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漳縣三岔鎮 林語堂筆下的隴上名驛
遠眺三岔鎮。
三岔鎮的古堡
坐落在定西漳縣城西三十里的三岔鎮地肥水美,南臨青峰接云的虎鹿山,北依蒼茫雄渾的三岔山,東接寬闊坦蕩的戰坪川,岔寸河環繞驛西,瑪露河流經驛東,一條清凌凌的漳河從古鎮南邊流過,山環水繞的地貌繪制了這片沃土奇特的山水畫廊和人文奇景。
A
到舊書攤曾淘到一本2006年由陜師大出版的林語堂的長篇小說《朱門》,該小說創作于20世紀50年代,與《京華煙云》《風聲鶴唳》并稱為他的“三部曲”。《朱門》主要講述的是上海《新公報》派駐西安的記者李飛,與大家閨秀、女子師范學院學生杜柔安跨越門第界限的愛情傳奇,錯綜復雜的敘事安排、人物譜系和空間場景令人無不嘆服大師的筆下功力。在小說的開篇,出現了一個地名——三岔驛,女主人公籠統地說它是在“甘肅的南部”,她父親就住在那里。
三岔驛,這會是一個真實的地名嗎?
林語堂在書中揭示了答案——
三岔驛是這部小說故事情節演進發展的重要場景地,小說共分六部,其中第三部直接以“三岔驛杜家別院”為題,且書中明確無誤地告訴讀者:“從三岔驛那里,騎馬可到漳縣。”
翻看甘肅的地圖,在漳縣殪虎橋附近可以看到三岔鎮的地名。這是否就是林語堂先生筆下的三岔驛呢?在書中他這樣描寫三岔驛黎明時分的美景:
“早晨的陽光由薄云頂射下來。湖面和岸邊有層濛霧,巖石仿佛由海中浮出來似的。草地上,露珠兒閃閃發光,使草色更青,金鳳花更黃,比陽光還要燦爛。漁夫的炊煙裊裊升起,懶洋洋掛在天空。但是山頂的瞭崖和樹影立在天空下,倒顯得又清晰又明朗。”
翻越渭源、漳縣邊界的分水嶺,下山來十幾分鐘后,就來到212國道著名的分路口殪虎橋。一條小河清凌凌的,這就是漳河水吧!
殪虎橋的直路通往隴西的文峰鎮,過橋則是去往漳縣縣城。向附近的村民詢問,得知三岔鎮就在去往隴西的方向,離殪虎橋鎮也就是5分鐘的車程。
在三岔鎮的中心,確有文(隴西文峰鎮)殪(漳縣殪虎橋鎮)公路及省道209線從鎮中一穿而過,形成了一個三岔路口。
這莫非就是三岔鎮鎮名的由來?
現在三岔鎮就是以往的三岔驛,歷史上的三岔驛不完全是一座傳統意義上的古城,只因占據西控氐羌、東維秦隴天然鎖鑰之地而成為西部邊關的一個軍事要沖,初為三岔堡,置于北宋神宗熙寧四年,純軍事性質機構,后為三岔驛。三岔驛與它相距十里的石門關互為依托,成為漢、唐著名關隘,是漢、唐王朝與西部少數民族紛爭的界嶺,朝廷在此常年駐兵把守。
三岔驛墩坪遺址早在春秋戰國時期就是諸侯爭霸之地,而宋史中多處可見的三岔驛戰坪遺址和堆糧坪遺址則是漢、唐時期中原朝廷與西部吐蕃王朝多次兵戎相見的戰場,宋徽宗八年朝廷在此設立專司軍事事務的驛城,統領邊關事務,抵御外族侵入。彼時,宋朝還在三岔驛西邊依次設立了“木場關”“遮陽鋪”“酒店驛”“木欄寨”等軍事要塞,共同防衛著大宋王朝的西部邊陲。
三岔驛在宋明時期的特殊軍事地位,使得生于斯長于斯的百姓與生俱有尚武情結和英雄崇拜,這種流淌在血液里的英雄情結在千百年的傳承中不斷發揚光大,最終以儀軌的形式表現出來,并以驛城西南角的將軍廟為載體而延續至今。
據將軍廟的守廟人講述,宋時三岔驛曾駐防過一位統兵守關的張姓將軍,“將軍諱哲,字伯達,古階州人。宋時以百騎破石門關”云云。出于對將軍保境安民的追思,宋朝末年,三岔驛百姓在張將軍墓西200米處修建了一座將軍廟,屢毀屢建。他們定于每年農歷正月初一和五月初五為祀日,屆時舉辦廟會,唱戲三天,此習俗歷經上千年而不衰,張將軍自此被推崇為三岔驛的地方神。
B
明代大文人楊慎曾寫過《三岔驛》同名的詩:
三岔驛,十字路,北去南來幾朝暮。朝見揚揚擁蓋來,暮看寂寂回車去。今古銷沉名利中,短亭流水長亭樹!
這首詩描繪的是三岔驛前整日人來人往的情形。宦海生涯得意之徒與失意落魄之人的鮮明對照,表明詩人對世事的態度。
難道楊慎也來過漳縣的三岔驛?
