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南佐遺址將帶來怎樣的黃土高原史前文明風貌?
南佐遺址的面積是二里頭遺址的兩倍,核心區域與另一中華五千多年文明史實證——良渚古城遺址的中心區域莫角山臺城一樣大
南佐遺址應是探索早期中華文明的關鍵性核心遺址之一,對于客觀認識黃河中游、黃土高原尤其是隴東地區在中華文明起源和形成過程中的關鍵地位,對于實證中華五千多年文明史,具有重要的意義
文 |《瞭望》新聞周刊記者 何問 梁軍
涇渭流域的黃土高原之上,歷史勾勒出這樣一幅景象:距今約五千年前,一群先民聚居于現在甘肅省慶陽市境內的董志塬地區。他們建造了氣勢恢宏的大型宮殿建筑,掌握精湛的制陶工藝,日常食用小米和水稻。
中華文明從哪里來?位于甘肅省慶陽市西峰區后官寨鎮南佐村的南佐遺址,提供了探尋答案的重要線索。
大型宮殿式建筑布局規整、高等級陶器集中出土、大量水稻遺存來源待考……這座仰韶晚期至廟底溝二期的高等級大型聚落遺址,以其獨特的歷史印記向公眾證明,這里應是探索早期中華文明的關鍵性核心遺址之一。
“南佐遺址價值獨特,且體現出強大的社會公共權力,顯示隴東地區當時已進入早期國家或者文明社會階段,這對于實證中華五千多年文明具有重大價值。”南佐遺址聯合考古隊領隊、中國人民大學歷史學院考古文博系教授韓建業說。
遺址規模大
2021年,經國家文物局批準,由甘肅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中國人民大學、西北工業大學、蘭州大學等單位組成的聯合考古隊,于6月至10月間對南佐遺址展開新一輪考古工作。
南佐遺址,早在20世紀50年代末的一次文物普查中就從黃土深處“露頭”。它分布在甘肅東部最大的塬地董志塬之上,西側為河道,北側2千米處及南側為沖溝和斷崖。
20世紀80年代至90年代,前后六次發掘共計揭露了1300平方米的遺址面積。2012年4月,國家文物局對南佐遺址保護規劃編制立項。甘肅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于2014年和2020年先后兩次對南佐遺址進行考古勘探,并組織專家對南佐遺址開展現場調研座談和考古調查。
2021年,塵封約五千年的歷史記憶再次被開啟。年代學、環境考古、動植物考古、遙感、土壤微結構、殘留物分析、陶器科技分析等多學科研究,與考古工作同步展開。
在不斷豐富的考古證據支撐之下,南佐遺址的輪廓越發清晰完整。
從遺址結構來看,南佐遺址外環壕以內總面積達600萬平方米。其核心區由環壕環繞的九個30至50米見方的大型長方形夯土臺(基)和位于中央的大型夯土建筑區組成。“九臺”對稱分布于聚落中央,圍合區域面積約30萬平方米,外圍有兩重環壕環繞。宮殿區位于“九臺”北部中央,主殿F1位于宮殿區中央。以F1為中心,周圍附屬若干夯土建筑。
龐大的建筑體量和夯護規模,無聲訴說著約五千年前“南佐文明”的輝煌壯麗。
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教授張弛表示,南佐遺址的面積是二里頭遺址的兩倍,核心區域與另一中華五千多年文明史實證——良渚古城遺址的中心區域莫角山臺城一樣大。
其中,主殿F1建筑面積超過800平方米,室內部分面積達630平方米,東西長約18米、南北長約35米,坐北朝南,被一道隔墻分為前廳、后堂,隔墻開有三座門。這個距今約五千年的房屋,被考古學界認為是我國同時期室內面積最大的單體建筑。
“遺址總體規模、核心面積、房子體量之大均前所未有。”張弛說。
位于甘肅省慶陽市的南佐遺址的“宮殿區” 南佐遺址聯合考古隊供圖
