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走進“野谷藝韻”探訪“尋根之旅”
“野谷藝韻”民俗藝術館
館內有特色鮮明的蘭州水煙
徐海峰在研學活動中
獨具特色的金魚觀賞文化活動 圖由甘肅野谷藝韻文化傳播有限公司提供
中山橋邊、白塔山下,有一處稍顯靜謐的門臉,面朝著徜徉而過的大河,靜靜立著,不言不語不是特別惹眼,但門匾上古樸的字樣有時會讓人忍不住多望一眼——“野谷藝韻”。無疑,錯過和擦肩而過的人更多,倘若有人多一分好奇,信步而進,會發現,走進的竟是一個別有洞天的去處,讓你安靜而又騷動的情緒隨之漫延,而和蘭州有關的文化旅行,也才剛剛開始。
其實,這是一處在蘭州文化圈已經頗有名氣的民俗藝術館,曲曲折折,有四層之高。小樓依傍著蘭州最好的山和最好的水,層層迭迭、錯落有致。逢陽光燦爛的日子,便總會有人慕名慕心而來,撥開大門上搖晃欲墜的銅鎖,踩著痕跡斑駁的木質臺階,伴著情不自禁的淡淡思緒,拾級而上。在這里,時光似乎會停滯,話題深長悠遠,人間煙火裊裊。
做為小樓的主人,內斂、謙遜的徐海峰和清瘦、爽朗的安肖,都是某種意義上的做夢和尋夢的人。他們做的是尋根之旅的夢,尋的是與他們生生息息相伴的大河之傍的城市文化之根,這種情懷自始未終。多年來,他們懷揣夢想,依托、聯合各方力量,舉辦了一系列本土氣息濃郁的文藝演出、專題非遺展示及金魚大賽等特色文化活動。縈繞在黃河兩岸的醉人民謠、飛舞在街頭巷尾的漢衣長袖,雕琢著古老金城的人文之美,沉浸入了市民和游客的夢中、心中。
一塊匾、一罐茶、一袋煙
徐海峰相對年長一些,雖然是甘肅野谷藝韻文化傳播有限公司的董事長,但若不開口說話便總是一副憨態可掬的樸實樣子,身上既無商氣也無傲氣,想來應該是一種充滿智慧的內斂。他總是穿著那種中式的短衫,衣服上有著一排整齊的盤扣,舉手投足之間卻自然而然地流露著一種發自內心的自信。
平日里,與公司有關業務的事幾乎都是由性格更加外向的總經理安肖來處理,這種結構的形成,也不知是工作職能的“硬性”分配,還是根據性格喜好形成的自然分工。在一起的時候,他們感覺很是融洽,也比較隨意,更像是兩個好朋友。
“野風兮兮入,谷水潺潺流,藝心切切耕,韻樸真真繞。”這便是徐海峰對“野谷藝韻”名字的解讀。來過這里的人都知道,野谷藝韻的人文名片有三:一塊匾、一罐茶、一袋煙。在這里,可以十分真切地體味到西北地域濃縮的文化,感受到蘭州獨特、熱情的待客之道。可以說,野谷藝韻的每一抹風景、每一處細節,都傾注了主人對美的專注、對夢想的追逐。
2018年6月2日,作為我市首家民間戲樓,由甘肅野谷藝韻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主辦的“白塔戲樓”白塔山下的“野谷藝韻”民俗藝術館正式揭牌,來自我省戲曲界及眾多戲曲愛好者數百人歡聚一堂,共同見證了這一重要時刻。自此,戲曲藝術將傳統文化深深注入了“野谷藝韻”的“血脈”之中,而那臺上鏗鏘的鑼鼓也仿佛預示著在未來的光景里,挖掘蘭州文化特色、追尋本土人文之美必將成為甘肅野谷藝韻文化傳播有限公司最核心的成長動力。
甘肅野谷藝韻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實際上成立于2009年4月,經過多年地探索和成長,目前已成為多個藝術、學術、行業協會等機構駐地。近年來,企業尤其熱心地推動著京劇、秦腔等戲曲藝術的研究、展示、傳承,也致力于“非遺文化”的研習與傳播,還不斷整理并舉辦著黃河文化蘭州流域內的民俗文化活動。特別值得一提的是,近兩年該公司還成功地推出了多場本土民謠系列演出,僅2021年全年就達到了1000余場,受到了廣大市民及游客的熱捧,在黃河之濱打響了“把蘭州‘唱’給你聽”的文旅品牌。
再現“橐駝文化” 講述蘭州故事
“蘭州作為全國唯一黃河流淌其內的省會城市,濱河文化成為了蘭州最廣義的城市標簽。”徐海峰告訴記者:“從某種意義上而言,蘭州因黃河的存在而更廣泛的具有人文景觀與生態價值,蘭州的歷史影像總是與黃河緊密地聯系,在記錄蘭州的文字、特別是影像中,黃河都是重要甚至唯一的內容。在城市影像學的定義中,關乎蘭州最主要的背景即為黃河。”
