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明清時期武威鄉村地名演變
清代以來,以堡、寨命名的村莊遍布武威全境,至今猶存,如王城堡、曾家堡、張清堡,下雙寨、達家寨、藺家寨子等等。這些四鄉村社名稱,大多源于明朝建立起來的規模龐大、功能完善的堡寨體系。清代,由于社會相對安定,武威縣境內堡寨的防御功能大大弱化,形式上逐漸向普通村社轉變,其名稱也一直延續下來。
清代乾隆年間武威縣疆域圖(來源:《五涼全志校注》)
一
史料記載,作為軍民聚落的堡寨,在西夏統治涼州時期就已存在。西夏時期,隨著北宋在邊境修筑堡寨駐守,西夏也紛紛效仿,在西涼府等重要地區修堡筑寨。西夏對西涼府城及周圍堡塞進行了大規模的加固修建。堡寨等建筑,在西夏社會生活中發揮著獨特的功能和作用。這種堡寨建筑,對武威后世的地方建筑及鄉村聚落的形成有很大影響。
二
明朝占領涼州之后設立涼州衛。由于蒙古殘余勢力不斷侵擾涼州,出于軍事防御、屯田需要,以及生產生活安全的考慮,明代在涼州衛廣泛發動軍民修堡、筑寨、建墩、設臺,“堡字于保于土,乃家自為守也”。一些富戶人家也開始修建堡寨,“殷富之家,高廣墻垣,以備夷虜”。堡寨內設施齊全,保障了涼州軍民正常的生產生活。軍民平時多居于堡寨之中,由此形成了堡寨式村落。明代嘉靖二十六年(1547)甘肅巡按張雨編撰的《邊政考》記載,涼州衛有58堡109墩。
三
武威一帶的堡寨建筑大多就地取材,以土、石、磚等材料壘筑而成,成為集防御與居住一體化的軍民聚落。堡寨常常采取厚重、高大的生土墻圍合,形成封閉的院落空間,一可抵御游牧騎兵或土匪強盜的襲擾,二可阻擋風沙的侵入。堡寨一般兩面設門,以方便出入。堡寨中除一般住宅外,還有宗祠。規模較大的堡寨還有土地廟、谷場、磨坊等建筑,構筑起一個完整的相對封閉的家族聚落。
四
到了清代,武威乃至河西地區變成了清政府經營西域的后方基地,堡寨墩城的防御性功能已明顯弱化,大大小小的堡寨逐步轉換為普通的村莊,用于當地百姓居住生活。乾隆十四年(1749)張玿美主編的《五涼考治六德集全志·武威縣志·地理志·村社》記錄有當時武威縣的全部村社?,F轉述如下:
東北方向有13個村社,分別是:
雙樹堡,縣東北二十里;大柳樹堡,縣東北二十里;藺家寨,縣東北二十二里;王成堡,縣東北二十五里;魏佐寨,縣東北三十里;上雙寨,縣東北三十里;下雙寨,縣東北四十里;高溝堡,縣東北五十里,設防兵汛;唐家營,縣東北五十里;紅水下營,縣東北五十里;王景寨,縣東北六十里;紅水頭敦(墩)營,縣東北六十里;紅水上營,縣東北七十里。
正東方向有17個村社,分別是:
十三里堡,縣東;袁真寨,縣東十五里;唐洪寨,縣東十五里;王盛寨,縣東十九里;陳大郎寨,縣東十五里;定邊寨,縣東十五里;新興堡,縣東十五里,社倉一處,明家莊社倉一處,系大渠;劉官寨,縣東二十里;曾家堡,縣東二十里;張清堡,縣東三十里;趙閏堡,縣東三十里;蔡家堡,縣東三十五里;安林堡,縣東五十里;汪家寨,縣東五十里,社倉一處,系黃渠;達家寨,縣東六十里,社倉一處,系黃渠;寧邊堡,縣東六十里;五溝堡,縣東六十里。
東南方向有16個村社,分別是:
