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文物結緣,隴港兩地共譜友誼篇章
甘肅與香港,地理上雖然相距甚遠,文化底蘊亦分別以絲路文明和海洋文明見長,但卻因文物而結緣,三十多年來譜寫了一頁頁動人的友誼篇章。
改革開放之后,香港愛國人士在積極參與內地經濟建設的同時,有識之士也將關注的目光投向祖國文物保護事業;西北大漠深處的文物寶庫——敦煌,更是焦點所在、情結所系。
1985年,邵逸夫先生捐款千萬港幣,為莫高窟、榆林窟和西千佛洞數百個洞窟安裝鋁合金窟門,為莫高窟百余個洞窟安裝用于防護壁畫的玻璃屏風。這一善舉至今仍是香港愛國人士大力支持國家文物保護事業的典型事例之一。
香港也是敦煌學研究的一個中心。1987年6月,中國敦煌吐魯番學會、香港中文大學與香港中華文化促進中心在香港聯合舉辦“國際敦煌學吐魯番學學術會議”,中國大陸及香港、臺灣地區學者和法、美、加、澳、日、印等國學者與會,這是大陸及港臺地區敦煌學者的首次“聚首”。會議期間,香港中文大學文物館還與上海博物館聯合舉辦“敦煌吐魯番文物展覽”。20世紀90年代以后,國學大師饒宗頤創建香港敦煌吐魯番研究中心,多年來成果豐碩,嘉惠學林。2000年7月,敦煌研究院、香港大學中文系、香港中華文化促進中心、香港商務印書館等機構聯合在香港舉辦“紀念敦煌藏經洞發現一百周年敦煌學國際研討會”。
熱愛敦煌藝術和中華文化的香港人士還積極為敦煌文物保護與敦煌文化弘揚籌集資金。2002年,香港熱心人士發起敦煌佛跡功德林計劃為莫高窟治沙工程募得大批善款。2010年11月,“香港敦煌之友”在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注冊為非營利公益團體,旨在為敦煌石窟保護募集資金,助力敦煌文物數字化、敦煌文化傳承弘揚等領域。
2015年8月,敦煌研究院與香港特區政府康樂及文化事務署簽訂合作協議,標志著隴港兩地搭建起在港傳承弘揚敦煌文化的頂層框架。
香港既是亞洲藝術之都,近年亦連續舉辦博物館節,著力打造博物館之城。20世紀90年代中期以來,甘肅文物展覽多次在香港舉辦,獅子山下、香江之畔,絲路文化和敦煌故事的不朽傳奇余音繞梁,有力提升了甘肅美譽度與文化影響力。
1995年7月13日,由香港文化藝術基金會、中國對外文化交流協會、甘肅省文化廳、剛毅投資有限公司主辦的“敦煌藝術展”在香港中國文物展覽館開幕,展期20天,觀眾達3萬余人次。這是甘肅文物展覽在香港之“首秀”。
時隔近20年后,甘肅文物開始在香港密集登場、驚艷亮相,掀起了一陣陣“敦煌熱”“甘肅熱”。
2014年11月至2015年3月,“敦煌——說不完的故事”文物展覽在香港文化博物館展出;其間觀眾量近20萬人次,單日最高觀眾量近6000人次,創香港文化博物館歷次展覽觀眾量之最。同時還配套舉辦各類社會教育活動23次,在香港社會引起熱烈反響。
2015年6月,“漢武盛世:帝國的鞏固和對外交流”文物展覽在香港歷史博物館開幕, 來自敦煌研究院、甘肅省博物館、甘肅簡牘博物館、蘭州市博物館、靈臺縣博物館和成縣博物館的13件(組) 甘肅文物參展;當時,筆者作為代表團成員應邀參加開幕式并為香港媒體講解部分參展甘肅出土漢代文物。
2017年11月至2018年3月,“綿亙萬里——世界遺產絲綢之路”文物展覽在香港歷史博物館展出;甘肅共有19組44件文物參展,包括甘肅省博物館藏三彩胡人牽駝俑、甘肅簡牘博物館藏康居王使者冊、天水市博物館藏伎樂俑、甘州區博物館藏波斯庫思老一世銀幣等。
