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大河奔騰看甘肅】
生態洮河幸福長

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 楊唯偉 通訊員 陳文進
金秋時節,走進地處臨洮縣南部的洮河國家濕地公園,河面倒映著翠綠的山峰,翩翩飛舞的白鷺不時掠過水面,泛起層層漣漪。
洮河,自青海省西傾山東麓發源,一路向東經海顛峽流入臨洮縣,流經縣內9個鄉鎮115公里,于永靖縣注入劉家峽水庫,年過境水量46億立方米,屬國家一級保護水系。
近年來,臨洮縣積極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加快建設人水和諧的幸福洮河。
高位謀劃 頂格推動
走進洮河臨洮縣肖家河河段,昔日坑坑洼洼的河道已變身為水波瀲滟的濕地公園。
臨洮洮河國家濕地公園工作人員晏妙珠介紹,“2016年,縣里實施了洮河國家濕地公園項目,對洮河周邊環境進行綜合治理。如今的肖家河河道平整干凈,吸引了不少游客和村民觀光游覽。”
臨洮縣把洮河作為最大的資源稟賦,構建了“一河兩岸三區五大板塊”的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格局,并按照“一廊三區多點”的空間布置,編制了概算總投資8.68億元的《臨洮縣洮河生態廊道建設治理規劃》,推動洮河臨洮縣全段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
如今,臨洮洮河國家濕地公園已完成建設任務,形成了“生態保育區、恢復重建區、科普宣教區、合理利用區、管理服務區”五大功能區布局。辛店至紅旗段生態廊道及水環境整治項目已先期開展河內灘面修復工作,將通過采取生態修復灘地、綠化岸坡坡面、建設濱水慢行系統和生態濕地工程等措施,進一步提高河道自凈能力。
數字賦能 智慧管河
在臨洮縣智慧水利調度中心,記者通過監控畫面看到,隨著無人化自動停機坪系統啟動,一架無人機從洮河沿岸的居民小區起飛,對洮河城區段河面進行全方位巡查,巡查影像和數據信息等實時傳輸到智慧水利平臺。
臨洮縣河溝道眾多,傳統的人工巡查難以對河溝道“四亂”問題進行及時發現處理。針對河道管護中存在的短板,今年以來,臨洮縣啟動了臨洮縣智慧水利建設工程,著力構建空天地一體化的河道治理體系。
目前,已在洮河干支流和水庫、水電站、淤地壩等重點部位、敏感水域安裝智能監控244處,安裝全景AR鷹眼監控2處、高光譜多參數水質監測儀3臺,對水質進行智能監測預警。與此同時,在洮河城區段設置了電子安全柵欄,并利用遙感衛星對河溝道“四亂”問題進行智能分析,全面提升了河道水域智能化監控水平。
“巡河無人機能進行自動巡檢、自主充電、自動化處理數據,為我們第一時間處置河溝道方面的問題提供了技術依據,推動了河道管護以‘人巡’為主向‘技巡’為主的轉變。”臨洮縣河長辦負責人何學科介紹。
在建成智慧水利電子沙盤的基礎上,臨洮縣完成了洮河縣城段數字孿生流域建設,計劃年內完成洮河臨洮全段數字孿生流域建設,通過進一步健全完善“河長+”和“智慧水利+”等工作機制,著力創建美麗幸福河湖,真正把洮河流域打造成為全縣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生態線、生命線、生活線。
健全網絡 凝聚合力
每天清晨,杜東升都會到改河溝沿岸巡查。杜東升是臨洮縣辛店鎮下杜家村支書,他還有另外一個身份:改河溝下杜家村段“村級河長”。
“前些年,改河溝道內亂倒亂排現象比較普遍,河道環境衛生也沒有定期清理,河道臟、亂、差成為老百姓的‘堵心事’。”杜東升說。臨洮縣從解決河道環境“無人管”方面入手,建立健全了“縣鄉村”三級河長體系,創新推行“河長+”工作機制,健全“一條河流管到底、重點任務督到底、紀律責任追到底”的河道環境責任保障體系。以河道“清四亂”和人居環境整治等行動為抓手,先后實施了水土流失治理、河溝道治理、中水回用、垃圾發電和城鄉污水處理等項目。
“我們建立了河道環境督查交辦工作制度,將各鄉鎮河長辦問題整改情況納入政府履責考核體系,通過運用督考‘指揮棒’,倒逼河長制責任落地見效。”何學科說。
以水為脈,以綠為軸,幸福洮河正展現出勃勃生機。
- 2022-09-21甘肅文化旅游展區在2022中國—東盟博覽會旅游展大放異彩
- 2022-09-2116個項目攬14金 青少年游泳賽蘭州隊稱霸泳池
- 2022-09-20甘肅作為主題省亮相2022中國—東盟博覽會旅游展
- 2022-09-19蘭大學子探訪永豐傳統文化助力古村保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