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進文旅強省建設】【文物里的甘肅】
古畫里的蘭州
《黃河蘭州浮橋圖》
(本版圖片為資料圖)
鄧 明
在展現蘭州風貌的歷史文物中,有一件不得不提,那就是《黃河蘭州浮橋圖》,現藏于臺北故宮博物院。這幅敷彩橫披《黃河蘭州浮橋圖》,高120厘米,寬213厘米,因尺幅大,展柜小,該院院長馮明珠遂削足適履,裁短綾緞鑲邊,使畫作原裱原裝受到影響,值得慶幸的是畫芯未受損害。
畫家綜合采用山水、界畫、人物等技法,用夸張的手法,繪制蘭州西自蓮花池,東至桑園子峽口黃河及其兩岸景觀。南北兩山奇峰崢嶸,環抱一曲黃河,浮橋如巨龍連接兩岸,城郭高峻,分布衙署、軍營、寺觀、酒肆、民居,添加人物、車馬、舟筏、樹木,充滿活力。畫家有意夸飾美化,但不失蘭州真實面貌,故所繪制的景觀皆能一一尋覓出它的實際地點,從而再現了清代中葉金城湯池的雄姿。
天下第一橋黃河鎮遠浮橋
鎮遠浮橋始建于明洪武十八年(1385年),明清歷代重修,由南北兩岸4根“將軍柱”(每根重約10噸),拴系兩根鐵纜及多根芨芨草繩,各長120丈,固定24艘木船,鋪設木橋板、設置護欄,溝通兩岸交通。橋南北兩側,各建三楹牌坊,南牌坊,正中額題“九曲安瀾”,兩側匾額各題二字,合起來為“三邊納贐”。牌坊左右斜栽將軍柱入地,露出3尺許,右邊的鑄文可辨“大明洪武”4字。牌坊左右稍北各栽3根木樁,拴系芨芨草繩,它長期浸水更為柔韌。橋北牌坊正中題額“第一橋”,其西將軍柱鑄字只見“嘉慶”二字,這是因為明代洪水泛濫,此柱被沖走,一直以大木樁代替,三年一換,于嘉慶間新鑄將軍柱,替換大木樁,而今人著述稱道光間補鑄,是錯誤的。
《黃河蘭州浮橋圖》中,一隊官兵自北朝南通過鎮遠浮橋,兵丁扛“肅靜”“回避”牌,打著紅令旗,傘蓋,鳴鑼開道,隨扈官員或騎馬,或步行,簇擁著四抬大轎的主官,前呼后擁而行。兵丁號衣上寫有“督”字,可知為陜甘總督督標兵丁,清制乘八抬大轎的是總督,總督部屬乘四抬大轎。橋南一馬弁弓步,捂耳點燃炮筒,以迎接主官巡回歸來,圖中可以清晰看到清朝官場禮儀。
圖中橋的上游四艘牛皮筏從雪浪翻滾的“白馬浪”上顛簸而下。北面三艘載原木,南面一艘載西瓜、紅棗。然而所繪浮橋24艘船緊密相連,皮筏何以穿橋而下?