出土文物等級高
在這次考古發掘工作中,F1東側的祭祀儀式性場所F2,集中出土了大量等級極高、極為特殊的祭器或禮器,包括數百件大小不一的箍白泥附加堆紋的夾砂罐,以及部分白衣陶簋、大型彩陶罐等。
其中不少陶器,為黃土高原涇渭流域首次出現或較為罕見。比如,出土修復的大型彩陶罐,最大腹徑達78厘米、高68厘米,是該區域同時期出土的最大彩陶罐;白陶帶蓋圈足簋的陶胎最薄處僅一兩毫米,也屬首次發現。
此外,F2還出土了大量涂有朱砂的石鏃、骨鏃等,類似后世周天子賞賜諸侯的“彤矢”。出土的動物骨骼,主要包括家豬和鹿角,也有少量綿羊骨。
韓建業表示,F2出土的大量器物,大部分不屬于日常生活實用器具,應該與祭祀等特殊活動有關。而其中大量的水稻和特殊的動物遺存,也表明了大型夯土建筑區的祭祀和禮儀功能。
此外,在南佐遺址核心位置和周邊窖穴內,考古隊還發現大量炭化水稻遺存,這在黃土高原地區極為罕見。
南佐遺址聯合考古隊隊員張小寧介紹,考古隊現正依托科研機構對這些水稻遺存進行同位素分析,以研判其具體來源。如果是本地所產,將對研究西北地區稻作農業起源有重大意義;如果來自其他水稻主產地,則有可能成為南佐當時實現區域控制的證據。
專家們認為,凡此種種,都體現出南佐遺址強大的王者氣象,顯示隴東地區當時已進入早期國家或者文明社會。
韓建業說:“南佐遺址應是探索早期中華文明的關鍵性核心遺址之一,對于客觀認識黃河中游、黃土高原尤其是隴東地區在中華文明起源和形成過程中的關鍵地位,對于實證中華五千多年文明史,都具有重要的意義。”
持續發掘隴東史前遺跡
從南佐遺址展現出的文明景象,可以窺見當時社會的復雜程度。
外有夯護、內有宮殿的大型建筑區,與祭祀相關的高規格精美禮器……都是我國都城和禮制傳統的實物承載。而如此大型的工程設施和都邑建設,專業化程度如此高的手工業技術等,也可使人聯想到當時較大空間范圍內人力物力集中調配的壯觀場景。
目前,中華文明探源工程已經回答:五千多年中華文明確有實證,但追溯的進程并未結束。在中國傳統農耕文明肇始地之一的隴東地區,南佐遺址就像一把鑰匙,或將幫助我們進一步看清中華文明從“滿天星斗”到“月朗星稀”的歷史演進過程。
在國家文物局舉辦的2021年第四季度“考古中國”重大項目發布會上,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所長陳星燦表示,在黃河流域隴東地區,出現如此大規模且結構講究的建筑遺存,還有高等級陶器集中出土,某種程度上改變了此前學界對該區域早期文明進程的看法。
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教授李水城在這次發布會上說,從南佐遺址與此前在甘肅省天水市發現的另一史前遺址大地灣遺址來看,目前仰韶晚期發現的重要遺址大多位于甘肅東部,這充分證明了該區域在中華文明起源中的重要位置。
2022年6月11日是文化和自然遺產日,適逢為期五年的新一輪考古發掘工作啟動滿一年。據悉,考古隊已經啟動了對宮殿區南邊區域的發掘,新發現部分疑似踩踏面或道路遺跡現象。
南佐遺址將為我們帶來怎樣的黃土高原史前文明風貌,值得期待。探源中華文明的隴東故事,未完待續。
- 2022-08-02考古證實:世界文化遺產點鎖陽城遺址內的塔爾寺建于隋唐
- 2022-04-14四壩灘:史前東西文化交流融合的中轉站
- 2022-06-14為窟“著史”——麥積山石窟考古觀察
- 2022-06-13南佐遺址:5000年前大型宮殿建筑的神秘面紗期待被揭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