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中國甘肅網 >> 甘肅文化 >> 歷史珍聞

    重走杜甫游隴路線 看完這些山水你也想吟詩一首

    2023-10-08 16:53 來源:甘肅日報

      原標題:詩韻悠悠杜公祠

    詩仙閣

      詩仙閣

    碑廊

      碑廊

    成縣杜公祠風景區

      成縣杜公祠風景區

      劉小雷

      在隴南成縣縣城東南3.5公里處,有峽曰“飛龍”。這里山奇草豐,水碧林茂。1200多年前,大詩人杜甫因“安史之亂”經隴右入蜀,曾在這里搭建草堂,寓居40多天,因此,這里成為詩圣輾轉甘肅隴南的一個足印,后人為紀念杜甫,在居住的舊址上立祠建堂。

      

      “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憂國憂民的詩圣杜甫是備受國人敬仰和追憶的偉大詩人。如今,全國各地共建有杜甫的紀念祠堂30余處,最著名的當數位于成都浣花溪畔的成都杜甫草堂。這應源于杜甫在成都住的時間最長,傳說最多。

      成縣杜甫草堂的最大特點是,它是杜甫“入蜀第一草堂”。杜甫當年從長安出發,一路西行,途經現在的寶雞、天水、禮縣鹽官、西和縣城等地到成縣,此前每到一地都是住在客棧,只有到成縣后才搭建草棚,真正住了一段時間。故有“天下草堂多,同谷第一家”之說。

      去杜甫草堂交通十分便利,從成縣縣城出來順著青泥河一路南下,乘車只需十幾分鐘便可到達。在去往飛龍峽的路上,導游指著著名的雞峰山脈夾峙的峰巒問:“順著我的手指方向望,看那座山像什么?”

      所有人定睛細瞧,但見山巖高聳突兀,山峰跌宕起伏,峰頂宛若一個仰臥的男人頭部,根根直立的短發,智慧的額頭,挺直的鼻梁下是一簇濃密的八字胡……像極了魯迅先生,這座山也被人們稱呼為魯公山。

      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讓游客們感慨不已,一邊是現代文壇巨匠魯迅,一邊是古代詩圣杜甫,隔峽谷而相鄰,似乎在進行著一段跨越時空的文壇對話,不能不說是一處自然與歷史的造化。

      其實,魯公山還有一個名字,叫鳳凰臺。詩圣杜甫流寓同谷的時候,寫過一首詩《鳳凰臺》,描繪的正是此地的風光。

      杜甫草堂就坐落在飛龍峽谷口,背倚子美崖,面臨青泥河,草堂內有莊嚴肅穆的祠堂,有飛檐琉瓦的亭子,有曲徑通幽的臺階,有小橋、有假山、有奇石、有花卉,蝶飛蜂舞、百鳥鳴唱、芳草萋萋、古柏森森、修竹青青。走進草堂,讓人感覺不僅環境幽雅,還有濃濃的書卷氣息。

      

      到了杜公祠,山腳是一條通往溝里的公路,草堂景區的大門建在一個高坎之上,左右各修了一組臺階。

      端詳大門,這是一座始建于北宋宣和五年的古式建筑,檐頂青瓦覆蓋,主體為土木結構,三開間房子,正面的門窗連為一體,門是四扇開,兩邊固定,中間雙扇開合。

      進了大門,迎面是三四十級的臺階,臺階盡頭矗立著一座明清風格的牌坊,雕梁畫棟,古色古香。牌坊上方正中“杜少陵祠”四字匾額,是當代著名書法家啟功先生所題。拾級而上,便是草堂前院。

      草堂一進兩院,二級臺階,前院的南北有兩座廂房,現在開辟為展室。沿階而上,便是后院,也是草堂大殿所在處。院內正中的亭下是杜甫漢白玉全身雕像,詩人俯首佇立,憂國憂民,形態逼真。正西為大殿,供有詩人石雕坐像,詩人的神情雖然困苦,但目光深邃,心中似乎正在醞釀著疾風勁雨,亭上的“氣吞江海”橫匾正是詩人內心世界的絕妙寫照。

      在塑像周邊,曾有8株參天古柏,一棵國槐和一叢海棠,人稱“八柏一槐一海棠”,相傳為杜甫親手所栽,現在只剩下幾株古柏,蒼勁有力的樹干和郁郁蔥蔥的枝葉,是杜甫草堂千百年來衰敗興盛的見證。

      后院南北各有一個月洞門,南門通往后山坡,直達子美崖。后山上白皮松遍布蔥蘢,瀑布飛流而下。北門接碑廊,連亭引橋,又是一派庭園景象。

      院南北兩側都是碑廊,有杜甫同谷詩及歷代游人題詞碑刻24方,詩圣《鳳凰臺》和《同谷七歌》的詩篇被刻寫在最醒目的位置,讓游人在吟誦杜甫詩句的同時,還觀賞了書法藝術,可謂一舉兩得。

      面向大殿,沿著回廊可走去建有杜甫石像的亭子。這一段路,最值得一提的便是那些鐫刻在回廊墻壁之上的杜甫佳作。

      

