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蘭州的吊橋
什川吊橋 □資料照片
八盤峽公路吊橋 □資料照片
柴家臺黃河懸索吊橋 □資料照片
蘭化輸油管道吊橋 □資料照片
青白石吊橋 □資料照片
橋,是指架在水上或空中便于通行的建筑物。蘭州黃河鐵橋是蘭州真正意義上的第一座橋。它建于公元1907年(清光緒三十三年),被稱為“天下黃河第一橋”。
在改革開放前,蘭州只有四座橋梁。由于蘭州地域和歷史的原因,過去經濟落后的蘭州,建橋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此,建造造價低、技術難度不是太大的吊橋可謂經濟實惠,是蘭州歷史的選擇。
經過幾十年的努力和發展,蘭州已在黃河上建造了40多座橋梁,其中有不少現代化的高架橋、高鐵橋、高速橋,但還是有四分之一的吊橋,支持著蘭州城鄉的交通和發展。
橋的種類很多,有棧橋、引橋、天橋、浮橋、鐵索橋、土橋、木橋、吊橋、石橋、磚橋、鐵橋、混凝土橋、鋼筋混凝土橋等。按用途還可分為鐵路橋、公路橋、管道橋、多用橋、立交橋、高架橋等。
橋的歷史非常悠久。以梁為主要承重構件的橋,是我國最早出現的橋型,遠在殷代即已創建。我國歷史上最早記載的梁橋為鉅橋,建于商代(公元前16至前11世紀)。周武王伐紂,克商都朝歌(今河南省淇縣朝歌鎮),發鉅橋(今浚縣鉅橋鎮)頭積粟,以賑濟貧民。自周代以至秦漢,中國多造石柱、木梁橋。
坐落在咸陽故城附近的渭水三橋,在古代很有名。三橋包括中渭橋、東渭橋和西渭橋,都是多跨木梁木柱橋。其中,中渭橋始建于戰國秦昭王的時候,后來秦始皇又進行了改建和加固。
漢朝時的梁橋,已經比較普及了。宋代建造為數眾多的石墩、石梁橋。如泉州一地,見于古籍的橋梁就有110座,其中名橋10座,如安平橋。
清明上河圖上就有一座規模宏大,結構精巧,形式優美的木質拱橋,名虹橋。
吊橋,又名懸索橋,指的是以通過索塔懸掛并錨固于兩岸(或橋兩端)的纜索(或鋼鏈)作為上部結構主要承重構件的橋梁。
我國吊橋的歷史也非常悠久。遠在公元前三世紀,在四川境內就修建了“笮”(竹索橋)。秦取西蜀,四川《鹽源縣志》記:“周赧王三十年(公元前285年)秦置蜀守,固取笮,笮始見于書。至李冰為守(公元前256至251年),造七橋”。七橋之中有一笮橋,即竹索橋,也就是吊橋。可見至少在公元前三世紀,我國已經有竹索橋的記錄了。早在公元前50年(即漢宣帝甘露四年)已經在四川建成長達百米的鐵索橋。
我國現代吊橋的建造始于19世紀60年代。
相對于其他橋梁結構,吊橋可以使用比較少的物質來跨越比較長的距離。吊橋可以造得比較高,方便船在下面通過,在造橋時沒有必要在橋中心建立暫時的橋墩,因此吊橋可以在比較深的或比較急的水流上建造。
吊橋比較靈活,因此它適合大風和地震區的需要。比較穩定的橋在這些地區必須更加堅固和沉重。所以,一個國家或地區在經濟和技術相對落后的情況下,建造吊橋應該是一個優先的選擇。
1970年5月1日,由蘭州雁灘人蘇鈺設計的黃河流域的第一座吊橋在甘肅省靖遠縣平堡通車了,平堡人第一次走上了自己建造的大橋。這也是甘肅人設計的第一座懸索吊橋。
蘭州,是一座唯一黃河穿城而過的省會城市。黃河,孕育了蘭州,但滔滔不息的黃河水,也阻隔了黃河兩岸。
