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涇河傳》連載之五
八溝一河潤平涼
□景顥
頡河與涇河交匯處的八里橋南不遠,一座誕生了已有5億多年的古老山脈,像一位神態安祥的老人,靜靜地注視著山腳下一座千年老城。這座古老的山脈,就是太統山!山下的那座城,就是平涼城!
平涼這個名字的出現,最早緣于公元4世紀,前秦主苻堅以武力平定西涼的一場戰事。其時,南北朝互相對峙,前秦主苻堅是北方大地上最有力量的君主,他平定涼州割據政權的這次軍事行動,產生的直接成果至少有兩個:位于今河西走廊東部涼州(今武威)的前涼政權被平定;位于今涇河流域的隴東大地誕生了一個郡級建置——平涼郡。還有,這場戰爭的副產品,是在我國的古代漢語詞匯里產生了一個盡人皆知的成語——兵臨城下。
平定西涼的事件發生在公元376年,從那一年起,歷史上就有了一個平涼。
572年,北周武帝宇文邕在頡河北岸安國鎮油坊村原涇陽縣舊址設置了平涼縣;717年,為躲避吐蕃人的燒殺攻掠,唐代把平涼縣城由油坊村移至平涼城東,今柳湖鎮保豐村所在的三角城;791年,唐涇源節度使劉昌奉命在涇河南岸的坡地上新建了一座平涼城,這就是現在的平涼城。從那時起,“先有三角城,后有平涼城”的說法在平涼不脛而走,流傳了一千多年。
唐代平涼城的地理位置非常獨特,它既沒有遵從古時城池選址時恪守的山之陰水之陽的風水理論,也沒有選取依山傍水、避風向陽的涇河北岸,而是選擇了涇河南岸隆起的一塊條狀臺地。這自然與當時涇河流域嚴峻的戰略形勢有關——當時,吐蕃大軍時時襲擾,年年進犯,平涼成為唐朝西部迎戰吐蕃的前沿陣地,因此新城選址既要建在易守難攻的高地,又要考慮防水防洪的需要。從地理形勢上看,涇河南岸的川道較之涇河北岸更為開闊、更為平坦,方便交通,戰略優勢更為明顯。于是,平涼,這座誕生于戰爭,又在后來時時經受戰爭洗禮的城市就在這塊接近南山、被數條溪流拱圍的臺地上,開始了它長達一千二百多年的生命之旅。
平涼城所在的條狀臺地,西寬東窄,西高東傾,向西與三里原相連;向東,府城止于水橋溝,藩城、紫金城則一直綿延到東湖一帶。受西北大氣候的影響,雖然平涼地區歷來干旱少雨,但平涼城北有涇河繞城而過,城南有太統山發育的“八溝一河”環圍,一座西北城池能擁有如此豐富的水系,這不能不說是個奇跡。
平涼城南的八溝一河全部發源于那座5億年以前從海底升起的古老山脈——太統山,它的年歲甚至比崆峒山還要古老。八條溝由南向北流出,自西向東依次是鴨兒溝、白石溝、甘溝、鄭家溝、紙坊溝、水橋溝、任家溝、羊渠溝及大岔河,最后全部匯入涇河。其中,鴨兒溝、野貓溝、甘溝3條溪流在平涼城西,直接從城西匯入涇河,最靠近古城西門的甘溝河,緊緊擦著平涼城西來遠門流過,成為平涼西城墻天然的護城河,溝深水長是其主要特點;其他5條小溪均在城南交匯,從南城壕繞城而東流,拱衛的是南城墻。隨后折而向北,從中山橋穿城而過,流過城東和陽門,也是充當了護城河的角色,最后北流入涇河;最東面的是大岔河,如一條玉帶纏繞在平涼城東,直接注入涇河。不知是天造地設,還是機緣巧合,八溝一河從西、南、東三個方向將平涼城緊緊圍裹起來,形成了天然的屏障。在后來的一千多年里,在那個冷兵器時代,這些河水被巧妙地利用和改造,成為平涼城防御體系中非常重要的一環。而涇河似乎是有意為八溝一河的表演騰出了場地,從八里橋開始,她就遠遠地避開平涼城,安靜地從北山根的虎山腳下逶迤而過,波瀾不驚,悄無聲息,似乎是有意地要為平涼城的輾轉騰挪讓渡出空間。