浮橋下游繪黃河自今中山橋到桑園子峽口一段,繪四艘小木船劃行于濁浪中。西面兩艘顯系在南北兩岸擺渡,東面兩艘則是順流直下東崗鎮一帶。事實上,黃河蘭州段基本上用羊皮筏子載客過河,或去下游,不乘小木船,因為浪急礁多,最易沉船。木船只以扯船(兩岸固定鐵纜,用滑輪系住渡船,船工扯拉滑輪上的纜繩,推動渡船駛向對岸)的形式,設置在鐘家河、馬灘、拱星墩等渡口擺渡,而且每渡只設一艘。
下游最明顯的是黃河夾河灘——“東灘”,圖畫中,灘上樹木蓊郁,掩映著平房、小廟以及一座兩層木樓。所謂東灘,亦稱“東十八家灘”,即雁灘、蘇家灘、張家灘、段家灘、蔓菁灘、傅家灘、船灘、楊家灘、劉家灘、鈞家灘(一名里五灘)、明沙灘(一名南面灘)、北面灘、李家灘、宋家灘、王家灘、紅柳灘、駱駝灘、高灘,首尾相距20多里,各灘之間汊河環繞,雁浮鷗翔,灘邊蘆荻搖曳,灘上為農田、菜地、果園。隨著城市化的推進,這些地方現在已與南岸連為一片,樓群代替了田園風光。畫家將十八家灘濃縮為一個灘,也是居高遠眺,只覺一片綠洲的視覺反映。
黃河南岸
圖畫中的黃河南岸,繪制了從雷壇河到東教場一帶景觀,建筑群稠密,尤以蘭州城池、五泉山最為顯著。過浮橋到南岸為蘭州城池。內城約略呈正方形,郭城東關、南關、西關朝三面凸出,黃河天塹即為護城河。但無北關,這是因地制宜、節約官帑之舉。北城繪出北門,即水北門(廣源門),在今永昌路北口。水門(慶安門),在今靜寧路北口。這兩個城門,既為汲取黃河水供城內軍民飲用,也是黃河碼頭,木筏、皮筏皆可停泊,卸貨載貨,下客上客,可由此到寧夏、包頭。水門外一艘木筏裝貨后正在啟航。兩門之間有水車一輛,倒挽河水,灌溉陜甘總督署后花園——節園,原址在今蘭州市委大院。看河樓,即望河樓,亦稱拂云樓,赫然雄立北城墻上,為官員觀景遠眺宴飲之所,原址在今蘭州市委招待所。節園北有四根高大杏黃旗。旗上分書官銜:“總督陜甘等處地方”“提督軍務糧餉”“管理茶馬兼巡撫事”“兵部尚書兼督察院右都御史”。其下的殿堂為陜甘總督署,原址在今省政府大院,稍南為轅門,即今中央廣場。督署東鄰山字石(凝熙園),為明肅王花園,畫面有破損,只剩三座殿閣。督署西南側有三層閣樓,按其位置,似為府城隍廟前的鼓樓。北門內西側四層塔,即為始建于唐貞觀九年(公元635年)寶塔寺,俗稱木塔寺,原址在今木塔巷北端,塔高十三層。同治十三年(公元1874年)毀于火。
督署正南為皋蘭門,因為正當明肅王府,故為蘭州城十三座城樓最為嵯峨雄峻的一座,以懸掛陜甘總督那彥成所書“萬里金湯”巨匾而馳名,原址在南關什字稍北。東內城門官名來煦門,城外有甕城,原址在張掖路東城壕稍東。西內城樓官名鎮遠門,畫面上無甕城,同治元年(公元1862年),甕城由護理陜甘總督恩麟增修,原址在今張掖路西城巷稍西。內城四隅各建角樓,以利防守。
關城自東向西,依次繪出廣武門、東稍門(迎恩門)、小稍門(通遠門)、南稍門(拱蘭門)、安定門、靜安門、西稍門(袖川門)、橋門(通濟門)。十三座城門樓,皆為重樓廣檐,高棟飛角,雄偉壯觀。關內皆簡略描繪屋舍,點綴樹木,只在東關繪出白衣寺塔,原址在今蘭州市博物館。