“以黃河影像和城市文化場景為視角,在當前的認知中,與蘭州黃河風景緊密相關的元素與風物以蘭州黃河鐵橋、蘭州水車、羊皮筏子為代表。”他說:“根據蘭州近代歷史文化記述,我覺得能不能與流動的黃河相對應,再增加一種以黃河為背景的人文風景,那就是在蘭州曾特有的‘橐駝文化’中的駝隊與‘駱駝場子’文化。”
據了解,作為歷史上主要的交通和運載工具,蘭州以及整個甘肅和西北地區,都有著深厚的茶駝文化,從西漢時期專設“牧橐令丞”這一專司駱駝養殖的官職開始,“茶駝戶”長期存在于西北生產生活當中,且對社會與經濟產生過巨大的影響。歷史上的養駝業在西北也曾有著重要地位,特別是以交通樞紐地位存在的蘭州,其駝市交易更為發達,數個駱駝交易市場分布蘭州各處,由此也產生了“駱駝場子”這一與駱駝車馬有直接聯系的特殊文化存在。
徐海峰認為,作為一種與黃河文化息息相關的“流動”風景,駝隊在蘭州歷史文化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但其橐駝文化之下的駝隊早已因時代發展而湮沒于蘭州的歷史記憶之中。因此,復原蘭州橐駝文化不僅可以重現重要的城市歷史記憶,也可以在黃河文化的背景下為當代金城更好地搭建起具有強烈地域文化特征的文旅場景。
他由衷地說:“我想,如果有朝一日能將駝場文化以歷史形態重現于蘭州黃河岸邊,那將極有可能與羊皮筏子一樣成為濱河空間中的又一項活態文化傳承,有望對弘揚蘭州歷史文化記憶、活化蘭州文旅項目、美化濱河空間景觀內容產生積極的作用。”
實際上,在徐海峰的心中已經有了十分完整的設想,他希望能在黃河岸邊的濕地公園中以駝圈、裝置、景觀和美陳的形式再現“駱駝場子”的歷史場景,并通過運營來活態重現當時的盛況,同時提供一系列業態項目使游客沉浸其中,再現當年因為“橐駝文化”而興盛起來的獨有文化場景及商業現象。
特別是,他還設想對歷史上蘭州“駱駝文化”進行藝術重現,用活態劇場到實景劇場的演變將“駱駝場子”場景演繹成為一個講述蘭州本土特色故事的河岸實景劇場,為蘭州文旅事業的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
以傳統文化“雕刻”金城之美
與徐海峰不同,安肖的眼睛里總是閃動著透亮的光澤,彰顯出他具有超乎常人的精明才干。近年來,他四處走訪、請教,不斷挖掘、整理著有關本土特色非遺文化的內容,并想盡辦法在每逢節日、節氣之時,以公益文化活動的方式將其生動呈現給蘭州百姓。
其間,他不僅巧妙地設計了許多能夠參與互動的方式和環節,還廣邀相關非遺社團、民間組織各顯其能,分別以特色鮮明的方式在這些非遺活動里精彩綻放,為傳播、弘揚蘭州非遺文化、傳統漢服文化、本土節氣文化貢獻了積極的力量。
“二十四節氣是上古農耕文明的產物,也是我們百姓生活中一項承載豐富民俗事象的民俗系統。”安肖告訴記者:“它不僅在農業生產方面起著指導作用,同時還影響著人們的衣食住行和文化觀念,將天文、自然節律、民族進行了巧妙地結合,在不同的地域都衍生出了不同的節氣文化,是百姓文化認同的重要載體。”
立春時“打春”,驚蟄時“打小人”,冬至時“祭天”……在安肖的努力下,這些早已被人們遺忘的節氣活動開始陸陸續續重新出現在人們眼前,吸引了眾多市民的參與和圍觀。
“原來我們先輩的生活這么有儀式感,比起現在無聊的日子感覺好太多了。”“真沒想到,二十四節氣所具有的意義這么豐富,太有意思了。”期間,每一位親眼目睹了過程的人們無不露出了驚嘆的表情,因為這些特色鮮明的節氣文化不僅極大地豐富了他們對家鄉的認識,更將古老金城之美深深的“雕刻”在內心深處。
清代“花兒”唱出“金城四艷”
在蘭州民間,曾流傳著一首鮮為人知的“花兒”,歌詞里生動描述了清代曾膾炙人口的“金城四艷”,這也是蘭州早期有關金魚的人文描述,堪稱是古老金城一個鮮活的文化標識。歌中唱到:“紫斑牡丹谷雨天,南山百合盤中餐。苦水玫瑰紅艷艷,金魚擺尾看全年。”在這簡單、押韻的四句歌詞里,體現了早年間的蘭州人想象力真是豐富極了,竟然將牡丹、百合、玫瑰三樣植物和一種觀賞魚混搭在了一起,成就了這么一種生動、鮮活且極具生活氣息的“金城四艷”。