蘭州黃河古來無橋。古代蘭州過河的方式,冬季踏冰,以冰為橋,無冰的季節則靠渡船和羊皮筏子。蘭州在中山橋建設以前,河面多以浮橋、冰橋、羊皮筏子的筏渡為主。
蘭州黃河鐵橋,是蘭州真正意義上的第一座橋。
它建于公元1907年(清光緒三十三年)。工程由德國商人承建,共花了白銀三十萬六千余兩。橋兩端分別筑有兩座大石坊,上刻“三邊利濟”和“九曲安瀾”。橋有四墩,下用水泥鐵柱,上用石塊。弧形鋼架拱梁,是后來進行加固工程時增建的。“中山鐵橋”舊名鎮遠橋,也稱黃河鐵橋,1942年,為紀念孫中山先生而改名為“中山橋”,橋名沿用至今。被稱為“天下黃河第一橋”。
在改革開放前,蘭州只有四座橋梁。由于蘭州地域和歷史的原因,過去經濟落后的蘭州,建橋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此,建造造價低、技術難度不是太大的吊橋可謂經濟實惠,是蘭州歷史的選擇。
盡管經過幾十年的努力和發展,蘭州已在黃河上建造了40多座橋梁,其中有不少現代化的高架橋、高鐵橋、高速橋等,但還是有四分之一的黃河吊橋,支持著蘭州城鄉的交通和發展。下面就看看蘭州的吊橋。
一、柴家臺黃河懸索吊橋
柴家臺黃河懸索吊橋位于蘭州市西固區西柳溝街道柴家臺村,柴家峽水電站下游約3公里處,是當時柴家臺村民出行跨黃河的唯一通道。這座橋建成于1977年,橋長180米,橋面全寬2.85米,北連縣鄉公路,南接109國道。是當時蘭化公司為方便黃河北岸農場的職工出行而修建的。機動車一直無法通行。2008年底,西固區對該橋進行了一次加固、提載,使得該橋最大承載力為機動車單車通行,單車總重達3噸,基本滿足了居民生活需求。吊橋上“工業學大慶農業學大寨”的標語仍然醒目,成了這座吊橋上歷史的印記。
二、八盤峽黃河公路吊橋
八盤峽黃河公路吊橋位于蘭州市西固區八盤峽水庫下游,新城黃河橋上游約6公里處,以所處位置及橋梁用途結構命名。八盤峽由八盤村得名,古時村里有磨盤八個,故名八盤村。南北連接縣鄉公路,是八盤峽水電站專用的黃河吊橋,由八盤峽水電廠建設,水電四局設計施工,于1983年6月竣工通車。橋長179米,寬5米。
三、蛤蟆灘人行吊橋
蛤蟆灘人行吊橋位于蘭州市西固區柳泉鄉,右岸接蘭州市西固城區,左岸為無堤防農地。
該橋建于1954年,橋長180米,橋寬2.5米。橋梁結構為鋼索斜拉吊橋,鋼板橋面。橋梁所處河段屬川區河道,水流自西南向東北而去,河道寬約250米,河槽較深,兩岸地勢較高,主流擺動幅度不大,右岸有沿河公路兼堤防,防洪壓力不大。
四、蘭鋁輸氣管道吊橋
蘭鋁輸氣管道吊橋位于蘭州鋁廠附近黃河干流上,右岸與蘭州市西固城區相連,左岸與農村村莊相通,主要用于蘭化公司煤氣及天然氣輸送和少量行人通行。
大橋系拱桿鋼索桁架吊橋,由蘭化公司建設,蘭州有色冶金設計院設計,于1995年7月開工建設,1996年8月竣工。橋長200米,橋面寬3米,上鋪粗、細輸氣管道數根,橋面約三分之一處設有人行道。
五、青白石黃河吊橋
青白石黃河吊橋位于蘭州市東崗鎮桑園峽口青白石楊家灣村。吊橋為鋼索斜拉橋,橋長294.5米,建成于1989年。由甘肅公路交通公司設計,甘肅省水利廳工程地質隊施工。
六、桑園子人行吊橋