城南重點描繪五泉山勝景。最北為賽樓,兩層,一層有三磚券門,二層為戲樓,四月八浴佛節唱戲之所。進磚券門,有三楹牌坊,題額“崇慶寺”。西側是大悲殿,供奉觀音菩薩。大悲殿西側為水磨坊,題寫“頭盤磨”,由西龍口溪流推磨磨面,址在今翠幽新圃稍南,再南為二盤磨,址在今公園辦公室。大悲殿東側庭園,題額模糊不清。進牌坊,為三楹磚券門山門,進山門為金剛殿,其南為大雄寶殿。西南一楹牌坊,題額“西龍口”。進牌坊南上為嘛呢寺。
東龍口只繪出五泉飛瀑雄姿,宮殿亭臺皆省略。在位于東龍口與紅泥溝之間的臺地上,繪出三座磚塔,故稱塔兒坪。
五泉山最高峰,突出皋蘭山三臺閣,正中為三層閣樓,供奉魁星,東西兩側為磚砌墩臺,開磚券門,墩臺上建兩層樓。
城東
圖畫中,河邊有一艘船磨,兩扇板輪飛旋,帶動船艙內的兩盤石磨旋轉,磨制面粉,一人扛一袋原糧,自跳板下到船去,付費請磨主磨制面粉。明清以來黃河蘭州段有五六艘船磨。明肅昭王《觀船磨詩》云:“一板隔深淵,雙輪夾小船。勢長沖急硙,水正系孤舷。機關自轉旋。薰風堪遣興,夜雨卻驚眠。用盡人間巧,中心未晏然。”描繪工匠所制船磨,巧用水勢,為民所用。
船磨稍東為三圣廟,供奉劉備、關羽、張飛三位圣賢。廟前廊廡有人品茗聊天。據《重修皋蘭縣志》載,三圣廟在黃河沿,即今蘭州市政府大樓左近。
再往東為十輛水車,據道光《皋蘭縣續志》載,水車位于教場河,即東教場與雁灘之間的黃河汊河,灌田1200畝。光緒三十年(公元1904年)5月黃河暴漲,水車被沖毀,災后重建,只建成五輛,有老照片為證。
十輛車南岸為東教場,始建于明洪武初,占地200多畝,乾隆四十年(公元1775年)擴建到524畝。場南有牌坊,場周筑城墻,大門南開,內設牌坊、影壁,影壁彩繪旭日東升海不揚波圖。東西建旗臺,最北為演武廳。西墻開側門,樹牌坊。原址在南昌路西部戰區陸軍司令部。
城南建筑
圖畫中,城南一處重院疊閣的建筑群,為府城隍行宮,位于蕭家坪,每年府城隍生辰,信眾組成浩浩蕩蕩的儀仗隊,簇擁府城隍爺的神轎,滿城巡游,出安定門,駐蹕行宮,供信眾祭拜,然后再浩浩蕩蕩返回府城隍廟。抗戰時西北公路局進駐,后來為汽車修理廠、交通廳直屬車隊,即今安定門外伏龍坪下立交橋處。
行宮南倚龍尾山,山頂有建于乾隆四十七年(公元1782年)的四個屯軍墩臺,自西朝東分別稱為頭墩、二墩、三墩、四墩,故稱四墩坪,即今伏龍坪。
頭墩位于龍尾山末端,其下為始建于明代的太清宮,為明清以來,鐵匠、木匠、泥瓦匠等工匠祀奉其祖師爺的場所。清代內設私塾。1942年,蘭州市木工工會主席李伯勤、泥瓦工工會主席王作山募款,創建太清宮工農子弟小學,后為太清宮小學,即今新橋小學。順著長長的臺階踏步而下,為三楹山門。位于洪門子北口東側。2009年,經蘭州市宗教局批準,信眾在原山門及磚階上新建太清宮。
太清宮西有一座關城,出關即為阿干河上的臥橋。阿干河發源于馬啣山,西北流匯入黃河,全長44.6公里。其中從峴口子至沈家坡稱水磨溝,兩岸開溥惠渠,設置數十座水磨坊磨制面粉,故稱水磨溝。過臥橋即為臥橋寺,緊鄰永樂元年(公元1403年)建成的金天觀,即今工人文化宮。坐北朝南,山門在東南面,臨近鐵路,三楹牌坊,正中題額“金天觀”,左右題額“玄妙”“之門”。進牌坊,為并列兩組建筑:東院云水堂、阿公祠,祀奉乾隆時欽差大臣阿桂;西院為雷壇、三清殿。雷壇東西兩側回廊,有壁畫《雷祖出巡圖》《雷祖回宮圖》,為祭雷祖求雨之所。三清宮東西兩側繪有《金闕玄元太上老君應化圖》。壁畫甚為精美。
