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二十四節氣】 仲冬至 雪盛時
編者按
冬至大如年,人間小團圓。
古人云:陰極之至,陽氣始生,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長之至,故曰“冬至”。冬至,又名“一陽生”,亦稱“數九、冬節”“長至節”“亞歲”等。《載敬堂集》載:“夏盡秋分日,春生冬至時。”冬至節,春之先聲也。此時,白雪卻嫌春色晚,故穿庭樹作飛花。
冬至有三候:一候蚯蚓結;二候麋角解;三候水泉動。從冬至開始,太陽直射點不再是離我們越來越遠,一個新的循環即將開始,當太陽開始從南半球回歸時,溫暖也就在不遠之日。
文/李萍
冬日暖陽下,院子里曬太陽的老太太們聊著閑天、拉著家常。她們有一搭沒一搭,說著快要到來的冬至:天要冷了,數九寒天的日子要到了,過了冬至誰家姑娘要出嫁誰家要娶親、誰家上大學的孩子要回來了……老太太們似乎都對左鄰右舍適齡男女的婚事很上心,對姑娘們單歲出嫁很操心,也在聊天中把一方水土的風俗習慣顯現得淋漓盡致。
冬至,又名冬節、日短至、亞歲,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22個節氣,一般在每年陽歷12月21日至23日之間。
書上對冬至的介紹解釋都是一致的:太陽直射點南行的極致,冬至這天太陽光直射南回歸線,太陽光對北半球最為傾斜,太陽高度角最小,是北半球各地白晝最短、黑夜最長的一天……
24個節氣都有三候,冬至的三候與夏至的大相徑庭,“一候蚯蚓結;二候麋角解;三候水泉動。”意思是說,到了冬至的第一個五天,土壤中的蚯蚓仍然蜷縮著身體;到了第二個五天,麋感陰氣漸退而解角;到了第三個五天,山中的泉水可以流動并且有溫熱。
博大精深的中國傳統文化,蘊含著很多大道至簡,而老太太們不管文字描述還是聊天閑扯,都是憑生活經驗和感知來說冬至習俗的。
她們會聊下雪天吃馓飯如何舒坦,陰天吃苞谷面疙瘩如何瓷實,偶爾跟著吃暖鍋如何燙嘴暖心等。她們在閑聊中用食物來映襯冬至的暖與冷。
有的老太太說冬至想捏油扁食或油餃子(豬油切蔥花拌面粉做餡捏的),換個吃法。
有的老太太則按部就班,說添歲數,還是應該吃臊子面。
有的老太太說,臊子面和扁食餃子都吃,既添歲數又不凍耳朵。
如此,冬至的習俗在老太太們的閑聊中顯山露水。吃臊子面、吃餃子、增歲數、祭祖……
冬至一過,頭幾天還感覺不出,三五天之后,天色黑的遲了,七點鐘吃飯不再是夜晚之感。天倒是越來越冷了,不是字面意思“冬要終至”,而是真正寒冷的日子才開啟,進入“數九”的日子。
老人們對“數九”很在意,他們在一個9天又一個9天里掐算過年的日子和立春的日子。他們也知道,從冬至到春風的日子里共有9個9天,一共81天,81天后天氣轉暖,春天,也就來了。
有數九寒天,便有三伏天,因此民諺有“夏至三庚入伏,冬至逢壬數九”的說法。
冬至既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節氣,又是漢族傳統節日之一。生活的儀式感在有些節氣里顯得更重要,冬至還要更隆重一點,在餐廳過冬至的人比比皆是,畢竟依照習俗長了一歲,也算是大家一起早些跨年。
祭祖,在冬至節是必不可少的,備好祭拜的食物,寄托哀思,緬懷九泉之下的親人們,在冬至這天的重視程度不亞于清明節。
