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簡牘時代”之何謂簡牘
簡牘制作
簡牘形制
《尚書·多士》“惟殷先人,有典有冊”中有關簡冊的最早記錄,讓有些研究者認為簡冊的出現可追溯到殷商時期。從殷商到魏晉,近兩千年時間里竹木簡牘是最主要的文字載體之一,學者把這段時期稱之為“簡牘時代”。20世紀是簡牘大發現時代。自20世紀初以來,全國出土了數量眾多的簡牘,其中甘肅境內出土了先秦至魏晉時期的簡牘近7萬枚。簡牘出土地點有漢塞烽燧、漢晉驛置,以及秦漢晉墓葬等各類遺址;簡牘內容既有官私文書、也有藝文典籍等。這些簡牘數量龐大、內容豐富,全面展示了簡牘時代中國古老的物質文明、制度文明和精神文明等。
簡牘是紙張發明前中國古人用于書寫的文字載體。根據長寬尺寸,分為不同類別:長條形較窄的稱簡,長方形較寬的稱牘,多棱形的叫觚,還有兩行、楬、封檢、削衣等。從材質來說,南方多竹質簡牘,北方多木質簡牘。
簡或稱札,一般長約23厘米,一般每簡寫一行字,寬度在0.5-1厘米左右,根據材質不同,分為竹簡和木簡。我國南方盛產竹子,所以目前發現的多為竹簡,而西北地區氣候干燥,竹子較少,多為木質簡。所用木材一般為胡楊、紅柳、松木三種。
兩行比簡稍寬,一般約2厘米,寬度是單行簡的2倍。因每簡書寫兩行文字, 稱為“兩行”簡, 既可以編聯也可以單獨使用。目前發現的有平面兩行和脊面兩行。
牘是比兩行還要寬,有的可寬至6厘米,長度多與普通簡相同,多為木制,用來寫信、契約或抄錄醫方、歷譜等,墓中發現的牘大多用來記錄隨葬的物品目錄。
觚是將圓木棍削成有多個平面的多棱形,有三面、四面,多的甚至有八面。多用于抄寫檄書,臨時起草用,有的用于練習寫字。
檢是傳遞文書、信札或財務時所用的封檢,分為兩種,一種是用兩行式的寬簡,題署收件人的姓名和傳遞方式。另一種是用于傳遞機密書信或財務時所用的加封泥蓋印章的封檢。機密書信用上下兩片木牘做成,下牘稱函,用于書信,上牘稱檢,封蓋函牘。檢上有捆繩的刻溝和置封泥的方孔,以便繩封蓋印。傳遞財務的封檢只有一片木牘,中間凹下。
楬是一種短而寬的木牌。有的首端作半圓形,中間有一小孔。有的首端兩側各刻一凹口。皆做系繩只用。多系與簿冊或器物之上,題寫名稱,猶如標簽,所以也稱簽牌。削衣也叫柿,是古人刪改文字時,從簡牘上削下來的薄片。
東漢王充《論衡·程材篇》記載:“截竹為筒,破以為牒。加筆墨之跡,乃成文字,大者為經,小者為傳記。斷木為槧,析之為板,力加刮削,乃成奏牘。”由此可知,簡牘的制作可以分為備料、片解、修治和殺青等諸多程序。
甘肅簡牘所用材料多就地取材,以西北地方常見的耐鹽堿、耐旱的紅柳、胡楊及松木,及竹質材料。其中紅柳、胡楊均出自本地,且多用于簿籍、爰書。松木多用于各類官文書和重要簿籍,竹質則多用于各種書籍。
古時在竹簡上記事,先以火烤青竹,使水分如汗滲出,便于書寫,并免蟲蛀,這道工序叫汗青,將竹火炙去汗后,刮去青色表皮,以便書寫和防蠹殺青,這就是殺青,殺青完成后,簡才能供書寫所用。漢劉向《別錄》中說:“殺青者,以火炙簡令汗,取其青易書,復不蠹,謂之殺青,亦謂汗簡。”古人以“汗青”喻史書,如文天祥就寫有“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詩句。木簡是否也存在類似的“殺青”工序, 文獻沒有記載, 陳夢家考察武威出土的木簡, 認為除少數受潮彎曲外, 十分之九都是平直的, 是經過風干工序的。
漢字“冊”在甲骨文作“ ”,像用繩將一枚一枚的簡札編聯起來。我們今天說的一冊書兩冊書,也是表示將一頁頁的紙裝訂在一起就成了一冊。在古代人們用絲線或麻繩將簡編聯成冊。為了在編連時將竹簡固定住,竹簡的側面刻一個三角形的契口。按照簡的長短,又有二道編、三道編,以至四道以上的編聯形式。孔子因為喜歡讀《易》這本書,把串聯簡冊的編繩磨斷多次,后人就用“韋編三絕”這個成語形容讀書刻苦勤奮。
簡牘在很長一段歷史時期是中國書籍的最主要形式,對后世書籍制度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我們今天仍在使用的許多詞匯,如“冊”“篇”“編”“連篇累牘”“韋編三絕”等,都與簡牘的形制有關;“殺青”“汗青”“罄竹難書”等則與簡牘的制作和用材有關;“刪改”“刀筆吏”等則與簡牘時代的文具書刀有關;“合同”“尺牘”“封緘”等則與簡牘時代的文書制度有關。
本文作者為甘肅簡牘博物館館員
□馬玉蕓
- 2022-12-23【溯源甘肅】祁山堡:兵家必爭的漢城雄關
- 2022-12-21導演手記|崖壁之上:愛與美的光芒 ——紀錄片《石窟中國》導演手記
- 2022-12-21敦煌藝術如“數”家珍“人間萬象”:盡顯古老壁畫“煙火氣”
- 2022-11-17抗戰時期旅甘人士探訪過的“隴原特色景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