臥橋以西建筑
金天觀西依華林山,一名古峰山,其東麓為華林寺,唐代為平遠堂,后建古峰寺,明正統年間,肅王改建為華林寺,有林泉之勝。
華林山頂、沈家嶺下,有一城堡,始建于乾隆四十七年(公元1782年),開三座城門,進駐督標中營,俗稱滿城,與龍尾山頂四座墩臺成掎角之勢,拱衛蘭州城池的西南部城防。
金天觀西北為風神廟,據乾隆《皋蘭縣志》載,官名風云雷雨山川社稷壇,位于蘭州城西蓮花池(小西湖)南,為官府春秋兩祭,求雨祛雹之所。嘉慶十四年(公元1809年),陜甘總督那彥成移建于城東,原址在今蘭州十一中。
風神廟北為石欄桿圍護池塘,一對鷺鷥涉水,相對而視,建一六角攢頂亭,題額“蓮花池”,池北置一輛水車,挽水灌田。此即元明時期的蓮蕩池,《大元混一方輿覽勝》載:“方圓數十里,暑月清香可愛。”清代改為蓮花池。道光《皋蘭縣續志》載:“蓮花池距城西四里,明肅藩園亭,舊種蓮花,究廢。但莢萍蔓藻,四旁多蒲葦,古長城或斷或續,至新城以上。水車一輪,灌地三十余坰。”原址在今聯勤保障部隊940醫院。
橋門外建筑
橋門外東面,有三楹牌坊題額“關帝廟”,明代建,祀奉伏魔大帝、武財神關公,來往鎮遠浮橋的軍民商賈,虔誠祭拜,香火旺盛。原址在今中山賓館。
關帝廟以西,為海家灘子,約略為今萃英門蘭州大學第二附屬醫院到北濱河路地段,其東為佛寺,有塔一座。佛寺西鄰清真寺。光緒元年(公元1875年),陜甘總督署左宗棠建成甘肅貢院,為甘寧青新地區士人考取舉人之所。
阿干河東岸建一組美麗園林,據《皋蘭縣續志》記載,此為道光八年(公元1828年),陜甘總督楊遇春、甘肅布政使顏伯燾捐俸創建的匯園。砌石為河堤,最北筑四明亭三楹,最南建大廳三楹,懸“河山千古”匾。東西兩側建回廊,東廊懸“匯園”匾,西廊懸“山河一統”匾。園內建兩座六角攢頂亭,東亭懸“水月天心”匾,西亭懸“游目”匾。疊石為假山,鑿池養金魚,為楊遇春等高官宴飲賞景之所。
黃河北岸
《黃河蘭州浮橋圖》中,黃河北岸著重描繪北塔山、金山寺、金城關、廟灘子、鹽場堡等景觀。北塔山為九州臺的支脈,呈現層巒疊嶂地貌,為蘭州八景的“白塔層巒”景觀。山頂白塔聳立,系明正統十三年(公元1448年),內監劉永誠在古剎遺址重建白塔禪院,塔北建地藏殿,以代表“地”,山麓建玉皇閣,以代表“天”,構成《易經》“地天泰”的格局,寄寓天地交合、萬物生養、天下太平之意涵。畫面中山下一進兩院建筑,題額“玉皇閣”,原址在今三臺大廳稍下處。為強調“地天泰”意涵,又順山梁依次建十座小殿,祀奉十殿閻王。
塔院西側建關帝廟,抗戰中曾為高射炮陣地,轟擊日本飛機,為保衛鐵橋立下功勞,原址在今柏樹臺。塔院東南下牌坊題額“鳳林香裊”,為乾隆四十五年(公元1780年)皋蘭縣舉人李存中撰書。牌坊東南下為文昌閣,為科舉士子祀奉文昌帝君之所,嘉慶八年(公元1803年)重修。
北塔山下浮橋北頭,西側為金城關東關門,進關西行,為金城關西關城樓,題額“金城關”,原址在白馬浪之上。兩關城均為磚砌門洞上筑飛檐木樓兩層,其間距離二百丈。隋文帝開皇十八年(公元598年)建金城關,唐宋明清重修,為西通河西走廊、西域,東北通寧夏的重要關口。興盛時期,軍旅、驛使、中西商賈、僧侶,出入關口,如過江之鯽。畫面上出關者,官民相雜,行色匆匆。
