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臨夏 大河滔滔起歡歌
劉家峽庫區。 新甘肅·甘肅日報通訊員 張志強
生態和諧。
永靖縣水景公園。
永靖縣太極島黃河濕地。本版圖片除署名外均由臨夏州融媒體中心提供
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 王虎
滔滔黃河,滋養著這片黃土地。
臨夏全域屬黃河流域,西南部位于甘南黃河上游水源補給生態功能區,東北部位于隴中隴東黃河高原丘陵溝壑區,承擔水源涵養和水土保持的重任。
近年來,臨夏州堅決扛起構筑黃河上游重要生態安全屏障的政治責任,統籌推進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統治理,扎實推進生態保護、產業培育、文化傳承,著力改善黃河流域生態環境,保護傳承弘揚黃河文化,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取得新成效。
多措并舉,生態環境持續改變
初秋,永靖縣黃河邊的太極島,碧水蕩漾、蘆葦簇簇,魚塘邊三五人在垂釣,仿佛江南。
“太極島樹青水綠,生態環境好,在這兒棲息的鳥兒越來越多了。”在太極島散步的永靖縣太極鎮大川村村民程秀文說。
植樹造林、管網改造、“廁所革命”、水污染防治……經過多年治理和修復,太極島成為人們旅游休閑的“寶地”。
隨著生態環境變好,大川村充分利用黃河沿岸、魚塘水池、田園風光等優勢資源,發展以休閑觀光和農趣體驗為主的鄉村生態旅游業,村民端起了“產業碗”,吃起了“生態飯”。
太極島的嬗變,是臨夏州保護母親河的生動實踐。
臨夏州堅持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統治理、源頭治理、綜合治理,共同抓好大保護,協同推進大治理,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
——建立臨夏州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項目庫,從生態環境保護、水利補短板、高質量發展、黃河文化四個領域謀劃儲備中長期重點項目182項,推進實施了臨夏州南陽渠提質增效及水系連通工程、東鄉縣布楞溝山旱地林果產業示范園供水、黃河干流劉鹽段綜合治理等一批重點生態項目。截至目前,182個項目累計完成投資302.52億元,已完工項目9項、正在建設73項。
——持續開展國土綠化行動,在永靖縣、東鄉縣等干旱山區,實施植樹造林、山洪溝治理、坡耕地改造、淤地壩建設、地質災害防治、生態地災搬遷等項目。同時,在康樂縣、和政縣、臨夏縣、積石山縣等水源涵養區,增容水源涵養空間、封育封禁、補植補造、限制開發,增強水源涵養功能。2019年以來,完成國土綠化面積91.5萬畝。2019年至2022年,累計治理水土流失面積2001.9平方公里。
——嚴格落實河湖長制,建立界線明確、范圍清晰、權屬明晰、責任落實的河流管理保護體系。編制完成廣通河、牛津河、紅水河、巴謝河岸線保護與利用規劃,劃定河湖岸線功能分區,促進河湖岸線的有效保護和利用。持續推進河湖“四亂”問題整治工作,2018年以來各級督查發現的400多個“四亂”問題均整改到位。國家重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區水質達標率由2018年的80.4%提高到2022年的85%。
——合力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堅持大氣污染聯防聯控、網格化管理,整治“散亂污”企業34家,關停磚瓦窯廠133家,淘汰燃煤鍋爐1027臺。推進水環境治理、水生態修復、水源地保護和水污染防治,8縣市城區污水處理廠提標改造和5個省列園區、10個重點鎮污水處理設施以及臨夏市污泥無害化處置設施建成運行。
水土保持和水源涵養能力提升,流域綜合治理能力增強,污染防治攻堅戰成效顯著……臨夏州在生態建設上持續耕耘,換來了如今的綠水青山常在。
綠色發展,壯大特色生態產業
劉家峽水庫西南角的蓮花古渡,歷史上曾是黃河上重要的渡口。
