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筑牢文物安全防線的“甘肅經驗”
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 施秀萍 通訊員 賀定軍
文物安全是文物保護的紅線、底線和生命線,是弘揚優秀傳統文化、維護國家文化安全的重要內容。
省第十三次黨代會以來,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文物保護工作,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對文物安全作出重要指示批示,對文物安全工作提出新的更高要求。
“甘肅是文物資源大省,文物眾多、類型多樣,地位重要、分布廣泛,守好文物安全責任重大、使命光榮、任務艱巨。” 省文物局局長程亮說,甘肅文物系統始終錨定“西部領先,全國一流”的文物安全工作目標,始終將文物安全放在首要位置,修訂完善行業管理制度,建立健全安全責任體系,深入開展專項行動,全力實施“三防”項目,全面推進文物安全信息化建設,堅持問題導向,精準補齊短板,拉緊責任鏈條,積極探索形成文物安全工作的“甘肅經驗”,確保了全省文物安全持續穩定向好的發展態勢。
——健全制度,夯實守護文物安全的基礎保障。
規范管理,制度先行。
《甘肅省文物局文物違法案件督察辦法》《甘肅省文物安全防護工程管理辦法》……近年來,甘肅省文物局先后制定出臺了系列管理辦法,使文物違法案件督察督辦有章可循、有法可依,使文物安全防護工程管理工作邁上了規范化軌道。
深化改革創新,聯合省紀委監委、公檢法等八部門,出臺《甘肅省涉案文物管理移交暫行辦法》,從鑒別暫存、安全保管、鑒定評估、文物移交等7個方面對涉案文物管理移交各個環節作出了14條具體規定,涵蓋涉案文物保護管理移交的全流程,為全國規范涉案文物保護管理蹚出了新路子。
——三級聯動,織密守護文物安全的防控網絡。
文物保護,重在防患于未然。
“我們三級聯動,多措并舉,切實織密安全‘防護網’。”程亮說,在文物安全工作中,省文物局全面落實《甘肅省文物安全管理辦法》,省、市政府將文物工作納入市、縣政府年度考核內容,縣級政府向社會公布了轄區內所有不可移動文物和文物收藏單位的安全管理直接責任單位,建立完善了文物安全省、市、縣三級責任制,構建了縣、鄉、村文物安全三級責任體系,基本形成一張細密的、緊實的、覆蓋全省的文物安全防護網。
在此基礎上,各級文物行政部門和文物博物館單位落實全員文物安全責任制,建立了文物安全“層層負責、人人有責、各負其責”的內部責任體系。各級文物行政部門突出重要時間節點,定期不定期深入開展文物安全大排查,省文物局每年分赴14個市州和蘭州新區開展年度文物安全大檢查,倒逼責任落實,消除安全隱患,堵塞安全漏洞,確保文物安全。
——科技賦能,提高守護文物安全的智能化水平。
近年來,我省積極爭取中央財政和省財政加大對文物安全防護工程投入,以石窟寺、重要遺址墓群、文物建筑、革命文物和博物館為重點,推廣應用文物安全防護先進技術和裝備,加大文物安全科技防護力度,探索試點野外文物集中連片監控,推動全省文物安全監管平臺建設,持續開展文物安全防護工程建設,不斷擴大安全防護設施設備覆蓋面,全省文物博物館單位安防、消防和防雷設施建設成效顯著。
省第十三次黨代會以來,全省共投入資金4.2億多元,實施文物安全防護項目188個,全面提升了重要文物單位的安全防范能力。
——聯防聯控,凝聚守護文物安全的強大合力。
“只有堅持文物安全和違法案件‘零容忍’,始終保持嚴打嚴防高壓態勢,推動形成多部門聯防聯控機制,堵塞文物違法和犯罪的漏洞,才能為文物安全提供有效保障。”省文物局副局長陳于柱說,近年來,甘肅文物系統積極與公安、檢察、消防救援、宗教等部門建立長效協作機制,聯合應急消防、宗教等部門開展文物安全檢查,聯合省檢察院開展國有文物保護檢察公益訴訟專項監督活動,聯合省公安廳開展打擊防范文物犯罪專項行動,形成文物安全聯防聯控聯治新格局。
- 2022-05-06隴原豐富文旅產品伴游客開心過節
- 2022-04-28甘肅非遺:書寫奮進詩行 展現隴原風采
- 2022-04-28“甘肅省非遺影像展”開始作品征集
- 2022-04-28甘肅省文旅廳為非遺工作者送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