沿岸多懸樓水榭,為茶館、酒肆,酒望子書“長春園”“太平樓”,迎風招展,招徠行旅打尖餐飲,臨水開窗,南望城郭,林樹如畫。靠山處多車馬店,供行旅住宿。車馬店稍西建筑群懸匾“金山寺”,系康熙四十四年(公元1705年)在舊有佛舍遺跡上所建,位于九州臺支脈金湯吊末端,山麓為山門、彌勒殿,山上有大雄殿、觀音殿,以及道家的混元閣、火祖廟、禹王廟等,是蘭州官紳重陽登高雅集的場所。1938年拓建甘新公路時,拆除金山寺山門、彌勒殿、金城關西關城。現為金城關風情區西面一部分。
金城關東去,為廟灘子,位于大沙溝兩岸,為沖積扇形成的灘地,因其北臺地上有建于明代的關帝廟而得名。畫面上彩繪樓院即為關帝廟。
廟灘子最東,有城堡一所,即為鹽場堡,因堡北沙溝產鹵土,可熬制雪花鹽,故稱鹽場堡。始建于明代弘治十七年(公元1504年)之前數年,為明代邊墻上的重要城堡。為了安全,只開南門,堡內街道呈“丁”形,分布四合院、店鋪、隍廟、祠堂。堡西北側為石家溝,是赴寧夏的驛道,馱運食鹽、皮張、水煙的駱駝隊,以及官兵、商賈、行旅,南北往來,多在鹽場堡住宿。
人物百相
畫家為表現省城的活力,繪制出170個人物,自然而然出現在橋上岸邊,道路、名勝之處,茶樓酒肆。其中有文官武將兵勇、持弓背箭囊者、扛鳥槍者、商旅、餐飲者、品茗者、架獵鷹者、提鳥籠者、遛狗者,還有耕田農夫、貨郎子、擺小吃攤者、挑菜筐的菜販子、水客子、筏客子、樵夫、父親領持風車小兒,趕騾馬驢在黃河邊飲水者,趕毛驢馱運者,不一而足,雖寥寥數筆,卻能惟妙惟肖,體現其身份、神態,呈現市井的生活氣息。
繪制畫家
畫面無題跋,僅有粘貼地名的浮簽,牌匾題額,這是很重要的信息源。北岸西側的將軍柱銘文見“嘉慶”二字,可知繪制時期不早于嘉慶。南岸有匯園,建于道光八年(公元1828年),而無建于道光十七年(公元1837年)白云觀畫面,其下限應在道光十七年以前,因此可斷定《浮橋圖》繪制于嘉慶至道光十七年前。
《浮橋圖》所反映的蘭州景觀基本正確無誤,可知畫家嫻熟蘭州山川城池風貌,因此畫家是蘭州本土人的可能性很大。但未曾署名,似為總督署或布政使署畫工,奉命繪制《浮橋圖》,上報兵部職方清吏司存檔,該司掌管輿圖、軍制等。國民黨撤往臺灣時,從故宮攜此圖藏入寶島。
藝術特色
畫家成功地采用繁簡相結合的手法,使有限的畫面,盡量體現蘭州特色,浮橋即為濃墨重彩、巨細不捐之作。而蓮花池至桑園子峽口黃河兩岸及夾河灘設置七八十處、上百輛水車,而畫家化繁為簡,僅繪制三處十二輛水車;尚有上百座水磨坊,而畫面上只繪制兩座,以免畫面擁擠,且足以體現蘭州符號,可見畫家掌控畫面的能力。
當然,由于畫幅小,繪制的內容多,畫家不掌握焦點透視,因此繪制的山川、城郭、殿宇等不合比例,這不能苛求畫家。應感謝他為后人留下這幅杰作。
《黃河蘭州浮橋圖》是一幅寫實的蘭州歷史畫卷。200多年后的觀眾,可以據此觀賞清代中葉蘭州的面貌、社會百態,為研究當時的蘭州提供形象的可視資料。
- 2017-01-20隴周刊(2017年 第3期)
- 2017-01-26隴周刊(2017年 第4期)
- 2017-02-10 隴周刊(2017年 第5期)
- 2017-02-17 隴周刊(2017年 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