2018年7月至10月,由香港特區政府康樂及文化事務署與敦煌研究院共同主辦的“數碼敦煌——天上人間的故事”展覽在香港文化博物館展出,展品76件(套),其中文物37件(套)。此次展覽的最大亮點是敦煌文物數字化保護展示成果的集體呈現,包括原比例復制的莫高窟第285窟,以數字技術展現的莫高窟第45窟、254窟和61窟五代時期大型壁畫《五臺山圖》等,觀眾可以借助互動裝置深入品味敦煌文化的博大精深。展覽期間,敦煌研究院和香港文化博物館還聯手推出包括講座、音樂會、展演在內的百項敦煌文化社會教育活動。
民心相通,是隴港兩地文物緣的另一條重要紐帶。
1997年7月,為慶祝香港回歸祖國,甘肅省文物局通知全省各級各類博物館、紀念館和對外開放文物保護單位,自7月1日至8月1日,對持有香港特別行政區證件的香港同胞實行免費接待和義務講解。
1998年2月,中華青少年歷史文化教育基金在香港成立,時任香港特首董建華先生出任名譽贊助人;同年6月,由該基金支持的中華青少年歷史文化教育交流團在香港組建。2001年7月,包括部分香港大中學校師生在內的香港中華青少年歷史文化教育交流團赴甘肅參觀考察,這也為隴港兩地教育界以文物為紐帶,開展交流互動提供了良好開局。以2016年為例,初春三月,蘭州大學和香港大學聯合舉辦“敦煌絲綢之路歷史與文化考察課程”活動,考察團團員包括香港大學師生60余人,自蘭州出發沿古絲綢之路先后參觀了永靖炳靈寺、武威天梯山石窟、武威文廟、西夏博物館、羅什寺塔、張掖大佛寺、高臺縣博物館、雷臺漢墓、馬蹄寺石窟、敦煌莫高窟、陽關、玉門關、河倉城、鳴沙山—月牙泉等歷史文化遺產。同年暑假,蘭州大學又與香港城市大學聯合舉辦“中國文化:歷史與哲學暑期考察課程——以敦煌與甘肅河西走廊為中心”活動。
香港愛國人士向甘肅捐贈文物,近年來亦屢見報道。2010年5月,收藏家嚴輝夫婦成為向甘肅省博物館捐贈文物的“香港第一人”;甘肅省博物館專門策劃舉辦了包括五十件受捐瓷器在內的“香港嚴輝先生捐贈文物展暨新征集文物展”以示答謝。2011年11月,香港實業家、金融家郭炎先生將其收藏的兩件甘肅禮縣大堡子山遺址出土鷙鳥形金飾片和一套大堡子山遺址出土金鎧甲片捐獻國家(后于2018年9月調撥入藏甘肅省博物館)。2018年11月,香港收藏家楊緒昌、柯金針伉儷及嚴輝向甘肅省博物館捐贈包括青釉蛙形雙系壺、青釉辟邪、青花點彩五管瓶、青釉貼花鳳紋雙耳瓶、青釉鏤空三足薰、印銘高領灰陶罐等在內的一批漢至宋代陶瓷器文物。
古絲綢之路特別是河西走廊上的文物古跡,串聯起了隴港兩地民眾的家國情懷;世界文明長河中的璀璨明珠——敦煌更是隴港兩地民眾共有的精神家園。前賢的努力與奉獻已經獲得高度評價與認可——邵逸夫、饒宗頤等香港愛國人士被國家有關部門授予“敦煌文物保護研究特殊貢獻獎”,以樊錦詩先生為代表的敦煌學人亦獲授香港相關機構之學術榮銜與獎項。文物結緣、民心相通,是隴港兩地官方與民間的共同愿景。撫今追昔,后來者自當繼續努力。
奔流新聞特約撰稿 史勇
- 2022-07-01第四季黃河之濱百日音樂展演主題活動傾情舉行
- 2022-07-01長篇兒童幻想小說《羚羊回家的路》出版
- 2022-06-30敦煌文化環球連線首次走進非洲大陸:共享中國“和文化”
- 2022-06-30大革命洪流中的蘭州青年婦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