南方北方差異大,生活風俗習慣各不相同,飲食文化自然各有特色,就說冬至這天的美食,我們甘肅人會習慣在冬至節吃面食、吃餃子、蒸包子、品嘗牛娃子飯、壘火堆等。
不管是餃子還是扁食,或者包子,餡料根據喜好口味種類較多,韭菜、芹菜、白菜、蘿卜、香菇、大蔥肉的,雞蛋拌菠菜、韭菜、木耳、包包菜等素的,豬肉、羊肉、牛肉、魚肉及蝦仁,喜歡怎么吃就怎么做。而扁食與餃子捏的花樣也是吸人眼球的,有的像元寶、有的像麥穗、有的像盒子、有的像珍珠,就是麥穗也有幾個花樣。一個個餃子把心靈手巧詮釋得十分精準。
冬至節吃餃子的習俗,據說是因紀念“醫圣”張仲景冬至舍藥留下的。有文字如此描述餃子與張仲景:相傳,以前冬至時人們是吃面條的,有一年冬至,“醫圣”張仲景突然發現窮人面黃肌瘦,不少人耳朵都凍壞了,于是他讓弟子們支起大鍋,將羊肉、辣椒和一些祛寒溫熱的藥材作料餡,用面包成耳朵樣的“嬌耳”,下鍋煮熟分給人們吃。吃了的感覺渾身溫暖耳朵發熱,就這樣治好了人們的耳傷。后來每年到冬至這天,人們效仿“醫圣”傳授的做法包“嬌耳”吃。時日久了,“嬌耳”因為包的面皮不一樣,叫法也不一樣,有“扁食”和“餃子”兩種叫法。
扁食與餃子的區別在于形狀,扁食的面皮是梯形,餃子皮則是圓形,包的手法也不一樣,形狀自然不一樣。“冬至吃了扁食,不怕凍壞耳朵”的說法也就一直流傳了下來。
但是在隴上好多地方,依然流傳著冬至吃臊子面(也就是長面條)的習俗,吃臊子面,添歲數,孩子們長了一歲,老人們又增壽,有“長命百歲”“長長久久”之意。
對習俗講究一點的人家,吃長面不要掛面或機器面,要么拉成拉條子,要么是手搟面,做上一鍋羊肉、西紅柿、洋芋丁、豆腐水粉做的臊子,配菜則是葷素皆有,硬菜少則三個,多則五個,把過年該上的都上了,使得冬至的隆重程度不亞于過年。
“十里不同俗”,包子的大小個頭,也是看地方習俗有大有小。
張掖民樂人在冬至這天做的飯叫牛娃子飯,也舉辦冬至文化節。牛娃子飯就是把和好的面揪成豌豆大小的面蛋,然后把小面蛋放在梳子上用拇指摁住一搓,搓出一個有梳紋的小筒狀帶卷的面食,加上菜、肉等。其實,牛娃子飯有的地方叫麻食,我們臨夏叫圖圖麻,叫法不一樣,蘊含的希望也不一樣。
“嗷,嗷冬至了,嗷,嗷不睡了;嗷,嗷做飯了;嗷,嗷上地了。”一聲聲的吆喝提醒大家春天就要到了,懶覺不能睡了,該為春耕、春作做準備了,祈福來年風調雨順又是一個豐收年,這是張掖特有的冬至民俗活動,擁有著數百年的歷史。民樂的冬至文化節上,當地人與游客一起品嘗美味的牛娃子飯,也是祈福的另一種方式。
聽說,因為冬至是“交九”的開始,有些地方還有壘火堆,放麥草火的習俗。
數千年習俗的流轉與發展,冬至節令飲食文化琳瑯滿目,每個地方傳統風俗各有特點。
山東有吃羊肉,江南的冬至之夜家人共聚吃赤豆糯米飯當然還有湯圓,成都喝羊肉湯,寧波則有必吃番薯湯果的習俗……
一個個飲食習俗把冬至節抒寫得極盡燦爛,一個個寒冷的日子也因為漫天的雪花飛舞而顯得浪漫滿屋。
- 2022-12-21從夏走到冬的玉米
- 2022-12-21旭日照岷山
- 2022-12-21走渭源
- 2022-11-10【隴拍客】張掖,一座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濕地之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