不僅如此,細細品味之間還發現,實際上這四句歌詞里還表達了一種有趣的概念:任你牡丹還是百合、玫瑰皆逃不過“花無百日紅”之命運的一眼,唯有艷麗多彩的金魚方能“四季常開水中花”,無論是盛夏還是酷暑,都能在美麗金城的千家萬戶自由遨游,總在那碧綠的水草襯托下“盛開”著。這些體態嬌小、色彩繽紛的金魚不僅為蘭州人帶來了怡情、養眼的美妙享受,更在年復一年里為蘭州人的休閑生活增添了靚麗、明艷的色彩。
《魚蟲雅集》中有云:“魚乃閑靜優雅之物,養之不獨清目兼可清心……”金魚,在中國傳統文化中象征著和平、幸福、美好、善良,是富有、吉祥的象征。如今,隨著時代的進步,金魚和人類生活的關系越來越密不可分,已經成為很多人休閑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為人們帶來了無窮無盡的樂趣和精神享受。
“如今在世界上,沒有哪一種觀賞魚像金魚一樣,承載了千年的文化歷史。”據安肖介紹,金魚在我國有著悠久的歷史,養魚史早在戰國時就有記載。古代紅色鯽魚在晉《述異記》中記載:“朱衣鮒,泗州永泰河中所出。”后被人類有意識的畜養成金魚。到了明代宮廷中盆養金魚多起來,宮中設有金魚盆置于案頭供皇帝賞玩。到了清代,宮廷中還設有專門的“養魚處”,其魚屋子、養魚池均由專職太監負責掌管。
他感慨地說:“這些嬌小多彩的金魚雖然源自山間溪水,卻一度憑借著優美的體態、婀娜的身姿、美好的寓意受捧于名人商賈、文人雅士的賞玩,最終散落民間走進尋常百姓家傳承至今。可以說,看似柔弱的金魚,卻凝結著民間雅趣文化的結晶,因此也被稱為‘國魚’,成為國粹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
讓更多的文化標識手手相承
近年來,為了弘揚中國傳統民俗文化,進一步繼承和發揚蘭州地區金魚觀賞文化,為蘭州文化旅游發展增光添彩,甘肅野谷藝韻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將發展傳統金魚文化旅游產業作為了一項重要發展目標,不僅積極籌備并成立了蘭州市金魚協會,還接連成功舉辦了數屆蘭州市“野谷藝韻”杯金魚大賽,并先后推出了蘭州金魚科普展、“金城有魚”國粹金魚文化展等精彩活動。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蘭州金魚協會還先后選送選手攜精品金魚參加了中國(福州)世界金魚大賽、中國(淄博)金魚大賽暨金魚產業高峰論壇等國內頂尖活動,蘭州本土金魚的觀賞文化也逐漸被推向了一個全新的高度。
“其實,我們就是醉心于對‘金城四艷’這一本土文化標識的挖掘和拓展。”安肖告訴記者:“因此我們想打造一個‘金城四艷’文化博覽園,圍繞牡丹、百合、玫瑰、金魚這四種本土文化標識進行展示呈現,期間還能衍生出很多文化類、生態類的項目。”
“雖然蘭州一直在快速發展,人們的生活方式也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但我還是希望歷史上很多具有代表性的文化不要隨著歲月的流逝而被人們忘記。”他感慨地說:“每一個地域所孕育出的文化,就像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人們的靈魂,是民族情感與家園精神的載體,我們有義務、有責任去守護、挖掘、弘揚自己的傳統文化,讓更多的文化標識手手相承。”
蘭州日報社全媒體首席記者 李超
- 2022-04-13漳縣三岔鎮 林語堂筆下的隴上名驛
- 2022-04-11苦水賞梨花
- 2022-04-11在“云端”領略甘肅非遺之美
- 2022-04-01探究環縣塔之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