      詩圣當年流寓同谷有其時代背景。公元755年“安史之亂”爆發以后,杜甫曾西奔鳳翔投靠唐肅宗,被任命為左拾遺,不久被貶出京城,放任為華州司功參軍,乾元二年(公元759年)七月辭官回鄉。接著杜甫接受在秦州為官的侄兒杜佐及好友贊公之邀,當年九月攜妻子西行,來到秦州,一個月時間,杜甫寫了百余首描寫隴右自然風光和社會文化的詩歌。

      據史料記載,杜甫是應當時的同谷縣令之邀來同谷的,他聽說同谷物產豐富,林中多橡子,山坡多野菜,崖間多石蜜,于是抱著“無食問樂土”的美好愿望前來。沒想到當杜甫一家人滿懷希望來投奔同谷縣令時,他卻端起官架子,打起官腔,不肯慷慨解囊。杜甫只好在當地群眾的幫助下,在南山飛龍峽口搭建草屋棲身,在草堂里住了一個月,這也是他一生最艱難的歲月。

      “有客有客字子美,白頭亂發垂過耳。歲拾橡栗隨狙公,天寒日暮山谷里。中原無書歸不得,手腳凍皴皮肉死。嗚呼一歌兮歌已哀,悲風為我從天來!長镵長镵白木柄,我生托子以為命!黃獨無苗山雪盛,短衣數挽不掩脛。此時與子空歸來,男呻女吟四壁靜。嗚呼二歌兮歌始放,閭里為我色惆悵……”杜甫帶著復雜的心情在居住期間寫出了《乾元中寓居同谷縣作歌七首》這組長詩,真實記錄了詩人一家困居同谷時艱苦的生活。

      看著眼前回廊墻壁之上杜甫的佳作,字里行間里悲慘遭遇讓人不禁潸然淚下。

      《同谷七歌》七首詩之間,既獨立成章又結構相同,形成了一個有內在聯系的完整藝術體系,豐富了杜詩多樣化的寫作體裁。明代的王嗣爽曾評價說:“七歌創作,原不仿離騷,而哀傷過之,讀騷未必墜淚,而讀此則不能終篇。”

      杜甫在同谷無法正常生存,于當年十二月經河池郡之栗亭(今徽縣伏鎮栗亭一帶),向南翻越木皮嶺到達徽縣嘉陵鎮的白沙渡,在這里杜甫一家乘船沿嘉陵江順流南下至成都。

      詩圣走后,當地百姓感念杜甫在這里度過他人生最困苦的一段歲月,卻寫下《鳳凰臺》《同谷七歌》不朽的詩作,歷代吏民皆修葺擴建,建成了一座規模宏大、古色古香的杜少陵祠,也就是今天的杜甫草堂,成為游客飽覽自然風光、緬懷詩圣遺跡的必游之地。

    版權聲明:凡注有稿件來源為“中國甘肅網”的稿件,均為中國甘肅網版權稿件,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中國甘肅網”。

    西北角西北角
    中國甘肅網微信中國甘肅網微信
    中國甘肅網微博中國甘肅網微博
    微博甘肅微博甘肅
    學習強國學習強國
    今日頭條號今日頭條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6212006002 | ICP備案:隴ICP備17001500號 | 經營許可證編號:甘B2-20060006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編號:(甘)字第079號增值電信業務許可證編號:甘B2__20120010

    食品藥品監管總局投訴舉報電話:12331 | 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2377

    主辦:甘肅中甘網傳媒有限責任公司 | 本網常年法律顧問團:甘肅和諧律師事務所(0931-8580115)甘肅天旺律師事務所(0931-8864528)

    Copyright © 2006 - 2016 中國甘肅網(GSCN.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網站簡介 | 人才招聘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 0931-8960109 0931-8960307(傳真)

    分享到
    中文字幕无码一区二区免费 | 亚洲AV综合色区无码一区爱AV| 亚洲AV无码成人精品区蜜桃 | 无码欧精品亚洲日韩一区| 久久亚洲AV成人无码电影| 中文字幕无码第1页| 日韩人妻无码精品系列| 精品国产毛片一区二区无码| 最新中文字幕在线| A∨变态另类天堂无码专区| 99久久超碰中文字幕伊人| 无码少妇一区二区三区浪潮AV| 亚洲AV无码资源在线观看| 国产成年无码久久久免费| 亚洲成av人片不卡无码久久| 中文字幕一区日韩在线视频 | 无码八A片人妻少妇久久| 免费一区二区无码视频在线播放| 国产成人无码AV麻豆| 狠狠精品久久久无码中文字幕| 国产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老子影院午夜精品无码| 亚洲乱亚洲乱妇无码麻豆| 天堂а√中文在线| 无码8090精品久久一区| 亚洲AV无码专区国产乱码4SE| 日本免费在线中文字幕| 人妻少妇精品无码专区动漫| 亚洲AV无码久久精品成人| 最近中文字幕大全免费视频| 免费无遮挡无码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爆乳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日韩欧美中文在线| 少妇极品熟妇人妻无码| 色窝窝无码一区二区三区色欲| 中文字幕精品亚洲无线码一区应用| 无码精品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久久无码精品国产不卡| 在线观看片免费人成视频无码| 韩国三级中文字幕hd久久精品| 中中文字幕亚洲无线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