八條溝,記錄著平涼城曾經的過往。八條河,譜寫出八水潤平涼的詩情與畫意。
鴨兒溝,在八溝之中最為靠西的上游,溝垴深入到太統山與麻武山相接的三道溝,水質最為優良,上個世紀90年代以后,這里成為平涼城區最早的水源地。1996年鴨兒溝垴第一次打出地下水,修建水廠時,我作為報社的記者實地前去采訪,水桶粗的一股水冒出地面有三四米高,雪白雪白,讓人心生歡喜。
野貓溝,在城西三里原與天門原之間,溝不深,水亦淺,由于干旱,后來直接成為季節河,夏秋雨季來臨,則有水流淌,若到冬春,則完全干涸,是八溝之中最不起眼的一條。
甘溝,源頭深入到太統山深處30多公里,因為水大流長,當地的老百姓把她叫水溝,后來水干了,就叫她甘溝,其實就是干溝。名字的改變,其實反映的是一條河流的歷史變遷。甘溝由于直接發源于太統山深處,流程長,每次暴雨過后,洪水從太統山深處刮出來的石頭鋪滿河床,大者如牛如羊,小者如斗如拳,雨過天晴,正午的太陽光一照,滿河灘白花花的一片,令人觸目驚心。也許正是由于甘溝河水太過威猛,太過霸氣,把太統山太多的土和石搬運到涇河川來,于是河床日漸隆起,顯得比其他地方都要高,成為平涼城西名副其實的“地上河”,由南而北,端直把遠道而來的涇河逼到北面的虎山腳下,倒為涇河南岸拓出大片平闊的川地來。
鄭家溝,住戶中多鄭姓,曾經有人把它與《水滸傳》里描寫的北宋時渭州城州橋下賣肉的鄭屠戶聯系起來。唐代末年,被吐蕃攻陷的渭州,從渭水河畔喬遷到涇河邊的平涼城來,直到宋代末年,平涼還被稱作渭州。如此看來,《水滸傳》里魯提轄拳打鄭關西時,真有可能在平涼。但這畢竟是小說,情節是虛構的,場景是人設的,無法將其與現實聯系起來。真實的情況是鄭家溝所在的土壩村,因為長期遭受水患,民國時候曾在溝里筑起了幾道擋水的土壩,有頭壩、二壩、三壩之說,土壩村的名字即由此而來。在溝口,有一座著名的圓通寺,由于緊臨城區,一年四季香火旺盛,每月初一、十五,香客盈門,紫煙裊裊,晨鐘暮鼓,不絕于耳。
紙坊溝的名字自帶書卷氣,文化味兒最濃。其起源最早可追溯到明末清初,大量制造土紙的作坊麇集于此,民國時達于鼎盛。大概在上個世紀三四十年代,抗日戰爭烽火連天,日本人的鐵騎逼近潼關,很多人認為西安會失守,因此陜西、河南和山西的一些客商和官宦人家紛紛攜家帶口,到平涼置辦產業。一時間,各色人等云集平涼,十里長街商貿繁榮,甚至出現了老一輩平涼人津津樂道的河南梆子與西府秦腔唱對臺戲的盛況,被時人稱為“風攪雪”。這是近代平涼歷史上一段難得的黃金時段,也是平涼城畸形發展的繁榮時期,小小平涼城人口驟增,城里住不下,生意人便大多數集中居住在南河道一帶。紙坊溝兩邊則集中了大量的私人作坊,其中尤以紙坊數量為最,這條溝也因此被稱作紙坊溝。直到今日,一些自幼生活在平涼的老人還依然能回憶起六七十年前紙坊溝里的熱鬧歲月。賈平凹在他的長篇小說《山本》中,一開始就描繪了一個南面有紙坊溝、北面有虎山的小城,其實就是以平涼作為背景的。1945年以后,隨著抗戰結束,那些前來平涼蹭生活的外地商賈們紛紛離去,紙坊溝也恢復了昔日的寧靜。接近溝口的臺地上,有一座二郎廟,天下的二郎廟很多,供的都是二郎神楊戩。偶爾去游,我總會想起小時候讀過的一篇有趣的《二郎廟碑文》:“二郎者,乃大郎之弟,三郎之兄而老郎之子也。夫人皆有死,二郎人也,于是二郎死,于是有二郎廟。廟前有大樹,人皆曰樹在廟前,而我獨曰廟在樹后,左鐘樓,右鼓樓,鐘聲當當,鼓聲咚咚,是為記。”這文字幽默得可以,一看就是民間高人的手筆,但描寫的顯然不是此處的二郎廟。
