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武座前梳道髻
流轉陰陽馭五行
靜若處子動若風
紫袍飛影沒黃沙
在平涼博大精深的歷史文化中,發源于“道源圣地”崆峒山的崆峒派武術,歷史悠久,武運綿長。因與少林、武當、峨嵋、昆侖派并稱為中華五大武術流派,而在武林獨樹一幟、聲名遠播。金庸先生題書盛贊“崆峒武術,威峙西陲”。
千百年滄桑積淀和崆峒武者世代創新,奠基了平涼的湯湯文脈與泱泱武風。平涼自古就有尚武傳統,兵燹戰亂孕育了古崆峒之地人們的尚武精神。
中國第一部辭書《爾雅》記載:“空同之人武”。
李白在《贈張相鎬》中寫道:“世傳崆峒勇,氣激金風壯”。
杜甫更是寄情崆峒武術,在《寄高三十五書記》中寫下了“主將收才子,崆峒足凱歌”,《投贈哥舒開府翰二十韻》中亦寫道:“防身一長劍,將欲倚崆峒”的豪邁詩篇。
崆峒派武術源于隋末唐初,始祖飛虹子,隱居崆峒山習道研藝,創崆峒派,后傳至海內外多國。
崆峒派武術第十二代掌派人、中國崆峒武術協會主席、中國武術協會會員——“飛真子”陳虎介紹,崆峒派武術包括崆峒山道家流傳下來的武術套路、北派武術的十二個拳種(查、華、花、炮、洪、紅、通臂、通背、八極、太極、形意、八卦掌)三百多個武術套路。從初級到高級依次為飛龍門、追魂門、奪命門、醉門、神拳門、花架門、奇兵門和玄空門。
尤以“奇兵”為勝——所用兵器以短、小、輕、柔、奇為特色,如扇、拂塵、劍、耙、枷和鞭桿等。
崆峒派武術作為平涼之地所獨有的文化瑰寶,倡導尊崇和諧、天人合一、厚德載物、自強不息思想,一招一式中生動演繹和承載著中華傳統道文化的陰陽、道法、剛柔等哲學理念,蔚為大觀。
2008年6月,“崆峒派武術”入選第二批甘肅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11年,平涼市崆峒區被國家體育總局評為“全國武術之鄉”稱號。
正如武德四年(公元621年)少林寺“十三武僧救秦王”的歷史佳話一般,崆峒武者也有一段拯救黎民蒼生的光輝歷史。
北宋年間,西夏強勢崛起。
宋仁宗慶歷二年(公元1042年),西夏和北宋兩軍在鎮戎軍(今固原縣)以北定川寨交鋒,宋將葛懷敏等十余將領陣亡,宋軍此役大敗,幾乎全軍覆沒,西夏軍乘勝南下,直逼渭州(今甘肅省平涼市)。
西夏軍一路焚毀民屋,搶奪畜糧,燒殺搶掠,無惡不作。《宋史》記載:“夏師長驅抵渭州,幅員六七百里,焚蕩廬舍、屠掠民畜而去。”平涼百姓聞訊紛紛趕著牲畜,帶上家產,扶老攜幼,逃往崆峒山上。
西夏軍占領渭州城后,發現已是人去城空,于是兵峰向崆峒山席卷而來。霎時人喧馬嘶、塵土蔽日,百姓驚慌失措、惶恐不安,只因崆峒山上沒有宋軍,百姓又是手無寸鐵,在彪悍野蠻的西夏軍面前,無疑是砧板之肉、待宰羔羊。
萬分危急之時,崆峒山明慧禪院主持法淳大師挺身而出,安撫鄉親們:“不要害怕,崆峒山乃神靈之山,佛祖會護佑眾生,而且還有我等武僧呢。”一席話擲地有聲,人們頓時也安靜了下來,踏實在山上住了下來。
法淳大師召集500多名武僧,周密謀劃、運籌布陣。
他讓一部分武僧去鎮守前山道路,另一部分去把守后山之路。崆峒山峰巒疊嶂、山勢雄偉,陡崖峭壁林立,古木蒼松密布,除了這兩條上山小路,再無其他道路上山,更何況這兩條羊腸小道也非常陡峭險峻,易守難攻,實可謂“一夫當關,萬夫莫開”。
西夏騎兵在此根本無法施展兵威,大型步兵軍團也難有用武之地,這正是法淳大師謀略之所在。
除了鎮守道路的武僧團依山勢和西夏軍對峙外,法淳大師還派遣法純、法渙、法深、法汾等少數精干徒弟伺機進攻西夏軍,發起夜襲游擊戰,擾亂敵軍陣營。
入夜,月朗星稀,倦鳥歸林。
西夏大營萬籟俱寂,士兵毫無防備的肆意酣睡。
見時機已到,法純武藝高強、機敏勇毅,帶領二十多個師兄弟組成“特種突擊隊”,攜帶油料火石,利用夜色掩護偷偷下山,悄悄潛入軍營,直插軍需營寨,放火焚燒糧草輜重,然后迅速撤離。
