊金兵,是與岳飛齊名的大將。
“小種”種師中也是一代名將,長期戍守西北邊疆。金兵入侵時,他率兵進京勤王,后奉命救援太原,因友軍失約未至,陷入敵人重圍,力戰而亡。
參考資料:
1. [明]施耐庵《水滸全傳》(1992年岳麓書社出版)
2. 秦玉龍《平定涼國:甘肅平涼地名誕生于1600年前》(2017年作)
3.朱克雄《平涼溯源》(2021年平涼日報載)
相關新聞
- 2017-01-20隴周刊(2017年 第3期)
- 2017-01-26隴周刊(2017年 第4期)
- 2017-02-10 隴周刊(2017年 第5期)
- 2017-02-17 隴周刊(2017年 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