水橋溝又叫浚谷,這是一個古老的河溝。趙時春生活的明代,就已經有了浚谷的稱謂,“闊及步,源達三十里,入于涇”。平涼人常常引以為傲的趙時春,1509年生于平涼城南的浚谷村,字景仁,號浚谷。1522年13歲中舉,18歲中進士,任兵部主事。他官最大時做到四品,卻一生宦海沉浮,經歷坎坷,三次被征用,三次被罷免,為朝廷效力的時間加起來不足十年。第一次、第二次是因為直言被免官,第三次是因為用兵草率被罷黜。趙時春一生的官場遭際,真正是陰差陽錯,造化弄人。對趙時春個人來說,當時的遭遇多少有點令人遺憾,畢竟這官做得一點也不爽,但對于明朝的文學史,乃至于對后來整個平涼的歷史來說,卻是因禍得福。世上少了一個平庸的官員,卻多了一位杰出的文學家。他被罷官后回到平涼,一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終老平涼,賦閑在家16年,期間寫作了大量的詩文,編撰了后來被譽為“關中十大志書”之一的《平涼府志》,為家鄉留下了一筆豐厚的文化財富。他的詩氣勢宏偉,辭章瑰麗,頗得時人好評,以曠世詩才躋身明代嘉靖八才子之列。趙時春居住的地方,是水橋溝的一個分支——紅照壁溝,據說趙時春家里有一塊紅照壁,這個溝因此而得名。500多年前的水橋溝,溪流淙淙,薄霧蒙蒙,煙云縹緲,綠意盎然,所以在趙時春的筆下,“浚谷煙村”就成為平涼八景之一,與崆峒曉翠、涇渡石虹、龍泉滴珠、太統屯云、天臺夜月、柳湖晴雪、槐蔭塔影一起,成為那一時代平涼城的真實寫影。
大岔河是平涼城最東面的一條河,是唯一叫河而不叫溝的,足見其規模。大岔河發源于麻川,谷深林幽,溪流沉靜,兩邊石壁森然,高可十數丈。又有分支老林溝,發源于峽門鄉與麻武鄉交界處,溝內林木繁茂,花草叢生,飛瀑流泉,比比皆是,溝壑縱橫,成嶺成峰。除了有豐富的草山和林木資源,還有鳳凰嘴、牛鼻子山、二郞擔山等自然景觀。其間最引人入勝的是10多處天然瀑布,為平涼城近郊所罕見,是人們休閑郊游的好去處。大岔河道平坦寬闊,河水徑直入涇,川道處于平涼至天水的交通要道——天平公路上,近年有史學家實地考察后認為,大岔河東口與涇河川道交接處,曾是先秦所設的烏氏縣城所在地;清朝末年陜甘總督左宗棠坐鎮平涼時,曾在大岔河兩岸安置回民數千人,從而帶動了當地經濟的發展。
平心而論,平涼城八溝一河九條水,聲名都不大,有的名字甚至有點俚俗野趣,但她們卻都來自海拔2300多米的太統山巖層深處,水流清澈,水質優良,滋養了平涼古城一千多年,水養城,城依山,山水相依上千年,在平涼當地的老百姓中有很好的口碑。
(平涼日報)
- 2022-04-18詩仙李白的“探月”抱負,敗了
- 2022-04-15民國時期商業廣告里的金城往事
- 2022-04-14平涼大堡山伏擊戰
- 2022-04-12古絲綢之路的必經之道——隴山古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