突遭偷襲,西夏軍大怒,一路南下勢如破竹,宋軍正規部隊都無力抗衡,卻竟然被一群和尚打的措手不及。
天色大亮,西夏軍整頓兵馬,開始強攻崆峒山,企圖占領這座道法傳承已千年的佛教、道教名山,一舉蕩平諸佛僧眾。
雖然西夏調遣精兵強將,氣勢洶洶的呼喊而來,但山路陡峭,地形生疏,面對防守嚴密、武力強悍的武僧團,幾次進攻都被擊退,丟盔棄甲,狼狽不堪。
法淳大師還利用西夏人迷信鬼神的特點,給山羊身上裹上青瓦,羊角上扎上紅布,把羊裝扮成怪物,趁著夜暮趕到山下,驅趕羊群沖進西夏軍營。
西夏軍慌亂中以為是山上的神獸下界,嚇得急忙逃離,撤回的將領把這種從未見過的異象稟告了西夏王李元昊,篤信佛教的李元昊以為有神靈護佑宋軍和渭州百姓,于是下令全軍撤退離開了渭州城。
足智多謀、冷靜果敢的主持法淳和崆峒眾僧,臨危不懼、舍己為民,拯救了眾多渭州百姓,在當時引起了巨大反響,一時傳為美談。
渭州官員上報朝廷,當年十月,宋仁宗下詔:
“賜渭州崆峒山明慧院主賜紫僧法淳號志護大師,法純、法渙、法深、法汾并賜紫衣,行者云來等悉度為僧。”
賜紫,是皇帝對有功人士的一種特殊政治待遇。
封建社會對官員服裝的顏色和圖案,都有明確的規定和要求,以體現官階和身份。在諸多朝代,只有三品以上官員才能穿紫色官服,但皇帝對有功人員,可以通過賞賜相關顏色服裝來顯示恩寵,這也代表一種特殊的榮譽。
關于崆峒武僧勇退西夏軍的故事,后人是從當時鑄造的一口銅鐘獲知的。
銅鐘銘文詳細記述了這件事發生的經過和結果,這口北宋年間鑄造的銅鐘,現珍藏在平涼市博物館。
銅鐘高1.7米,口徑1.14米,口周長3.7米,鐘頂有獸首紐,口沿是連弧六角形,鐘身鑄有浮勝圖像,有蓮瓣、云形紋飾,并有題記和題名。
千載風云,滄海桑田。
正是這段銘文,讓我們重溫了那段近千年前蕩氣回腸的勇毅長歌。
桃李春風一杯酒
江湖夜雨十年燈
除崆峒山上的僧道外,山下的眾多農夫也在天長日久的勞作習武中,能用農具作兵器,克敵制勝。
“崇文尚武”,已成為平涼歷經千百年積淀的文化底蘊和城市氣質。
時至今日,平涼依然有很多武術愛好者,他們以武會友,強身健體,古老的崆峒武術生生不息,得以傳承。
崆峒武術省級非遺傳承人、平涼崆峒文武學校校長王鏢介紹,崆峒武校作為甘肅省唯一一所全日制、封閉式管理的寄宿制文武學校,開設有散打、拳擊、跆拳道、崆峒武術傳統套路、器械、規定自選拳械、氣功、養生功等武術專業,在校學生三百多人,創辦至今參加各類武術比賽、表演1200多場次,榮獲獎牌千枚枚,已成為享譽隴原大地、激揚崆峒武韻的武術人才搖籃。
80多歲高齡的“平涼武術明星”岳起中、張煒英夫婦數十年傳藝推廣,崆峒武學社、各武術場館、傳習班的開辦,“武術進學校”的推進,大型武術賽事的連續舉辦,崆峒武術團赴海內外展演,習練崆峒養生拳成為崆峒山游客最為喜愛的體驗項目……都使崆峒武術有了傳承之基、弘揚之源、發展之本。
守正篤實,久久為功。崆峒武魂正在浸潤著平涼大地的每一寸沃土,一棵枝繁葉茂的文化巨柏正在蓬勃生長、蔭澤四方。
參考資料:
1.[宋]李燾《續資治通鑒長編》(1979年中華書局出版)
2.李世恩主編《春秋逸譚》中邸廣平相關文章(2018年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
來源: 市文旅局宣傳推廣科
相關新聞
- 2022-04-07冰與火之歌:范仲淹、滕子京的涇州之誼
- 2022-04-06決勝西北的蘭州戰役
- 2022-04-01“草圣”張芝有個性
- 2022-03-31春天的花與詩|中國古代為什么沒有流行賞櫻文化?梅、杏、桃、李、梨太內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