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來自2200多年前,穿過漫漫歷史長河,飽經滄桑,凝聚時光,靜靜地向世人訴說那一頁的輝煌……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統一中國,為了鞏固統一的國家政權,他采取了一系列重大措施,其中很重要的一條就是頒布詔令統一度量衡,對促進當時的政治、經濟發展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現存于鎮原縣博物館的秦始皇二十六年銅詔版就是當時歷史的見證。

▲鎮原縣出土的秦詔版,為國家一級文物
秦詔版,是指刻有秦始皇或秦二世統一度量衡詔書的銅版,有的鑲在鐵權、銅權上;有的四角有孔,用以釘在木頭的量器上。
目前我國出土的刻有秦始皇詔文的遺物有銅橢量、銅權等,不僅數量多而且分布也廣,而把詔文刻在銅版上的詔版形式在全國極為罕見,甘肅鎮原縣博物館收藏的就是其中之一。
這件秦詔版為長方形,長10.8厘米,寬6.8厘米,厚0.3厘米,重150克。其上陰刻秦始皇二十六年(即公元前221年)統一度量衡的詔書:“廿六年,皇帝盡并兼天下諸侯,黔首大安,立號為皇帝,乃詔丞相狀、綰,法度量則不壹,歉(嫌)疑者,皆明壹之”。五行四十字,秦篆,青銅鑄造,字跡清晰,線條纖細,彌足珍貴。詔文的大意是:秦王政二十六年,秦始皇兼并了各國諸侯,統一了天下,百姓安居樂業,于是立稱號為皇帝,并下詔書給丞相隗狀、王綰,把全國不統一而胡亂不清的法律、度量和各種制度都明確統一起來。
詔書中的“二十六年”指的就是公元前221年,那一年正是秦始皇統一中國之年,也是頒布統一度量衡詔令之年。

▲秦詔版拓片
秦詔版的價值不僅僅是歷史見證物,還具有頗高的書法價值,是后世學習、研究秦詔版藝術特色的最佳范本之一,通過此詔版銘文我們可以窺探到秦代篆書燦爛多姿的藝術魅力和鬼斧神工般的刻鑿水平。(整理:王小華 海報:石佳 素材來源:鎮原縣博物館)
- 2023-09-19醉美花溪谷 深藏子午嶺
- 2023-09-19感受前沿科技 探索美好未來——2023年全國科普日甘肅主場活動側記
- 2023-09-19萌甜又可愛!第十三屆中國數字出版博覽會IP形象數小寶和數小妹亮相
- 2023-09-18文史賦能“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座談會在敦煌舉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