桑園子人行吊橋位于榆中縣桑園峽上游的來紫堡鄉桑園子村(桑園子火車站)東,又稱來紫堡吊橋。這座吊橋由鐵路部門協助設計,來紫堡鄉人民政府組織施工,1979年開始籌建,1980年建成。該橋為鋼索斜拉系拱桿木板橋,橋長140米,橋面寬4米。它是為鄉鎮企業生產、運銷和兩岸交通而修建的專用吊橋,只限拖拉機、畜力車、行人通過。該吊橋年久失修,橋上鋪設的木板已經破損不堪,2018年廢棄,現在吊橋只能勉強供行人小心通過。
七、安平黃河吊橋
安平黃河吊橋位于桑園峽上游河段的榆中縣西坪村。
20世紀70年代在此就建了一座吊橋,可通行汽車,后年久失修,接近廢棄。2001年8月改建,2002年5月竣工通車,被命名為安平黃河吊橋。吊橋系鋼板橋面鋼索橋,北京雙環工程咨詢公司設計。設計荷載等級15噸,橋長136米,橋面寬4.5米。橋址位于峽谷河段,河道狹窄,兩岸地勢較高,巖石裸露,巖壁陡峻,水流湍急。
八、上河坪吊橋
上河坪吊橋位于蘭州市皋蘭縣什川鎮小峽水電站上游的上河坪,因地勢較高且平坦,故名。該橋由蘭州雁灘人蘇鈺設計,全長100米,橋面寬2.5米,為龍門鐵索吊橋,1985年10月1日通車。該橋南北連接縣鄉公路,北端接官亭村,南端距小峽碼頭約510米,方便周邊居民出行。
九、什川吊橋
什川吊橋位于皋蘭縣什川鎮上車村,是單鏈柔式吊橋。蘭州雁灘人蘇鈺設計。在省交通廳、蘭州鐵路局、甘肅冶金公司、蘭州通用機器廠、阿干煤礦等二十多個單位的支持下,什川南莊、長坡、上車三個村農民自籌資金24萬元,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用自己的雙手建起了這座鋼索吊橋。建橋工程于1969年11月13日動工,1971年5月20日竣工。被譽為“中國農民第一橋”。
橋長435米,其中主橋165米、引橋270米,橋面凈寬7米。橋兩端聳立著15米高的鋼筋混凝土龍門,每根重2噸的14根粗壯鋼索凌空懸掛于橋龍門與橋欄之上。橋面由木板鋪成(現已更換為鋼板),載重8.5噸。橋兩側有人行道。主要用于普通農用機動車和行人通行。
后因年久失修于2009年被禁止通行。2013年,皋蘭縣對現有懸索人行橋加固維修,保證橋梁整體承受能力、提高橋梁結構耐久性和實用性,恢復行人和小型車輛的通行功能。
十、青城黃河吊橋
青城黃河吊橋位于榆中縣青城鎮中部,是一座雙塔雙鏈式鋼索吊橋。
該橋橋梁長度337.5米,橋面寬4.5米,由甘肅省交通規劃設計院設計,荷載20噸,蘭州鐵路局工程處承建。該橋于1985年10月開工,1988年7月竣工,也是采用“民辦公助”方式修建的。
建橋之前,青城鎮村民靠僅有的一條鋼絲繩拉著的木船和羊皮筏子渡河,極為不便,也不安全。它的建成,溝通了榆中青城和白銀水川兩地,南岸接青城,北岸接水川。大橋建成通車之后,極大地方便了榆中青城果菜的外運,方便了兩岸的往來。
除了以上的可通車行人的吊橋外,蘭州還有八盤峽天然氣管道橋(吊橋)、南坡坪蘭化管道橋(吊橋)、石化輸油管黃河吊橋、蘭煉管道橋(吊橋)等管道吊橋。它們一同為蘭州市的經濟建設居民生活,做出了巨大的貢獻,都是蘭州黃河橋梁上的明珠。
□李新海
- 2023-11-14張騫“鑿空”西域 河西走廊千年風云故事拉開帷幕
- 2023-11-14黨項起源大夏陪都……涼州城有段你不知道的西夏風云
- 2023-11-14蘭州謎壇“掌門人” 如何解出“史上最難”一字燈謎
- 2023-11-10食在懸泉——甘肅簡牘里的兔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