在明朝全國叫三岔驛的驛站一共有三處,有兩處是在甘肅境內,這在《明會典》有確切記載:“漳縣,三岔驛”,“鳳縣,三岔驛”,“鎮番衛,三岔驛”。
按照楊慎的人生履歷,他最有可能是在陜西的鳳縣寫的這首詩,但在漳縣的三岔鎮,日夜鳴響的漳河水,水渠邊婀娜有姿的楊柳,再加上長亭短亭,不也符合這首詩的意境嗎?
C
古時,驛城老街逐漸由中心向東西兩端延伸,驛城中心街區稱為中街,東面街區稱為下街,西端街區稱為上街,各街都有橫跨南北的彩繪牌坊。驛城內外寺廟宮壇、亭榭樓閣林列,有一樓一宮一閣六廟七寺之說。街巷縱橫,瓦舍相連,南北兩街計有36巷,這些小巷如迷宮一般交錯著。
商業貿易豐富了驛城居民的生活,也使得這方原本以農牧為主的百姓發展為以“啃街”開店為主要生產生活方式。明清時期,三岔驛老街有商鋪三百余間,除各類作坊外,多為雜貨店、客棧、騾馬店。招徠各路客商,囤積四方貨物,承擔方圓百里內三州九縣的木材、藥材、糧食、井鹽、綢緞、布匹等物資交流,尤以山貨藥材外銷興盛,吸引了陜西、山西、河南、四川、湖南、湖北等地的客商蹲點經營。
店面作坊大多保留了中國北方古代商家“前店后坊”或“前鋪后戶”的經營格局,直到上世紀六十年代,老街依然保留著原始古樸的風貌。
D
林語堂的《朱門》中曾描繪民國時的三岔驛,曾有一泓美麗的湖水,映照著李飛和杜柔安的愛情,在三岔驛有過這樣的一面湖水嗎?
當地人說在三岔鎮曾有一個叫“官坑”的水潭,雖然遠到不了湖水的規模,但也生長著茂密的水生植物,是個消暑納涼的好去處。本地人對它的殊勝之處有著這樣的描寫:“到了初夏,牛神廟前謂之官坑的那泓湖水,恰似一顆碩大的藍寶石從幽遠的天宇悄無聲息地落在驛城西街靜謐的一隅,湖中蘆葦莛葳,湖岸柳絲如掛,葦葉搖動著溫柔,柳絮舞動著和氣。明月高懸的夜里,無數的星星在湖水里閃爍,月光、星光和波光還有湖畔深巷傳來的幾聲寥落的犬吠里,構成一個縹緲朦朧、孤寂清幽的美麗夢境。”
只是后來在小城鎮的開發中,它被填平了。
一時間我心中又起疑惑:林語堂小說中的大湖是不是由“官坑”生發而來?
《朱門》里對于三岔驛景物的描寫和我在三岔鎮所見到的大異其趣。更讓人相信一定是這位大文豪,在以西部為背景構思這個愛情故事,在地圖上看到漳縣三岔驛,心中忽然一動:這個地名如此意味深長,甚好,就這里吧!
E
于鎮中一條小巷穿行,在一戶人家的菜地前看到有一面黃土夯筑的殘墻,此即當地人所說的三岔古城的“小城門”。古城雖然消失殆盡,但在三岔鎮背后的坪上向下俯瞰,仍然可以看到它的輪廓。
觀測點就選在了三岔鎮東坪上的古堡。由小路上山,道路崎嶇曲折,那座下臨無地、崔嵬的古堡越發顯得動人心魄。登上古堡殘存的仍然高達六七米的鼓樓,果然看到了古驛城的輪廓。在民居之間顯露著昔日的威勢。
按地方志記載,昔日的三岔驛古城東西長約3.6里,南北寬約1.2里,民間有取天文地理之三十六天罡和十二地支的說法。它的城墻高3丈,寬8尺,雖為黃土夯筑,但不失堅固,更顯蒼勁古樸。據說驛城開5門,各城門之上均建有重檐城樓。驛城四角筑有墩臺,其上有角樓。
在三岔鎮尋找一座古驛的如煙往事,感覺時光似乎也變得溫婉起來,如同這樣的深情:
“故事里的人物笑容燦爛地從那些或簡陋或精致的老屋里走出來,帶著自己的妻小,帶著謎一樣的過去,然后煙塵一般消失。如今那些曾洋溢著溫暖燭光的老屋,那些雞鳴犬吠的庭院、那盤溫熱的火炕、那縷藍色的炊煙、那扇雕花的窗欞都在無言中老去,而那些舊日的花園,有時還能開出一些燦爛如霞的記憶。”
文/圖 奔流新聞·蘭州晨報記者 劉小雷
- 2017-01-20隴周刊(2017年 第3期)
- 2017-01-26隴周刊(2017年 第4期)
- 2017-02-10 隴周刊(2017年 第5期)
- 2017-02-17 隴周刊(2017年 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