大河堡,縣東南三十里,設驛,社倉一處,系雜渠;范家寨,縣東南三十里;河東堡,縣東南五十里;樂安堡,縣東南五十里;張林寨,縣東南五十里;李府寨,縣東南五十里;韓佐寨,縣東南五十里;東頭壩堡,縣東南六十里;七里堡,縣東南六十三里,社倉一處,系黃渠;靖邊堡,縣東南七十里,設驛,社倉一處,系黃渠;李寬寨,縣東南七十里;閻家堡,縣東南八十里,社倉一處,系黃渠;楊房堡,縣東南八十里;雙塔堡,縣東南一百里,武、古交界;沙溝堡,縣東南一百里;張義堡,縣東南一百二十里,設防汛,社倉一處,系黃渠。
正南方向有10個村社,分別是:
查家寨,縣南一十五里,社倉一處,沈家莊社倉一處,系金渠;南花寨,縣南二十里;南頭壩堡,縣南二十五里;馬蹄堡,縣南三十里;南把截堡,縣南二十里,設防汛;寺兒溝堡,縣南三十五里;下古城堡,縣南四十里;上古城堡,縣南五十里,社倉一處,系雜渠;南校尉營,縣南五十里;土魯干營,縣南一百十五里;
西南方向有1個村社,即:
金塔寺堡,縣西南二十二里。
正西方向有9個村社,分別是:
馮良寨,縣西二十五里;中截堡,縣西二十五里;完美寨,縣西三十里;永安堡,縣西三十里;高寺堡,縣西三十五里;永豐堡,縣西四十里;延遠堡,縣西四十里;鎮西堡,縣西七十里;西把截堡,縣西七十里,設防汛。
西北方向有10個村社,分別是:
武威所,縣西北十里,設所夫、所牛;侯吉寨,縣西北四十里;懷安堡,縣西北五十里,設驛;懷西堡,縣西北五十五里;昌隆堡 縣西北六十里;紅寺堡 縣西北六十里;豐樂堡,縣西北七十里。社倉一處,懷三壩社倉一處,系懷渠;沙灘堡,縣西北七十五里;炭山堡縣西北九十里,設防汛;柔遠堡,縣西北九十里,武、永交界,設驛。
正北方向有26個村社,分別是:
深溝堡,縣北二十里;北校尉營,縣北二十里;羊家堡,縣北二十里;鄭子玉堡,縣北二十里;張旋寨,縣北二十五里;石羊堡,縣北二十里;永昌堡,縣北三十里;張通堡,縣北三十里;雙寨子,縣北三十里;石碑寨,縣北三十里;楊興堡,縣北三十里;果園堡,縣北四十里,社倉一處,董家莊社倉一處,徐家莊社倉一處,系永渠;張斌寨,縣北四十里;河西堡,縣北四十里;薛家寨 縣北四十里;石橋堡,縣北四十里;洪祥堡,縣北五十里;佐明寨,縣北五十里;劉官寨,縣北五十里;王宦寨,縣北五十里;支家寨,縣北五十里;陳春堡,縣北六十里;雙城堡,縣北六十里;韓明寨,縣北六十里;魯勉寨,縣北六十里;三岔堡,縣北七十里,武、鎮交界。
五
從上述記載可知,從明代到清代,武威縣境內的堡、寨、營、所的名稱一直延續下來,基本沒有改變。而且隨著土地的開發、經濟社會的發展以及人口數量的增長,四鄉百姓居住模式有了較大改變,從以堡寨為中心逐步向堡寨外擴展,形成了許多家族聚居的鄉村聚落。當時村莊密布,人口繁多,農耕經濟發達。
時過境遷,涼州區境內堡、寨、塔、墩、營之名猶存。有些老地名還在民間口口相傳,默默展示著涼州鄉村的傳統文脈、風俗民情。這些老地名身上,寫滿了鄉愁記憶,在社會發展中留下了歷史的記憶與文化的底蘊。
?。ㄗ髡呃钤x為武威市涼州文化研究院副研究員)
- 2023-08-11七律·初秋(二首)
- 2023-08-01“文化傳承發展與古代文學研究”學術研討會在蘭州新區召開
- 2023-08-01首屆渭河文化論壇在渭源縣舉行
- 2023-07-03馮玉雷在西北師大開展專題學術講座 解析玉器的編碼和解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