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1944年,甘肅省博物館館長月收入幾何?
這是1944年,甘肅科學教育館的清冊。
袁翰青在蘭州停留6年間,設立科學陳列廳、放映科技知識電影、舉辦通俗科學講演、進行學術巡回教育。可以說,在他的努力下,地處西北內陸的甘肅,成為比較早開展科普教育的地方。
前幾天,一個朋友傳來幾張圖片,這是1944年,甘肅科學教育館的清冊。就是當年的一些表格。其中,最開頭列的人,是時任甘肅科學教育館館長的袁翰青先生。
令朋友驚奇的是,袁翰青的月薪是一欄中,寫著:450元。這讓他非常困惑,這個工資在當時是高還是低,該怎么看?
袁翰青是著名化學家、化學史專家,畢業于南通師范,后考入清華大學化學系。1929年畢業后,赴美留學深造。在1937年的時候,他在國際化學界獲得了很高的成就。1955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院士)。
袁翰青是1939年來甘肅的,此時正值抗戰期間。1939年1月,甘肅科學教育館正式開館,這就是今天甘肅省博物館的前身。梅貽寶為首任館長,組織機構設為:自然科學教育組、社會科學教育組、總務三部分。1940年,袁翰青任甘肅科學教育館第二任館長,直到1945年抗戰結束才離開。期間,他還曾兼任西北師范學院的化學系教授。
袁翰青在蘭州停留6年間,設立科學陳列廳、放映科技知識電影、舉辦通俗科學講演、進行學術巡回教育。可以說,在他的努力下,地處西北內陸的甘肅,成為比較早開展科普教育的地方。
不過,網友傳來的這份清冊,我還是頭一次見到。這份清冊的全名是《管理中英庚款董事會甘肅科學教育館交代清冊》。封面左側,豎寫著名稱,制表時間是:民國三十三年七月三十一日,民國三十三年為1944年,下方蓋有:管理中英庚款董事會甘肅科學教育館的大印。正中是清冊內容篇目,其中包括:印章明細表、職員名冊、工役名冊、用存物品表,卷宗總冊幾部分。
最后一頁上,除了制表時間外,還有四行署名,兩行為袁翰青先生署名。開頭一行寫:新任國立甘肅科學教育館館長袁翰青。第三行寫著:卸任管理中英庚款委員會甘肅科學教育館館長袁翰青。下方均蓋有他的印章。
這個表冊,見證了甘肅博物館歷史上的一個重要時刻,即從管理中英庚款委員會的所屬,轉為國民政府管轄的國立地位。這也是抗戰時期中國外交取得的一次勝利。太平洋戰爭爆發后,中國再次向美、英兩國提出取消不平等條約,在國內外輿論壓力下,1942年,美英宣布立即放棄在華特權。1943年1月11日,簽訂《中美新約》、《中英新約》,于是逐漸取消在華治外法權及有關特權條約,但香港、九龍問題卻被擱置。
甘肅科學教育館的管理體系的變更,應該就是在這個大背景下發生的吧?為了彰顯新舊交替,在曹濟寬(西北技藝專科學校校長,第三方監督)的監督下,對甘肅科學教育館內的物品進行盤點,清點完的記錄,就是這份清冊。
袁翰青先生的月薪記載,出現在職員一欄。在職員表中,開頭第一個就是館長袁翰青。其下登記了籍貫、來館時間、職務等等,從表格中,不難看出,袁翰青的工資是甘肅科學教育館職員中最高的,月薪450元。其次,是三位組主任,他們的月薪是300元。再次就是副工程師等,月薪240元。最低的是一個四十歲的職員,月薪50元。
那么,袁翰青先生的450元的月薪該怎么看?
民國初年,魯迅的月工資是360塊大洋。雖然大部分時候,不能全發,有時候到手只有200塊左右。但這在當時,已經是非常高的工資了。其時,小學老師工資每月10塊大洋,校長也不過20塊大洋。北京巡警月薪7塊左右,上海普通工人月薪3塊大洋。可見,魯迅的工資是很高的。有人曾經推算過,魯迅的每個月工資相當于現在的30到60萬之間。
袁翰青的450元的工資,應該分兩種情形,其一按照大洋算,其二按照法幣算。如果按照大洋算,450塊大洋,按照現在每個大洋800元的價格算,至少相當于現在的36萬元。這算是妥妥的高工資了。
不過,也有人說,這個月薪不應該是大洋,應該是法幣。也就是當時國民政府的法定貨幣。法幣是1935年11月4日至1948年8月19日流通貨幣的名稱。1940年起,取消無限制外匯買賣。于是法幣的價值開始下跌。1937年的時候,100元法幣,還能購買兩頭牛,1941年能購買一袋面粉,1943年只能購買一只雞。
按照法幣算,袁翰青的工資并不高,相當于普通職員月薪的九倍。蘭州地處內陸,100法幣的購買力應該比購買一只雞更高點。
我覺得,1944年夏天,在蘭州,450元,養活一大家子人,應該沒問題。
六七口之家完全可以輕松吃飯生活!
王文元 文/圖
- 2023-11-14追隨唐高祖創立帝國霸業 "開國之相"衣錦還隴復興家鄉
- 2023-11-14靈臺學子考前必拜這對學霸兄弟 “花間派”中有詩名
- 2023-11-14涼州籍才子因一首詩官運亨通 李杜都是他的“迷弟”
- 2023-11-14四十科考一舉上岸 甘肅"老鄉"憑啥當上雍正"生活秘書"