臨夏縣蓮花鎮依靠臨近古渡口和庫區的地理優勢,打出鄉村旅游、紅色旅游牌,形成了集美食、娛樂、度假于一體的鄉村旅游模式。
“蓮花鎮為了保護好黃河,先后建設了柳堤、護岸、環湖路等三重生態保護屏障,同時發展生態特色產業,推動鄉村旅游和紅色旅游融合發展。”蓮花鎮黨委書記馬學軍說,隨著生態環境改善,來庫區周邊旅游的人越來越多,外出打工的村民紛紛回鄉,搞起了農家樂和設施農業。
黃河流經臨夏的區域環境多樣,臨夏州各地堅持宜水則水、宜山則山,宜糧則糧、宜農則農,宜工則工、宜商則商,堅持經濟轉型升級、資源集約節約、綠色低碳發展,努力實現生態效益與經濟效益的有機統一,走出了一條“綠水青山”向“金山銀山”轉化的特色生態產業發展路子。
臨夏州統籌發展文化旅游、循環農業、商貿物流、中醫中藥、健康養生、數據信息等生態產業,將生態優勢、資源優勢轉化成發展優勢,支持重點行業和領域綠色化循環化改造,構建起綠色生態產業體系,生態產業增加值由2019年的63.16億元提升到2022年的101.9億元、占生產總值的比重由20.8%提高到24.9%。
今年,臨夏州計劃實施重點文旅項目39個、總投資83.2億元。“我們謀劃推動健康綠色旅游發展,全方位、多角度呈現健康文化,力求把臨夏打造成國內外游客心中新的健康文旅休閑目的地。”臨夏州委宣傳部副部長、州文化廣電和旅游局局長馬得祥說。
臨夏州大力發展清潔能源產業,圍繞打造千萬千瓦級光水儲用一體化綜合能源基地,建成并網總裝機20萬千瓦的“十四五”第一批集中式光伏發電項目,加快建設4個縣分布式光伏整縣推進試點和“十四五”第二批光伏發電項目。
推進全社會節水行動和節能減排,加強再生資源回收利用,推廣新能源交通工具,引導群眾綠色出行、低碳生活,創建節約型機關和綠色社區。在臨夏,環保綠色的生產生活方式已經蔚然成風。
文旅融通,打造“黃河文化”名片
近年來,臨夏州深入挖掘保護黃河文化的時代價值,在傳承和創新中,擦亮了一張張“文化名片”。
舉辦史前文化臨夏論壇、建設黃河國家文化公園、申報創建黃河文化遺址公園……一系列旨在挖掘黃河文化內涵和時代價值的舉措,讓臨夏州綻放出新的魅力。
挖掘黃河文化的時代價值,抓好彩陶文化、絲路文化、民俗文化、紅色文化保護與傳承,推動黃河文化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全面拓寬具有時代特征和臨夏特色的黃河文化體系;加強文化保護傳承載體建設,華誼兄弟星劇場美好生活綜合體、和政古動物化石研究和展示中心、黃河國家文化公園——河州牡丹公園、臨夏州美術館室內展陳設計項目等重點文旅項目順利建設實施;加大黃河文化保護研究力度,成立臨夏州文物保護研究中心、甘肅省馬家窯文化研究會臨夏研究基地,推進遺址考古勘探保護工作,林家、邊家林、齊家坪、半山4個黃河文化史前遺址公園建設項目有力推進……
臨夏州傾力推動文旅深度融合,提升旅游服務質量,全力打造文旅“吸睛點”。
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花兒,如今被賦予新內涵,煥發新活力,綻放出更絢爛的光芒。
花兒展演、花兒主題展覽、文旅產業招商引資、專家學者田野考察、花兒學術研討交流……今年在和政縣舉辦的2023中國花兒大會系列活動“火出圈”。
臨夏州與同為黃河沿岸的濟南市建立協作關系,兩地文旅部門在挖掘黃河文化、游客互推、資源共享、品牌共建等方面進行了深層次合作。
前不久,“萬人游臨夏·金秋首發團”歡迎儀式在臨夏市八坊十三巷舉行,濟南市與臨夏州旅行社簽訂合作協議,攜手打造精品旅游線路,互推優質文旅資源,吸引更多游客兩地互游。
在多姿多彩的文旅活動帶動下,今年上半年,臨夏州接待游客964.6萬人次、同比增長57.3%,實現旅游綜合收入43.5億元、同比增長80.9%。
- 2023-09-1862國逾300名國際交流員已在甘肅研習
- 2023-09-15【網絡媒體看張掖】高臺縣上莊村:文旅賦能鄉村振興 產業融合前景興旺
- 2023-09-15甘肅省非物質文化遺產文藝展演 《隴原回響》精彩亮相甘肅大劇院
- 2023-09-15【網絡名人看臨夏】永靖:藍色黃河向西流 風光旖旎惹人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